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前言城乡划分是从地域上对城镇和乡村作出的界定。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是对应于城镇和乡村地域的两种人口地理学概念。对于城市地域可作三种概念的界定,即城市的行政地域、景观地域和功能地域。城市的行政地域就是根据行政区划规定的城市管辖的范围;城市的景观地域是集中了各种城市设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人口迁入,城镇人口大量增加造成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失衡。本文根据合肥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得出城镇人口增加和房贷政策是影响住房需求的主要变量,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莞市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城市化地区的准入门槛低、新增就业机会多,因而就农村人口的可介入性而言,半城市化地区更加容易,半城市化地区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向上的阶梯,将容纳新增的大部分转入城镇人口。这种规模巨大、强度剧烈的人口与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将迫使我国城镇体系、城乡结构及社会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城乡空间边界的划分是城市化统计的基础,也是对城市边界和城市扩张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从城市功能出发说明城乡空间划分的不同视角,然后对不同国家的一些实际做法进行归纳,最后是对我国目前城乡空间划分的思考0  相似文献   

5.
城镇标准的界定关乎城市化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本文对城镇标准的界定为:居民职业以非农为主(50%以上),人口规模大于同时期同地区农村的人口规模。在此基础上,以1927—1933年的句容为载体,对各种不同的城镇标准下,句容的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各种标准下的城市化水平间相差巨大,根据以往标准得出的结论与真实情况偏离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  相似文献   

6.
县级城市化及其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县级城市化概念的提出及内涵城市化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和产业向城市聚集的过程。通常衡量城市化水平是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小来决定。2003年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60座,小城镇2万多个,城镇人口5.10亿,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按世界城市化经验和诺瑟姆的城市阶段划分理论,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总体策略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在这个总方针下,我们认为应根据我国实际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镇地域范围统计的城镇人口比重和基于户籍制度统计的非农人口比重是测度城镇化率的两个常用方法,但近年来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异越来越大,基于两种统计口径构建了不完全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比较了两种统计口径下山东省1982—2015年总体城镇化率时间差异和2010年山东省县域单元的城镇化率空间差异;并分别分析了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时间变动、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别显著,城镇化率Ⅰ的值高于城镇化率Ⅱ达10%左右,但其变动趋势类似;(2)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区域空间差异格局基本类似,都呈现出明显的行政等级性的空间分异,而沿海与内陆间的空间分异并不显著;(3)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在波动中先升后降;(4)不完全城镇化的绝对水平呈现出向高行政等级城市极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其相对水平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分异特征,但行政等级性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隐性失业人员统计常用方法,概述了我国隐性失业现状,分析了我国隐性失业问题的成因:城镇非常住人口不包括在统计范围内;农业人口没有纳入失业率的统计范畴;统计指标设计有待完善。提出失业统计的改进意见:对失业统计口径进一步扩宽;建立城乡两套失业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隐性失业人员统计常用方法,概述了我国隐性失业现状,分析了我国隐性失业问题的成因:城镇非常住人口不包括在统计范围内;农业人口没有纳入失业率的统计范畴;统计指标设计有待完善.提出失业统计的改进意见:对失业统计口径进一步扩宽;建立城乡两套失业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1.
莫小兰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8):103-105,159
通过对相关的年鉴、报告、统计材料的分析研究,分析了广西城镇人口的从业现状,并站在多角度如政府、乡村人口及少数民族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广西城镇人口更好从业的三个对策建议,即加快小城镇建设,努力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满足从业人口需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户分离”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导致“户籍城镇人口”和“统计城镇人口”反映的城市化水平均存在较大程度低估。为排除人户分离困扰,本项目从乡村基层调查(农村劳动力输出演变趋势和农村人口结构现状)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文章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出已在世纪之交出现增速缓缓向下的拐点,民工荒不是短期性、局部性、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我国城市化进程没有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不存在速度问题而是质量问题,城市化政策需要从加速增长的速度型向稳定增长提高质量转型。  相似文献   

13.
郭金辉 《中国经贸》2009,(16):247-248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各地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发挥发展基础较好、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较强等有利条件,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一步提高人口与经济聚集程度,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试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为例,分析城市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51.3%,2012年又进一步提高到52.6%.这意味着"城市中国"已经来临,或者说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型社会. 所谓城市型社会,是相对于乡村型社会而言的,指的是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经济活动在城镇集中布局、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国际上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除了城镇人口这一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空间形态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14,(10):8-11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中国全析预测,中国城镇人口在2010-2030年将增加2.68亿,这个数字将是同时期全球城镇人口增加值的五分之一。203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达到9.4亿左右。随着人口迅速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预计2040-2049年间中国城市居住人口会逐渐下降。省市地方官员已经设置了不同的城镇化目标,但流向城市的人会选择机会或工资更多的地方,不关心政府官员的偏好,因此地方城镇化目标很可能落空。全国各地的城镇化趋势会有显著不同。东部地区(以广东为首)会出现最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从2010年到2030年增长超过11240万;中部地区以同时期7120万的增长紧随其后;东北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增长没那么快。文章《2030年的中国城市化》将为大家展望未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敬请阅读。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实现西部的工业化,而实现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推进城市化。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加速农村城镇化必须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大通县近年来在城镇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无论建制规模、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城镇化水平还是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处于落后地位。全县43.8万人中农业人口34万人,城镇人口不到10万人,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6%。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发展小城镇,促进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1.城市化与城市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水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机器大生产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变迁.关于"城市化"的内涵,国内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界定.如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地理学则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变的过程;社会学却把城市化概括为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等.  相似文献   

19.
吕伟伟 《特区经济》2005,(6):347-348
一、城市化进程对住房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前,日本、美国的城市化比例都在70%以上,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40%,城镇人口为5.1亿。按政府的计划,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55%,全国人口增至14亿,城镇人口净增2.6亿,达到7.7亿。2003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据统计为23.67m2,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问题与内涵的十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化的伴生问题 按照城市化的一般理解,城市化就是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以及地域内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镇)人口的过程,这是学界对城市化的一般认识.实际上这只是量的和外在的城市化,如果将该层面的城市化过分渲染就会使城市化停留在表面,造成诸多城市化进程中的伴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