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待无结果     
某大公司要招收一名高级管理人才,待遇高,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应聘。吾友李揣着重点大学本科文凭报名求职,经过面试、口试、笔试三关,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被留了下来。一同留下来的还有另外两个人。三人在会议室里等了约莫半小时,公司老总这才出现在他们面前,很认真地打量着他们,李当时紧张得心都快蹦出来了,大气都不敢喘,究竞谁能入职?关键时刻到来了,李脑袋里加速在飞旋,生怕在这节骨眼上表现欠佳而错失大好机会。不想公司老总轻轻地笑了起来说:“首先祝贺你们连过三关,问题是公司临时改变了方案,根据  相似文献   

2.
上任第一事     
一家企业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经过初试、复试的层层筛选,近百名的应聘者中只有三人获得面试资格。 面试由公司老总主考,他又问了一道简单的问题:“假如你入选,上任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请用几个字扼要回答。” A回答说:“调查市场,预测市场。”老总听了点点头。  相似文献   

3.
一个青年去寻访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请问大师,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初恋开始的那一天,还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青年问。“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智者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什么?”青年甚为好奇,“今天发生了什么惊天动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带过的一个业务员要离开公司到另一个企业发展,当天面试结束后,他打来电话说:“其中有一道题目叫面对面销售的流程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沈湘 《新智慧》2006,(10):42-42
周末,罗伯特来到老朋友鲍勃的住处,见鲍勃一个人坐在新买的房子里对着一张报纸发呆.便问:“鲍勃,你不是说要去钓鱼吗?为什么坐在这里发呆呢?”鲍勃看看赶来约他去钓鱼的罗伯特,惊讶地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去钓鱼?你没看到今天的报纸上说,整个美国的房价都跌疯了吗?”  相似文献   

6.
如果十年后,你与一位已经十年没见的老朋友偶然相遇,并递给了对方一张名片,请问你最希望这张名片上有些什么内容?名片上的职务或称呼是什么?这张名片上的什么工作内容吸引着你呢?1、与未来相遇。可能上面的那些问题你从未认真想过。那么现在,假设我们一起坐在时光隧道机里,来到  相似文献   

7.
禅悟管理     
慈尼 《企业家天地》2006,(11):54-55
1、“现在”是唯一的答案。有一位将军,他内心有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一直令他困惑,即:做每件事情的最好时间是什么?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任何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位将军问遍了帐下的所有文官,但他对所有人的回答都不满意,于是,将军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平民,独自一人登山去寻找一位得道禅师。当将军找到这位禅师的时候,隐者正在茅棚前的菜园里挖地,这个工作对年老的禅师来说显然很吃力。将军说:“我来这儿请你帮忙回答三个问题:做每件事情的最好的时间是什么?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任何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禅…  相似文献   

8.
减肥风波     
《新智慧》2000,(23)
一个人坐在路旁吃三明治,来了一位胖警察,那人站起身就跑,警察立即追赶,几步后就抓住了他。 “你能逃到那里去?”胖警察气吁吁地说,“你一定是一个贼,或者干了其他什么坏事!” “我是一个好人。”那人也气喘吁吁地回答。 “好人?”胖警察满心狐疑,  相似文献   

9.
寻梦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在回顾2000年网络业时说,网络经济的成长与淘汰的速度,把过去几个世纪的经济规律都抛在了后面。而在中国,过去一年里,网络经济从网站暴涨迅速走向艰难上市,走向茫然不知所措,走向勒紧腰带过日子。也许,我们该重新审视这一进程,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互联网2000演义”,也许,这是我们在21世纪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加入网络热潮?因为它明摆着是趋势”,2000年初,坐在北  相似文献   

