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近年来,永靖县立足实际,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了以“创建好支部,争当好党员;构建和谐村,争当文明户”为主要内容的“两建两争”活动,进一步深化了“三级联创”活动,拓展了“双培双带”工程,为农村党组织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实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委、市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行“支部加协会”党建模式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目前,全市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59个,会员1.7万人;协会中建立党支部66个,带动农户14.3万人。专业协会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蒲城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工业强县、壮大支柱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加快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从解决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实际问题入手,着眼于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的发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出了“党委加基地、支部加协会、党员加项目”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初步瞠出了一条使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经济优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刘志成 《老区建设》2008,(21):57-58
为有效集聚全镇种养、营销和加工等行业“经济能人”,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党员、村组干部队伍。辐射带动一批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共同致富,江西省龙南县武当镇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以建组织、重活动,办基地、强辐射,抓培养、重实效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能人”工程,  相似文献   

5.
章丘市委组织部和章丘市供销合作社联合推广"党建带社建、支部一加三"模式,大力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创新,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加快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值得在全国、在各地供销合作社工作中学习、借鉴和推广。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就"党建带社建、支部一加三"模式的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与大家做些交流。一、"党建带社建、支部一加三"是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1994年建区后区委确立的“种、养、加”三元主体发展战略以后,各乡镇进一步加大了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工作力度。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正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走势正向“龙”型经济靠拢。三是产品开发已向延长产业链发展。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06,(4):52-52
6年前,从部队复员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的李国海,带领支部一班人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风气好”的农村新社区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抓党建促经济,以抓经济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文明的农村新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23,(4):2-3
<正>宁波软件园(以下简称“软件园”)紧紧围绕宁波市委、市政府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的要求,围绕“甬江软件谷、智慧互联湾”的定位,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建设线下联合支部活动室和线上党建互联网基地两个阵地,推进人才和产业两种集聚,优化服务和党建文化两种生态,逐步打造“智谷红星”党建品牌,为新经济业态的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凤翔县依据区域产业现状和资源结构,大力推行“农村党支部+产业协会”的模式,有力地助推了农村升级晋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推行“学习实践日”,实施党建项目,创新帮建制度,建立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蓝田农村特色党建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11.
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是把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夯实党建基础、拓展创建领域、创新活动内容、助推党建活力”为指导思想,创新联创理念、丰富联创内涵、拓宽联创范围、提高联创目标,使“三级联创”活动覆盖整个农村党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建武 《当代陕西》2008,(11):52-53
吴起县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把握、放在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去审视和谋划,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子,通过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以基层党建、新型民居、产业开发、创卫工作为重点内容的“四位一体”党建综合示范村创建活动和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牵手帮扶创新业”活动,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效对接,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11,(19):68-69
2006年,东柳街道在全市首建楼宇党组织,为基层党建工作向更深领域拓展迈开了重要一步。2007年,在辖区18个主要楼宇、市场、协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并在辖区18个主要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在街道党工委的统筹指导下,由社区党建、“两新”党建、行政事业党建组成的“1+3”区域党建新格局。2008年,建立健全了数字党建门户网、数据库、视频系统、综合服务窗口“四位一体”的区域性数字党建平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孙红英 《发展》2008,(10):38-39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它不仅解决了农村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而且正在成为农村居民自治、维护农村经济秩序、社会秩序、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种新生力量,是与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组织,它在促进农村产业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培育其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安康市正在开展的以“领导联点、支部联建、党员联帮”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共建”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将机关与基层、城市与农村、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群众紧紧连在一起,构建出城市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互促共进、统筹发展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08,(19):34-35
江西省南丰县把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民致富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走特色种养致富之路。按照“一村一项产业”的方针,南丰县采取“向上争取扶助资金、县乡安排专项资金、村里拿出配套资金”的资金筹措方式,扶持和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同时,该县还突出抓好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和普及特色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投入机制、管理体制、经营方式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些地方涌现出了一批水制改革的典型,充分证明了农村水制改革的可行性和生命力。但是,由于“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和价值长期背离,国家对农村水利投入长期实行行政化扶持和公益化政策,加上人们传统观念的束缚,“水”的市场化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许多地方“国家、集体负责建,农民无偿用”的旧有格局依然存在,产权不清晰,投资无收益,管理不科学,责、权、利不清,建、管、用脱节,水利工程仍为“福利工程”,农民用水仍为“福利水”、“大锅水”,严重阻碍了民间资本向农村水利产业聚集。水利工程设施因管户不善,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日渐老化,致使许多设施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水利体制改革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总体改革的要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支持、中国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协会主办的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小康村建设经验交流会,2008年5月17~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原负责人、中国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协会会长郝盛琦,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全国党建会原会长张全景,农业部农研中心主任宋洪远,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缪建平,  相似文献   

19.
一手托两家     
《中国老区建设》2007,(5):23-23
武汉市新洲区政府大力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拓展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协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政府统不了,单个农民办不了”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农村各级各类专业经济协会143个。[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今年苹果又卖了个好价,多亏果品流通协会党支部."苹果经销大户王明奇一边点钱,一边高兴地说.这是扶风县委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扶风县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52个,组织党员3218名,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到产业优势中,进一步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