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我们发现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加大行为性成本和物质性成本的投入,可以大幅削减心理惩处成本和惩罚成本,从广度和深度上大规模拓展和垄断犯罪市场,使之几何级倍数增加犯罪收益,从而有可能达到犯罪效益的最大化。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心理,掌握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动机,更有利于打击黑社会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并充分肯定了风险评估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在法律与经济学视角下,通过介绍美国、欧盟、OECD等国家和地区有关风险评估研究的统一认识,可为构建和完善我国的风险评估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一个特殊而又严峻的社会问题,他不仅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同时也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兴衰成败。许多学者有从法律、政治、社会、伦理、心理、文化道德等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腐败的本质、成本-收益和影响,并提出治理腐败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5.
张江洋 《经济师》2003,(1):82-83
作为一种市场选择的商业保险行为和业务 ,目前社会上有许多认识误区 ,令一些有一定经济分析能力的人疑惑不解———保险推销人员的宣传难以置信 ;商业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又不得不承认有其深刻的合理经济利益诱导 ,文章从个人贴现率和商业信用的新视角 ,解释这些疑团 ,分析商业保险如何促进社会财富增加 ,造成多赢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6.
诚信问题是一个社会学的话题,但是由于命题本身是社会基本的运行规范,研究视角度众多。文章从"经济人"的假说出发,利用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机制,提出利用经济学手段,通过增加失信行为发现的概率和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抑制失信行为的发生。文章认为用经济的手段是解决当前诚信缺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经济违法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企业人才流失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炤磊 《经济与管理》2003,(5):16-17,22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以人为本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人才流失是削弱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本文假设企业人才流失是企业与个人之间以成本收益比较为基础的博弈过程的结果。利用简单的博弈模型以及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了企业人才流失的动因,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数学化刍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0.
个人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发展教育,一直是被看作是政府的职责,长期以来,人们都已经习惯于免费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政府单向投资的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需求的  相似文献   

11.
"后奥运经济"可能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中观方面的原因,同时还有微观方面的原因.为了有效降低和消除"后奥运经济"的危害,应该加强宏观调控,有效调节奥运前后的供求;改革奥运投融资体制,提高投资效率;促进体育、旅游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增加后奥运消费需求;进行合理的奥运规划与设计,倡导"节俭办奥运";尝试多城市共同举办奥运会,有效分散和化解"后奥运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全球化的视角论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首先,从数量关系上给出了粮食安全的定义,这个定义又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其进行了解释;然后,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原因包括圈地运动、环境恶化、退耕还林政策、抛荒(或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贸易自由化和国外粮食政策;最后,提出了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从法学与经济学的角度论金融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既标志着中国从此融入国际金融的主流,但也对中国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乃至金融监管业提出了严重挑战。本文从法学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在融入国际金融主流过程中,正确的方法即是进行金融创新。同时,本文也认为,中国的金融创新、金融制度改革、金融体系重构,没有稳固的理论做依托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出现的不良亚文化是我国农村文化变迁中的不良内容。这种变迁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发展,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所呈现的经济发展跟与之不相适应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农村不良亚文化的产生有其经济学根源,它最根本地反映了农民的经济诉求。  相似文献   

17.
The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during the 1930s. We...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弱质行业,极易遭受各种风险的影响而产生巨大损失,形成农业巨灾。近年来农业巨灾频发,程度加剧,形成多元效应。基于经济学的多维视角深度分析农业巨灾的效应,研究发现农业巨灾具有多重经济效应和趋利避害双重性。趋利避害的可行路径包括采取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多方面农业管理体制和加强农业的科研与交流,提高综合应对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非均衡供给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现状,就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体(经济适用房)的非均衡供给作了实证分析,得出全国经济适用房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和非均衡度的量化结果,通过对回归结果的考察,最后基于融资角度提出构建PPP模式的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司法作为社会公共品必须满足公司实践的需要.我国现行<公司法>颁布于1993年,距今已有十年多.由于我国公司实践晚、理论研究薄弱,起草公司法时受历史与观念等原因的局限,致使<公司法>的定位及对公司产权制度的设定存在问题,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利行为和责任机制没有充分确立起来.所以,在实践中存在公司法的规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回顾公司法制定时的历史局限性,通过对公司法重新定位基点的研究,提出公司法中产权制度设计的基本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公司权利束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