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股发行制度通常包括新股发行管制、新股定价和新股配售方式三个主要环节。我国自建立资本市场以来,一直都在探索一种更合理、更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制度,先后经历了多次变革。但随着上市新股高发行市盈率、高溢价等现象的频繁发生,市场对目前的新股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证券市场发行新股存在的发行溢价率畸高、制度设计偏向机构投资者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等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要实现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必须在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参与主体、新股上市交易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证券市场发行新股存在的发行溢价率畸高、制度设计偏向机构投资者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等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要实现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必须在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参与主体、新股上市交易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由“中石油之殇”透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石油回归A股首次上市融资引发的市场波澜,揭示了我国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诟病,建议积极推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形成多重利益主体共同博弈下的真正市场化.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新股发行定价:理论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目前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的特点及问题,指出现阶段竞价发行并非最好的选择。应采取必要的限价措施,在恢复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同时,完善发行方式,集中配售,分步上市。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行监管体制直接影响着实体企业的上市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为了探讨发行监管约束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监管约束的理论模型,借此研究发审委控制和发行价格控制影响IPO价格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使用证监会颁布的15项新股发行的承销法规通过手工挖掘方式得到新股发行监管指标,并用2004—2018年IPO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IPO高溢价,而且降低发审委控制和发行价格控制有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但这种影响受到承销商行为、投资者情绪和信息不对称的制约。上述结论对推行新股发行改革的目标、时间表及制度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超募现象的制度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  崔毅 《财会月刊》2010,(8):31-33
本文根据创业板上市以来出现“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高募集资金”的“三高”特征和超募现象普遍、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和盲目投资等问题,指出其根源在于现行股票发行机制和定价机制的不完善,并提出了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抑价是指新股发行价格低于上市首日市场价格,从而使申购到新股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在我国抑价程度平均达到的130%,抑价幅度惊人。找出影响我国新股高抑价的原因,对于实现新股合理定价,完善我国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创业板上市以来出现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高募集资金的三高特征和超募现象普遍、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和盲目投资等问题,指出其根源在于现行股票发行机制和定价机制的不完善,并提出了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发行市场的目标定位、制度安排及发行定价的机制、方法上存在重大问题,使股票发行市场缺乏效率,其中,最典型的是比较严重的IPO抑价现象,表现为新股发行价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上市首日即能获得超额回报。过高的抑价程度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已成为困扰我国股票市场的重大难题之一。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在运行机制、法制建设、发展状况、投资理念及规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差很大,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的转轨、金融抑制广泛存在、政府的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1.
发行定价制度是新股发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股定价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和市场运行效率的高低。如果发行价格过低,会减少筹资额,并导致大量资金囤积于一级市场。如果定价偏高则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率,甚至导致发行失败。  相似文献   

12.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带来的"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及新股破发,不仅损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更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破坏了股票的内在价格秩序。本文通过对新股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现阶段我国新股频频破发主要是新股定价机制不合理造成的,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鲁娜 《乡镇企业科技》2011,(36):193-194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带来的"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及新股破发,不仅损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更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破坏了股票的内在价格秩序。本文通过对新股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现阶段我国新股频频破发主要是新股定价机制不合理造成的,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转轨经济形式下,国内新股发行市场日益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焦点,针对新股发行抑价、长期弱势、热销的发行市场以及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等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各种解释,为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方向,丰富了世界有关新股发行市场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1998年~2011年间所有股票交易日为样本来研究新股发行是否对市场有影响。文章发现有新股上市交易日的市场收益率比没有新股上市交易日的市场收益率平均低0.25%,说明新股发行对市场有负面影响。通过搜集文献,文章发现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假说、价格压力假说、买卖价效应假说和信息假说四个假说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新股发行对市场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对IPO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询价制下IPO发行价格较旧询价制更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IPO抑价率也有所下降。随着新询价制的实施,我国IPO定价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本文针对新股发行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视点     
新股不败神话或将终结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新股发行重启的大幕终于拉开,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上市发行。在新制度的约束下,新股上市遭爆炒的可能性较小。在新的询价制度中,管理层不再对新股发行价提出指导标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化道路的前进,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新股发行制度的变化是我国证券市场所有制度变迁中幅度最大,频率最高的.  相似文献   

19.
《山东企业管理》2012,(9):12-12
证券期货领域改革措施得到市场积极回应。研究改进住房公秘会投资运营取得实质进展。鼓励和支持市场机构创新发肤。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撰文指出,总体来看,2012年以来证券期货领域推出的新股发行制度改竹、实施越啊制度改节、小断健全上市公词分红制度、加快推进场外市场建设等政策措拖得刮市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信息不确定的角度研究我国新股发行的财务业绩偏离现象.研究发现作为不确定性变量的公司股票收益偏度对新股发行的价格收益表现出显著的解释力.偏度更大的新股发行长期市场表现差,但不确定性高的新股,其长期财务表现更好.文章最后用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