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干旱灾害是天津市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利用9个站点17年的降水量数据,根据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分析了天津中南部平原地区气象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气象干旱灾害综合承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各区综合承灾能力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象干旱灾害综合承灾能力较强的为宝坻区和宁河区,较弱的为东丽区和北辰区。最后,针对气象干旱灾害防御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对气象干旱灾害预防和应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是面向公众普及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的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公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水平,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气象科普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合,提升气象科普的实效性,共同推进社会化气象科普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气象部门在为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3.
《开放导报》2008,(4):I0005-I0006
气象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灾害影响千家万户。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深圳这片自主创新的沃土上,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初步建成了综合观测平台、信息发布平台、预报预测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减灾与应急平台、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平台.灾害天气系统捕捉和预警的能力显著提高,预报预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率大幅上升,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4.
人防建设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单纯的国防战备工作,也是和平时期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是国防动员体制与国家防灾救灾体制的有机结合,它主要是指发挥人防指挥、通信警报和专业队伍的优势,由政府和军事机关统一领导,人防(民防)部门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对重大灾害事故进行综合预防和联合救援,实现战时防李与平时防灾救援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是气象灾害的多发区,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气象灾害的类型有:原生气象灾害、次生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干旱、洪涝、低温冷冻、风雹等是几种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且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实施气象灾害科普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相对于上世纪,现阶段我国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机制日渐完善,但也存在实施方式单调、经费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应从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人员培训、科普基地建设、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进行全方位支持。  相似文献   

7.
分析黑龙江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征,黑龙江省气象预警体系预警信息的覆盖率不高,监测能力仍然不足,预报准确率仍有待提高。应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普内容体系是我国气象科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气象科普工作亟待弥补的难题之一。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我国气象科普内容体系的构成部分,包括气象与灾害、气象与社会生活、气象与经济、气象与军事、气象科技发展和气象与文化六个方面。同时,针对气象科普内容体系构建思路和原则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是对政府职能的最好检验,本文以泸州市7.23特大洪灾中的政府应对为例,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应对重大灾害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并从泸州市政府应对重大灾害的具体做法出发,提出政府服务职能转变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灾害发生后,媒体和公众会在第一时间关注政府对灾害信息的掌握情况,并且会不断地质询一些关键的信息问题,信息沟通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灾害应急管理和信息沟通的简述,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灾害应对中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政府角色的逐渐转变,改革后的服务型政府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面对接连不断的突发事件,需要我国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和效率.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针对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管理意识落后,管理能力不够和行政协调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苗红雄 《中国经贸》2014,(9):225-226
山洪灾害非防御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水文、地理、气象等。本文主要对我国山洪灾害现状、山洪灾害非防御工程措施建设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就其防御措施建设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路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是公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以公路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从基础制度建设能力和应急应对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公路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对系统各指标因素进行量化解析,确定各因子对公路应急系统的作用大小,并分析其灵敏度和权重因子。结果表明,应急应对能力在公路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占重要地位,在基础制度建设能力中信息保障占据首要地位,其次是经费资金和应急抢通;在应急应对能力方面,事故发生前的检测预警对于事故灾害的减缓显得尤为重要,通信与信息设备状况的重要性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14.
田敏 《特区经济》2008,(11):154-155
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给四川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重创。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均影响旅游活动的开展,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出游能力并制约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在应对危机、增强公众的旅游信心及安全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危机管理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根据近年来自然灾害特征的新变化,构建了基于政府层面的旅游危机应对战略,并对战略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危机管理中旅游目的地灾害防范设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志波 《魅力中国》2014,(1):269-269
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有上升的趋势,事故、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危及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应对各类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消防部队和官兵担负着抢险救灾的任务,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抢险救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积极应对频发的灾害,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消防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尽可能提高应急救灾的能力,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即对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体系建设做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报告》2007,(189):1-14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覆盖面逐渐扩大;应对方式从被动的“撞击-反应”逐渐发展为全过程管理;危机管理行政体制从专门部门应对单一灾害发展为到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从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的协调发展到政府办事机构的协调。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指挥部与应急办之间职责不清、关系不顺;议事协调机构权威性不足;一些领导小组和委员会与应急管理关联度低,部际联席会议的职责区别较大;各地政府应急办机构设置不一,职责规定不同,影响职能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三农资讯     
《老区建设》2008,(15):4-5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 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有望年内出台;我国粮食连年丰收 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农业部与气象部门携手应对气象灾害;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首批30家定点农资市场获农业部授牌;  相似文献   

18.
《东北之窗》2010,(8):9-9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其6章48条,与以往气象灾害防御法律规定相比,《条例》在行政法规层面实现了五个突破,并在四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五个突破是:首次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了气象灾害防御原则、机制,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区划制度,各类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以及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朱建邦 《特区经济》2009,(1):282-283
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如今,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面对日益频繁的灾害,防灾减灾应成为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灾难本身并没有改变,但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决定灾害的危险性程度和城市应对灾害能力的强弱,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必须重视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从国内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大地震,直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无论从自然的,到社会的还是经济的各领域、各方面,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成为应对和处理这一系列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保障。就经济层面来讲,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者和服务者,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调控手段和能力被视为有效维持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强化和丰富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将成为政府参与市场经济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