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范金融诈骗保障资金安全近几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将目标盯住了银行(含信用社),采用伪造银行单证的手法频频作案,诈骗银行的资金,防范金融诈骗的形势十分严峻。一、金融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段一是隐蔽性强,合伙作案。作案分子往往通过与内部信贷、会计人员相识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农村信用社的安全保卫工作,防范经济和刑事案件的发生,保障信用社资金、财产、人员的安全,笔者认为现阶段应重点消除农村信用社不安全因素:●抢劫犯罪。主要包括抢劫信用社运钞车、抢劫信用社金库和抢劫信用社营业场所。●盗窃犯罪。主要是信用社内部人员盗窃信用社资金、外部人员盗窃信用社资金、信用社内、外人员相互勾结盗窃信用社资金等犯罪。●诈骗犯罪。这类犯罪比起上述两类犯罪,其手段、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中的有关规定,金融诈骗犯罪有非法集资诈骗、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对票据领域的金融诈骗现象日益增多,以假票据、克隆票据为特征的票据欺诈已成为票据业务顺利发展的一大障碍,并给银行和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已于2001年第三季度,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打击金融票证犯罪的集中行动,有力打击了票据欺诈犯罪行为。但票据欺诈仍然没有绝迹。当前,变造票据、克隆票据时有发生并得手;伪报票据丧失,风险转嫁银行的苗头已开始出现;对电子票据的付款依据之争也提到议事日程,在新形势下防范票据风险已刻不容缓。表现与隐患从宁波票据市场的调查情况看,当前票据风险的突出表…  相似文献   

4.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除了正常的经营性风险,还会受到金融犯罪的侵害。骗贷和金融诈骗等行为不仅严重威胁银行资产安全,亦对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原则造成严重侵害,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防范金融诈骗,既需要国家司法部门对金融犯罪的严厉打击,更需要金融机构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制度,不断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农发  相似文献   

5.
金融动荡往往超出金融自身领域而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自钦先教授提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金融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一个产业性的、行业性的、专业性的局部问题,而成为影响全球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的、全局性、全球性的战略问题.目前,我国已经更加深入地融入国际商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其中隐性的金融安全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正威胁着中国的金融安全.金融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各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利用银行票据进行诈骗的案件在金融案件中呈上升的趋势,其作案手段也更加多样、隐蔽和智能化,增大了防范和查处的难度。由于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大、范围广、环节复杂,一旦得逞将会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防范银行票据诈骗实在是商业银行当前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票据诈骗的主要类型与表现形式 票据诈骗的类型及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伪造复制银行承兑汇票。此类案件大都利用高科技手段复制伪造与真实票面内容相同的票据,通过异地贴现或质押贷款来作案。这种"克隆"票据仿真…  相似文献   

7.
<正>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实体经济动荡是银行的天职和使命。农发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国重器,提高内控水平,避免大案要案发生,对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实体经济动荡是银行的天职和使命。农发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国重器,提高内控水平,避免大案要案发生,对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银行业案件呈现数量增多、涉案金额增大的趋势这些案件给国家、给银行、给涉案员工家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8.
反欺诈专家──法庭会计张亚楠,吴畛在商品社会中,经济欺诈与反欺诈可以说是一对生死冤家。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经济欺诈与反欺诈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乃至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一领域中便涌现出一大批主持正...  相似文献   

9.
一、特点 金融诈骗是一种以金融机构作为犯罪对象,以非法占有国家资金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象的方法骗取大额资金或盗用银行名义和金融工具进行诈骗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惩治金融犯罪 维持金融秩序于德贵近年来,金融领域中犯罪形势严竣。内外勾结,抢劫杀人,监守自盗,盗窃等暴力犯罪以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愈演逾烈。使国家和集体财产,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失。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于上千万元的大案、恶性案件屡见不鲜,几乎...  相似文献   