10.
省略阳光     
一家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员。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一位年轻人条件最好,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在市外贸公司3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他坐在主聘官面前时,非常自信。 “你在市外贸的具体业务是什么?”主聘官问。 “做山野菜。” “依你看,对业务员来说,是产品重要,还是客户重要?” 年轻人想了想,说:“客户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琳  赵光 《大众商务》2005,(11):64-65
北京的一些富翁俱乐部,就像一座座难以触及的神秘“宫殿”。在此进行私密活动的人,至少有500万以上的资产; 拿到一张烫金会员卡,就要交纳10万元会费!那么,这里都接待什么人?富翁们在“宫殿”里究竟能做些什么?在这里打工的女孩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12.
周一刚上班,我就告诉牛主管,通知全体员工吃过晚饭后,到会议室召开员工大会。牛主管问我那些不在公司食堂吃晚饭的员工怎么办,因为等他们下了班回家吃过饭再过来开会,恐怕来不及。我问她管理处以前是怎么做的,牛主管告诉我以前下了班之后几乎就没有开过会,那些家在当地的员工,基本上都是下了班就直接回家了。我说那你们的培训啊开会啊一般都在什么时候组织呢?她说因为平常大家工作都很忙,很少搞过培训,每次开会也大多是利用上班期间的空闲时候,随便讲几句拉倒。  相似文献   

13.
象羊 《现代经济》2006,(1):66-67
体验招标 苏州当地一家物业公司负责人罗总打来电话,邀我共进晚餐.我说有什么事情你在电话里直接讲就是了,吃饭就先免了吧.罗总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怎么都是这个样子啊,没事就不能请客吃饭了?现在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居然连请人吃饭都这么难!  相似文献   

14.
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时候,很多夫妻都会为在“贷款人”一栏里填入谁的名字犯难。“贷款人”里只能填入他们中的一位的姓名,由他或是她来充当我们常说的“主贷人”,而另外一位可以作为共同贷款人,一起承担贷款。由谁来做“主贷人”?很多夫妻都觉得,房屋按揭款其实是两个人一起来偿还,不用分什么你我,填谁的名字都一样。  相似文献   

15.
时间里的“奥妙全自动” 2006年刚踏出大学校门的韩晓芝辗转于各个招聘会场,也许是所学的历史专业太过冷门,面试了数十家公司都被摇头拒绝了。整整3个月下来,工作的事情仍然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想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的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的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的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  相似文献   

17.
名牌的诞生     
鄢文江 《新智慧》2005,(3):64-64
策划部经理朱晓方把昨天刚招来的20名推销员召集到那间狭窄的会议室里,准备训话。由于人多屋小,大家拥挤在一起,一时间闹哄哄的。朱经理说:“没关系,大家艰苦点,一个月过后我保证我们的会议室就能变成会议厅。”虽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女人是在吹牛,但又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就不再起哄了,听她怎么开场。  相似文献   

18.
也许,在过去的2000年里,没有什么风头能够盖过“新经济”。硅谷、网络经济、股票期权、电子商务、基因、纳米、纳斯达克、“鼠标 水泥”、BtoB……这些“新经济”术语不断涌现,不仅经济学家们经常拿来用在讲稿中,就连普通百姓也常常挂在嘴边,惟恐落伍,中国的大小企业家把它们当“真经”念,只是不要落入“圈钱”的概念游戏,留下“泡沫”的名声。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前景,似乎谁都能说个一二三,又似乎谁都说不清楚。在中国,新经济到底来了没有?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创新”几乎成了一句最缺乏“创意”的口号。问题出在不想创新,还是不知如何创新?企业高层的职责,是提出创新,还是组织、评估创新?创新只是口号?我们都知道,在当今这个变化不断的世界中,如果不持续自我更新,企业将难以为继。调查表明,90%的大企业都致力于创新,在它们近期的年报或高管的演讲中都把创新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但当我们请这些企业的员工们描述他们的企业创新体系时,几乎没人能讲清楚。而当我们问他们:“创新是口号,还是实际行动?”绝大多数人都回答:“是口号,还看不到什么实际行动”?我们怎样解释这种言行不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飞机下降的时候,看到北方窗外地上比天空还白,还浩瀚,凭着隐约的线条才知那是村庄,那是一垅垅的田地。钻进接我的车里,第一句话是“贼冷”,第二句便是“这么冷都干点啥”。接我的亮回答得干脆:“猫冬呗”,不到开春农民们啥也干不了。脑子里就开始浪漫地想,厚厚的雪里,土在干什么?土里的生命呢?诺大的湖里,冰封着的水里鱼在干什么?想着想着,倒觉得诗情画意起来。车融进车流进城了,车流里每台车的排气管都哗哗地吐着白雾,像饱蓄着什么急待抒发似的。因为第二天要见好几位北方的创友,思绪才回归到主题。季节的奥妙我们是很难读懂了,之所以日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