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纬新仪     
一,坚持增粮增收稳步发展不动摇。围绕“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即:①着眼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主攻粮食单产水平提高;②着力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全面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优势产业带建设,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不高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农业区域结构雷同 ,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 ;农产品加工程度低 ,制约增值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必须牢牢把握住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 ,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 ,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转化水平上下功夫。(一 )调整农业产品结构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当前一些农产品之所以销售不畅 ,主要是产品结构不合理 ,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是调整农业产品结构 ,使农产品上档升级、提高竞…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深化改革,保持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种植业调整的主要问题还不能离开粮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框架。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大力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全面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张庆 《生产力研究》2007,(21):22-23
文章从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认为四川省通过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了生产区域化水平,扩大了优质专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但仍然存在区域化布局优势不明显,专业化分工的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桂英 《经济论坛》2000,(20):25-25
近年来秦皇岛市农村工作紧紧围绕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调鳖农业结构,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农业呈现出结构优化、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布局结构等方面还不尽合理;农产品品种老化、优质品种短缺,出现结构性过剩。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导致农产品卖难和增产不增收,而且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农业结构应全面调整,重点突破,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调整力度。 1.加大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经过近几年的调整,秦皇岛市农、林、牧、渔…  相似文献   

6.
高峰  杨国强  王学真 《经济问题》2007,336(8):67-69
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作为案例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构成及其对农业区域结构、粮经比例、农业技术结构以及农产品质量结构和品种结构调整的作用.分析发现农业产业集群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是显著的,这为各地政府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内生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虽然已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农业增长方式粗放型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制约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有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开放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等.  相似文献   

8.
《经济纵横》2021,(2):82-89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源供应地,其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影响着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走势和国家粮食安全。"十三五"时期,东北地区粮食生产高位增长,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之间的种植结构基本保持稳定,不同粮食作物之间的种植结构及主要粮食作物细分品种结构趋于优化;非优势产区玉米布局趋于合理,优势产区玉米播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十四五"时期,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仍然是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东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仍然面临生产基础不牢固、品种结构不平衡、区域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还要继续通过加强黑土地保护、优化品种结构、巩固非优势产区结构调整成果、提升优势产区产能来推进东北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构建市场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与市场运行机制不相适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改革现行的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柯 《经济经纬》2006,(4):120-12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市场失灵。我国各级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还存在运用计划经济手段的倾向。这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妨碍了市场经济作用,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主要应是为农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运用各种政策等引导结构调整、为农产品开拓市场等。  相似文献   

11.
董巨汉  俎宪才  王利 《经济师》2001,(2):192-192
朱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发展粮食和其它产品的深加工,要调整种植业、畜牧业品种和品质结构,面向市场发展优质农产品,要调整农业区域生产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改变目前种植业单一,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不适应市场需求,解决农民收入增幅缓慢,农村消费市场起动困难的重大举措。为此,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1、明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和方向,积极开展金融服务。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我国劳动力总数…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主要立足于解决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致使我国农业结构失衡。一方面农业连年丰收,出现农产品阶段性过剩;另一方面,供大于求使粮价持续低迷,谷贱伤农。农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农业在保持总量供求平衡的基础上,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农业结构实施战略性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优质化。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一直进行结构调整,但主要是在数量上做文章,多了放、少了赶。粮食多了就种蔬菜,粮食少了就…  相似文献   

13.
理性认识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进口对一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总量安全"和"结构安全"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迅猛,但其对总量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有鉴于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当前粮食进口的主要作用应定位在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结构安全"上。合理安排进口品种、以优质粮进口为契机理顺粮价关系并引导生产与供应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助于逐步降低短缺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控制输入性通货膨胀,提升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有效发挥粮食进口在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与河南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后河南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河南农业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品种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推广绿色食品生产,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为此,河南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业信息网络;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充分运用WTO框架下对农产品的保护空间。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一雅 《经济师》2006,(10):18-19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的重点是向广度进军,发挥资源优势,满足市场需要,为今天的农业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1996年以来,尽管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由于粮食供给超过需求,使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适合农业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基础,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是关键,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根本。  相似文献   

16.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发挥西部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还面临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一体化发展不足、布局不合理、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等问题,应通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专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途径促进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建华 《经济前沿》2001,(11):15-17
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变化.   1979年我国的改革始发于农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取向,一是突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开放价格,供求关系实行市场调节;三是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进行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即将加入WTO,农产品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种、养殖比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环境,积极发展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刘绍均  李小春 《经济师》2000,(10):163-163
随着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 ,我国粮食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 ,人们对粮食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可是优质产品却相对不足 ,而低质产品大量积压 ,给国家财政和农民增收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有利于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引导农民种植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粮食品种 ,压缩劣质品种生产 ,国务院决定 ,对一些品质差、不适应市场需要的粮食品种 (如南方的早籼稻 ) ,从 2 0 0 0年新粮食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格收购范围 ,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改革进入一个由“保护价”到“保优限劣”的新阶段。长期以来 ,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 ,对粮食生产和…  相似文献   

20.
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不失时机地把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搞上去。 所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主要来自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国农业正在由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农产品的商品率越来越高,相应地农业对市场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市场需求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发展的快慢。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在迅速扩大和提高,虽然农业在不断发展,农产品日益增加,但仍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这突出表现在,各种农产品销路很好,价格上扬。广大群众对食品质量、品种要求越来越高,直接消费的粮食虽然不会增加多少,但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和酒类的需求在迅速增加。而这些产品大都要由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转化而成。因此,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也势必大量增加,这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将会拉动农业增产再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