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机械电子工业产生的标志是数控机床的出现。日本于1954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1968年第一个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开始使用。此后,数控机床便得到迅速的发展。到1975年,日本机械工业中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已达11,000台以上。1976年日本的数控机床已占全部机床的22.4%。1978年数控机床年产值1,076亿日元,占机床总产值3,656亿日元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12,(46):59
我国国产数控机床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已在世界机床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由于各类产品齐全,技术性能稳定,各项先进技术已延伸到了工业制造的各个领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数控机床产品已延伸到成套、复合领域:中捷机床厂按7个月交货期为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项目交出4条以数控镗铣床为主体的生产线,是体现我国机床工业提供成套设备能力的杰出代表。数控车床是数控机床中占比重较大者之一,我国已有50家以上的生产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济南第一机床厂、宝鸡机床厂、云机等等企业都已实现批量生产,品种齐全、质量稳定可靠,有的已跨过月产百台的门槛。  相似文献   

3.
以国务院1992年55号文确定的振兴基础机械的产品范围为“九五”期间机床工具行业产品发展的重点。其中根据“机械工业振兴纲要”发展重点中所确定的要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在“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品是: 金切机床: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及为汽车工业服务的各类高效、精密、专用加工机床。 ①数控机床重点发展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锻压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综合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都对机床行业高度重视,因为机床是一切工业冷加工的基础。无论是汽车工业,还是航天、军工等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机床。它是推动工业发展最有效的动力源,也是评定一个国家工业实力最有利的砝码。所以各国都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精、高效、高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福印 《西部大开发》2011,(2):37-37,43
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数控机床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增强数控机床技术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招标》2012,(4):43-44
机床行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其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工业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跻身"机床大国"行列中国的机床行业,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提高较快。  相似文献   

7.
《中国招标》2012,(26):44-45
中国机床工业转型升级十分紧迫不可否认,中国机床工业在原本薄弱的工业基础上,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今非昔比,不仅机床工业门类、品种齐全,从大到小都能生产;而且,已经成为世界机床生产第一大国,这是令人振奋的。可是,与世界机床制造强国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  相似文献   

8.
《中国招标》2012,(50):59
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很大进步。机床产量和数控机床产量分别增长1.28倍和2.41倍;数控机床的增长速度很快,机床产值和销售收入都列世界第一位,成为排名第一的供需大国。在良好的基础上,如何保持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是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规划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围绕目前自身存在的重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机床产业的特点总的来说,台湾机床产业有以下几大特点:企业人数较少、规模较小,都是私人或股份制企业,但十分精干,效率高;为专业化生产,企业间互相协作,形成纽带、生死与共,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台湾机床工业和企业除供岛内机械工业所需外,以出口为主,面向世界市场,脐身于国际竞争;学习日本经验、避开专利、仿创结合,不断开发廉价实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讲究"实用、实效、实惠";重视企业文化,注意提高职工素质,生产工人基本都是中技或专科毕业生,重视针对性培训、严格考核,计件制,按质按量、按劳取酬;重视市场调查分析,针对市场需求开发适销产品,快速生产,优质供应;企业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5,(4):51-51
随着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倍具吸引力的国际机床大市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较高技术含量的国际加工组装基地出现在中国内地,不少跨国公司还把研发中心移到我国,出现了世界制造中心向我国逐渐转移的态势。全面开放的良好环境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国制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数控机床产业是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保证国防和尖端工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正是由于数控机床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档数控技术和产品的出口贸易,仍然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1.
张永昌 《魅力中国》2014,(27):105-105
在机械一体化的过程中,数控机床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类别,可以处理在机械运作的过程中复杂多变的难题,并且完工后的质量较好,效率也非常高。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较于外国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来讲,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制造技术都非常落后,因此现有很多的老化机床,而且又没有很好的维修保养技术,机床的工作效率一直都提不上来。本文就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进行分析,阐述怎样有效的改造现有的普通机床,并且给出大量的改造方法,对于我国的机床数控化技术改造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装备的核心关键部件。特别是对于国防工业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是决定机床装备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而国外对我国至今仍封锁限制,成为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张欣  路漫 《中国经贸》2010,(19):82-83
机床产业可谓装备制造工业的“母机”,是发展装备制造工业的核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技术人才,许多重要功能部件,如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仍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这是造成目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最重要因素。这成为我国装备制造工业不能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对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军工、造船、汽车和模具加工等行业,普通机床的加工已经不能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这样一种新型的用数字程序控制的机床就应运而生了,这个就是数控机床。MCGS软件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软件,已经在数控机床上进行使用,但是MCGS软件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还不是一个成品,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世界上发展较快的经济大国,几乎都与汽车工业有关。 在美国,每6个就业人员就有一个直接或间接从事汽车生产或服务。美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招标》2013,(4):41-42
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并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3)"将于2013年4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预计展出面积12万平方米。展会同期,还将继续举办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承办的"数控机床科技重大专项成果与应用展"。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自1989年创办以  相似文献   

17.
滕剑彬 《魅力中国》2011,(15):114-114
由于国内、外机械行业的激烈竞争,对机床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对提高机床设计和加强企业的竞争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数控机床为例.分析了该产品设计的现状,用工业设计现代设计理念来诠释机床设计。在产品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语意设计和品牌建设方面做了重点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8.
杨征 《魅力中国》2014,(24):215-215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机床成为了工业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数控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较复杂的先进加工设备,是企业的重点、关键设备。要发挥数控设备的高效益,就必须正确的操作和精心的维护,才能保证设备的利用率。特别是数控机床的电气维修,要保证及时发现和消灭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正这几年,因为工作联络最多的是一个做数控机床的企业家,他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我没有写过关于他的企业的一篇稿子,他也不需要我去帮他宣传,我们只是经常面对面坐下来吃饭,交流一些看法和观点。他经营的机床企业不大,年产值不过几十个亿,但是净利润已经达到近10个亿,利润率高达30%以上,这在哀鸿遍野的机床行业像个神话。成功的秘诀在于,他的机床工厂虽然只生产为数不多的几种设备,但是这几种设备一直是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招标》2012,(34):64
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热门商品。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30多年的跌宕起伏,中国机床制造业在成长中走向成熟,关键在于这个"走"字。如何走好,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认为重点在于把握"五个转型",这是中国机床制造业发展路上的当务之急。一是由"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甚至是"中国智造"的概念和事实不断见诸各媒体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