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理论界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含义认识混乱,对于何谓“不再罚”存在不同观点。正确认识“不再罚”的关键在于明确“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论基础。“一事不再罚”原则主要是来自于程序上“一事不再理”的强制性要求,“不再罚”的含义应为同一违法行为仅能进行一次处罚。在出现同一违法行为触犯了两部以上行政法律规范时,原则上应采取重罚吸收轻罚的做法,不得分别处罚。为减少吸收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应规范立法,避免或减少竞合的可能,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相对集中处罚权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辰 《魅力中国》2014,(15):303-303
“一事不再罚”原则一直是行政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事不再罚的具体含义。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重复处罚的现象,严重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只有科学界定“一事”和“不再罚”的内涵,扩大一事不再罚的适用范围,明确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才能真正解决实践中重复处罚的问题,真正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处罚法与刑法重复评价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懿 《发展》2014,(3):89-91
"一事不再罚""一事不再理""禁止重复评价"等原则具有特定的内涵与适用范围,对经行政处罚的行为再次作刑法评价并不违背上述原则。在行政处罚与刑罚竞合适用时,对相同或类似处罚应予折抵,对不相类似处罚并合适用,以避免处罚的不足或过剩。  相似文献   

4.
刘琳瑜 《黑河学刊》2007,(2):94-95,98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我国行政法的具体规范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该原则,只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中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根据该规定,并结合我国行政处罚的实际需要和立法者的原意,可以判定在我国“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罚”仅指罚款。对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有助于行政处罚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5.
李朋 《魅力中国》2009,(22):212-212
本文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撤诉与和解的限制等方面对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处分权的限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辩护作为相对控告而言的防御性权利,存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3种诉讼中。只要承认控、辩双方为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中,控、辩地位就应该平等,辩论就应该是诉讼原则。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力量失衡,诉讼的历史是控辩力量失衡走向平衡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辩方当事人地位将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辩论将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辩护作为相对控告而言的防御性权利,存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3种诉讼中。只要承认控、辩双方为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中,控、辩地位就应该平等,辩论就应该是诉讼原则。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力量失衡,诉讼的历史是控辩力量失衡走向平衡的历史。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辩方当事人地位将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辩论将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处罚法律制度的诸多基本原则中.一事不再罚原则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行政处罚法中最具影响力、知名度最高的一项法律原则。在诸多因行政处罚引起的行政争议当中.被处罚人经常以行政主体违背了一事不再罚原则作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理由。在一些媒体上.针对某一特定行政处罚案件.人们也经常围绕行政处罚是否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展开热烈讨论。由此可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理论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构造理论较早地提出者当属日本学者,随后又被我国台湾地区弄事诉讼法学界所接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学者通过借鉴日本刑事诉讼构造理论和美国刑事诉讼模式理论,明确提出了"刑事诉讼构造"这个基本理论,并运用它来分析中外弄事诉讼的有关问题。刑事诉讼构造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对其研究有利于发展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完善刑事诉讼程序。笔者在此想就我国的有关情况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我国刑事拘留法律监督之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拘留是我国仅次于逮捕的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之一,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系其独家决定、使用,法律监督缺位,司法实践中较易被滥用,存在随意使用、变相延长及违法变更等诸多问题。对审前羁押实施严密的法律控制,是西方国家通常的做法,其确立的司法原则、程序设置、救济途径,对构建中国特色刑事拘留法律监督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少年犯进行定罪量刑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有利于少年的原则。该原则是一项国际性原则。将这一原则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少年犯进行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也是恰当的。它涉及对少年权益的保护和少年的成长,是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适用最有利于少年这一原则时,应区别不同的犯罪情况,采取宽严相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黄淦 《魅力中国》2010,(29):159-159
在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救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司法实践。刑事被害人通常只是作为一个诉讼法学概念为人所知,随着纠问式诉讼制度取代弹劾式诉讼,国家追诉原则逐渐取代了私人追诉原则,追究犯罪的活动被视为国家专门机构的法定职责和一种国家职能活动,检察机关取代被害人成为行驶控诉职能的当事人。被害人不再担当原告人的角色,不再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然后刑事被害人的救济却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满足,这种制度的缺失让我们很难期待作为刑事被害人的社会成员对社会充满信心。我们所主张建立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制度弥补诉讼救济功能的不足,在诉讼方式之外,以救助,补偿等方式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济,以此完善我国被害人救济制度,让遭受侵害的主体恢复对社会的应有期望。  相似文献   

13.
顾健 《魅力中国》2011,(10):375-375
沉默权是一项刑事诉讼制度。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确立了这项制度。而我国对这项制度尚处于考证阶段。究其反对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沉默权不符合我国的法律传统。本文力图突破这一观点,在传统中寻找与沉默权契合的因素,从而支持建立合乎本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邢春宇 《中国经贸》2010,(16):102-103
近年来,在我国司法机关调查审理刑事诉讼案件过程中,侵害犯罪嫌疑入合法权利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权威性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律师辩护行为是犯罪嫌疑人寻求司法救济和维护刑事诉讼当事人与司法机关权利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刑事诉讼案件调查审理过程依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司法界在审理刑事诉讼案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若干突出性问题,以及影响律师发挥自身作用的若干因素,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律师在刑事诉讼法律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白璐璐 《魅力中国》2010,(35):316-316
作为现代法治社会重要的一种理念,无罪推定是刑事审判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它的宗旨是按民主的要求确立公民的法律地位和处理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我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最高权力机关以立法的形式确认无罪假定原则决非偶然,而是符合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和现代文明国家司法程序的实际需要,是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从沉默权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力图阐明沉默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权保障的历史,从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我国的诉讼模式及刑讯逼供的根源中论述沉默权制度刑呈诉讼中最大的人权保障机制,从当今迈向法治和城市化的中国及国际刑事诉讼发展趋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构建我国沉默权制度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在一国的刑事诉讼法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其他具体的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的规则都由其派生.但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存在诸多缺陷.因而,在充分考量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进行合乎规律的重构,应当是我国未来修订刑事诉讼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是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国家所共同遵循的一项诉讼原则。我国目前的刑事再审制度以追求实体公正为目的,因而与禁止重复追诉原则是冲突的。重构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关键是如何对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进行选择,有效地协调好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两者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姚远 《魅力中国》2010,(27):251-251
刑事和解是基层司法机关自下而上发起的一场司法改革尝试,近年来成为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受到各方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运行过程中,加害人(即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和被害人达成谅解以后,促使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是基层司法机关自下而上发起的一场司法改革尝试,近年来成为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受到各方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运行过程中,加害人(即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和被害人达成谅解以后,促使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