11.
目前,金融诈骗是经济犯罪的一大特点,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一切卑劣手段进行多种形式的金融诈骗,而且这种诈骗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日益显示出智能化,隐蔽性和多样化,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金融信用。根据目前金融诈骗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汇票诈骗。汇票诈骗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银行汇票"是由银行签发并保证支付的票据,它可以票随人走,见票即付,货款两清。而"银行承兑汇票"有着到期日承付人无力支付时,银行必须履行垫付的责任。因而,这两种汇票成为当前不法分子进行金融诈骗的首选形式,根据一些地区的统计资料显示,汇票诈骗已占整个  相似文献   

12.
当前金融诈骗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迫切地需要我们采取措施积极防范和控制诈骗案件的发生。如何更好地防范金融诈骗,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一、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一是在信贷方面,各级要落实贷款审查制度,严格贷款审批程序,坚持贷款的"三查制度";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贷款抵押、担保和拆借制度;加强信贷人员队伍管理。在会计结算方面,各级行要根据统一的会计结算制度,制定和实施会计操作规程;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办法和制约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落实会计主管人员坐班制;加强柜台监督审查。二是建立健全信贷、会计、出纳岗位人员的岗前培训制度。三是严格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范围内电信诈骗案件虽呈现频发状态,但高邮农商行却在一年之中,柜面成功防范7起电信诈骗,案件堵截率走在同行前列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频发状态,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责任与义务已经成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热点话题,并屡屡见于媒体报端。今年以来,从高邮地区来看,多家金融机构共发生了39起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160余万元,特别是近期该地区几家  相似文献   

14.
浅议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张传金金融诈骗是一种以金融机构为犯罪对象,以非法占有国家资金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金额的资金或盗用银行的名义进行诈骗的违法活动。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金融诈骗活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笔...  相似文献   

15.
“洗钱”一词,意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使之表象合法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也随之有所增长,且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一、洗钱犯罪因其特征难以被查处洗钱犯罪的巨大破坏性不仅仅表现为对金融  相似文献   

16.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金融服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国金融机构步入商业化轨道时间尚短,金融体制还不健全,给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金融诈骗犯罪呈逐年增长之势。随着金融服务领域的不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于近日召开了全国电话会议,部署“防诈骗、防盗窃、防抢劫,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的“三防一保”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总的经济金融形势是好的,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还存在金融诈骗、盗窃、抢劫犯罪活动相当突出的严重问题,大案要案接连出现,流血事件时有发生,银行的资金安全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会议要求:广大金融干部职工行动起来,坚决打击和防范金融犯罪活动,保卫银行资金安全,保卫金融事业健康发展,保卫金融改革开放的顺利进  相似文献   

18.
<正>一、国国有有企企业业职职务务犯犯罪罪的的几几种种类类型1.贪污贿赂犯罪居所查办案件之首。分析近几年国有企业查办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经济类案件占立案总数的50%左右,其中贪污贿赂案又接近经济类案件的50%。权钱交易、权力寻租导致的贪污贿赂行为,对国有资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多为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19.
假汇票作案的现状及防范张周新近两年来,全国各地金融诈骗案件时有发生,我行也发现了两起假汇票案件,其情况如下:其一,去年10月,我行接到武汉工行签发的200万元汇票,发现缺少钢印和压数,立即电报武汉行行长要求答复;第二天接到所谓发报行的两个电话和一份传...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改革过程中各种违纪违规、贪污腐败、犯罪现象不断滋生、泛起,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渗透到金融领域,至使金融系统内违法乱纪案件比例不断上升。由于金融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金融犯罪案件具有更大的传导性和危害性,它不仅直接危害银行自身,而且还会产生连锁反应,损害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甚至引发金融风波,阻碍和制约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金融系统内部违纪违法行为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金融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的表现形式及危害1、贪污挪用、盗窃侵吞国家资金。少数金融系统的工作人员利用经手或管理资金的便利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