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度新闻     
银行Bank银信合作被紧急叫停7月2日,银监会口头通知各地银监局及相关信托公司,暂停一切与银行理财业务对接的银信合作业务。目前,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以信托贷款和信贷资产投资类业务为主。有关数据显示,这一规模从去年9月末的不足6000亿元,到今年4月末飙升至1.88万亿元。这  相似文献   

2.
基金     
《大众理财顾问》2010,(8):12-12
银信合作被紧急叫停7月2日,银监会1:3头通知各地银监局及相关信托公司.暂停一切与银行理财业务对接的银信合作业务。目前,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以信托贷款和信贷资产投资类业务为主。有关数据显示,这一规模从去年9月末的不足6000亿元.到今年4月末飙升至1.88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2010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银信合作产品被叫停,尽管如此,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依然发展得如火如荼。截至2010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约9958款,全年募集资金规模达到7万亿元。而这一数字相比上年不足6000款的发行量,增长逾6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著。伴随着金融脱媒而来的,是金融资产结构的重大变化。迅速发展的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是其主要表现。2011年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2万亿元,信托产品4.8万亿元;而在信托产品中,银信合作类为1.6万亿元,非银信合作类3.2万亿元。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几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为普遍的投资理财方式之一。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吸收大量优质现金获取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获益颇丰。但从几个著名市场事件和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也慢慢浮出水面,本文将由此推开,并进行讨论,然后提出解决建议。一、近几年几个相关市场事件(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众所周知,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主要是商业银行将风险巨大的,房产相关联次级抵押债券销售给大众,然而危机爆发后,银行钻了空子以中介的角色逃避了风险。这种方式也非常类似现在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业务。一旦爆发危机,客户将承担大部分风险。(二)2010年我国银信合作叫停事件2010年6月银信合作产品共发行504款,当月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约为7778亿元,比上月增加近30%,其中信托贷款84款,规模为138.6亿元,其余为信托投资组合产品(资金使用方向包括信贷、投资债券和股票等)。银行借道信托放贷或超千亿元不排除诱发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断接风险。因此,2010年7月初,多家信托公司收到中国银监局及地方银  相似文献   

6.
徐毅鸣 《中国外汇》2010,(16):45-45
2010年7月2日,银监会对国内银信合作业务全面叫停。这颗重磅炸弹,意味着所有信贷类、股权投资类以及部分涉及银信合作业务的债券一货币类产品即将消失,也意味着理财产品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从2005年第一款银信合作产品问世以来,短短几年,银信合作市场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庞大。早期的银信合作基本上源于证券市场的新股申购理财产品,2008年证券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银信合作的重点转移到信贷类产品上来。银信合作的方式和投资的领域也更加多样和广泛,以信贷为主,结合股权等权益投资稆受益权分层设计,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事业投资等领域大战拳脚。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2日,银监会对国内银信合作业务全面叫停。这颗重磅炸弹,意味着所有信贷类、股权投资类以及部分涉及银信合作业务的债券一货币类产品即将消失,也意味着理财产品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黄立军 《证券导刊》2011,(19):61-61
随着理财需求的发展,信托行业规模从2004年的1500亿元迅速膨胀到2010年的3万亿元。2010年由于信贷紧缩,进一步推动了信托理财业务发展。2010年集合信托发行规模达3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而银信合作信托产品发行规模约为28015亿元,比上年增长56%。  相似文献   

10.
银信合作叫停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微 《新理财》2010,(8):46-47
就在信托公司等待股指期货放行之际,监管层叫停2万亿元银信合作业务的哨声,给市场增添了许多紧张气息。  相似文献   

11.
张雪莹 《金融博览》2010,(20):44-46
从今年7月银信合作理财业务被规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投资者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曾受追捧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而债券类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则重新占据市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占比也开始大幅扩大。  相似文献   

12.
银信理财业务监管新规的政策效果及执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银监会下发了2010年第72号文件,此文主要涉及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监管新规(简称"新规"),从脉络上说,这一新规延续了2009年第111号文件和113号文件的思路,主要目的在于规范不断增长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业务.实际上,在新规出台之前银监会就口头叫停银信合作,但从口头叫停到出台此新规的过渡期之短仍超出市场的预期.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银行大规模发行理财产品到了近乎疯狂的境地。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不包括对公产品)发行数量为8497款,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超出去年全年7.05万亿的规模。  相似文献   

14.
7月2日.各地银监局电话通知信托公司和银行,“即日起全面暂停银信合作业务”。决策层全面暂停银信合作业务即银行人民币理财资金对接信托业务,意在封堵银行信贷资产经信托公司平台转至资产负债表外的腾挪管道,避免今年全年7.5万亿元信贷规模控制目标陷入形同虚设的危险境地。然而,全面暂停仅是权宜之计,在风险管控的前提下,堵不如疏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震荡低迷的市场格局下,善于把握趋势的投资者可通过LOF、ETF等交易型品种参与反弹,而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信贷类产品一直是稳妥选择。从2010年上半年来看,信贷类理财产品1年期的收益率通常在4%以上,是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的近两倍。而7月银信合作业务突然被叫停,稳健型投资者又该作何变化呢?此时,不妨再来关注一下保本基金  相似文献   

16.
信托业在过去几年获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尤其是"银信合作"产品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如果站在2010年年中的时点, "银信合作"业务可谓如花似锦,高歌猛进,谁曾想,银监会2010年7月的口头叫停就将"银信合作"的美好蜜月期提前终止,虽然此后2010年<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出台,但在操作环节上仍属有限重启,空间实无.  相似文献   

17.
段胜辉 《上海金融》2012,(3):51-56,117
商业银行通过银信合作发行理财产品来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约束,造成经济中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本文通过运用存款创造和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型证明了银信合作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削弱央行的反通胀政策。在此基础上,利用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证实了银信合作对货币供应的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炜 《中国外汇》2010,(18):49-49
继7月初对银信合作业务“紧急叫停”,201O年8月12日,银监会正式下发了《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72号](以下简称《通知》)对银信合作业务给予了明文规范,也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年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来,个人理财产品市场日益繁荣,银信合作产品作为重要的一部分也随着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对银信合作产品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和特点分析,旨在探究我国银信合作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