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冷志杰  蒋雨  田静 《物流技术》2012,(19):161-162,187
通过对大庆市进行调研,将研究聚焦在反季节果蔬供应链信息的断裂问题。对此,构建了寒地反季节果蔬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并指出了通过信息共享制度或契约可形成寒地反季节果蔬信息平台上优于现货交易的交易盈利模式。该机制驱动形成了调整棚室果蔬种植结构的思路、引导大庆棚室果蔬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吴帅 《物流科技》2011,34(3):96-98
在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是影响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关键。通过博弈理论,首先分析了供应链中供应商激励机制下的信息共享问题,建立了供应链中信息共享博弈模型,其次根据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供应商的信息共享情况,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供应链管理中加强供应商信息共享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沙威  许茂增 《物流技术》2007,26(12):74-76
在分析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违约风险的防范控制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激励机制的信息共享模型.给出了有效的信息共享激励方式。最后指出了供应链违约风险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核心企业应当从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2方面入手,通过评估和选择供应链节点企业、建立并实施约束与激励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途径与方法,消除信息共享障碍,提高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程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价值与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文超 《物流科技》2008,31(10):115-118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因此如何激励供应链上的成员进行信息共享成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和激励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指出相关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散式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激励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息不对称,分散式供应链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很难达到集中式供应链中的整体绩效最优化。文中在分析分散式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及阻碍供应链中各企业信息共享的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如何采取相应的激励策略促使供应链上各企业信息共享,来优化供应链。  相似文献   

7.
汤晓丹 《物流科技》2007,30(11):46-47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会导致供应链上企业库存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下降、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到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及利润。因此论文针对“牛鞭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信息不能有效共享,提出通过合作观念建立、技术支持、共享机制(包括共享标准、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建立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从而缓解“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8.
知识共享是企业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措施.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等相关理论研究,构建在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层次模型,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措施以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供应链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供应链成本控制观念薄弱、供应链节点企业尚未形成协同合作的一体化机制、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供应链管理环节容易出现信息失真和供应链节点企业缺乏合理的绩效与激励措施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中,培养成本控制的文化意识,建立横向一体化机制、信任与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刘诚 《物流技术》2008,27(4):162-164
立足于闭环供应链,以循环视点,从定量化的角度对基于两层的正向供应链和闭环供应链均衡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通过对比分散企业与闭环供应链模式下的价格激励、信息共享程度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揭示了闭环供应链在基于两种激励机制下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Despite wide recognition of the central role of knowledge and its transfer, extant research has focused much on some important aspec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others. We focus on two underexplored issues in the knowledge transfer literature, namely: (a) compatibility of new knowledge with recipients’ needs, interpretations of its past experiences and its existing norms, and (b)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which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tibility and extent of 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We examine different types and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compat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within our proposed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framework. We situate our discussion primarily within knowledge transfer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we also offer propositions future research can test.  相似文献   

12.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6)
  相似文献   

13.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4)
  相似文献   

14.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8,(10)
  相似文献   

15.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1)
  相似文献   

16.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7)
  相似文献   

17.
焦点人事     
《新前程》2008,(8)
  相似文献   

18.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2)
  相似文献   

19.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8,(11)
  相似文献   

20.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