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在模拟实际油藏条件下开展水驱、CO2驱和水/CO2交替驱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水/CO2交替驱的采收率比CO2驱高22.63%,比水驱采收率高27.22%。水驱见水早,含水率上升快,注入压力高;CO2驱虽然注入压力低,但CO2气窜非常严重;水/CO2交替驱注入压力比CO2驱高,但远远低于水驱压力。水/CO2交替驱见气和见水时间较CO2驱和水驱晚,而且气油比和含水率上升速度慢。因此利用CO2驱油时,应首先选择水/CO2交替驱。  相似文献   

2.
0 前言 从微观角度来进行分析,对于高浓度聚合物来说,其分子密度较大,分子之间紧密连接,这是导致高浓度聚合物异常粘稠的重要原因,在复杂地层孔隙吼道中,高浓度聚合物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涡流区,这就能够将剩余油转变为油滴,并被携带到渗透率较高的地方.高浓度聚合物的黏性越强,产生的涡流区越大,其对喉道以及盲端剩余油的驱替能力越大,这就是高浓度聚合物微观驱油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3.
周清庄油田属于特殊类型油藏,为裂缝性生物灰岩、低渗透砂岩油藏。其裂缝发育,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导致储层分布零散,物性差,水驱控制程度低、注水效果差、油田注采矛盾极为突出。经过分析建议通过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实施周期注水,改善油田水驱油效果;通过压裂增注,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通过分注、调剖措施,进行平面层间矛盾的综合治理,达到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25-37排萨尔图高台子油层1986年投入开发,经过近30年的开采,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为了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必须寻找新的开发方式.精细注水是指在通过精细地质研究,搞清各个方向吸水差异,确定剩余油分布的情况下,进行精细注采系统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精细跟踪调整.目标是追求更高的水驱控制程度和驱油效率.在油井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压裂补孔等措施提高产油降低含水,改变地下渗流方向.采取全井周期注水或者偏调细分层调化学调剖,通过这些调整适时匹配新老注水井注水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平行毛管束模型中,计算非混相的两相流的相对渗透率.通过设定毛管束模型不同的压差、管径分布,以及油和水的粘度比等物性参数,来计算油和水的流量和时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因素.通过得到的流量数据,利用非稳态法计算含水饱和度和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并绘制两者的关系图,进一步分析设定的变量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岩石润湿性、岩石孔隙结构、温度等因素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姚春林  贾微 《科技与企业》2012,(12):331-332
向地层中注入营养物质,激活油藏中的本源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代谢物质提高注水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是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传统的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是采用水溶性的营养体系,并补充定量空气以实现油藏好养菌群的激活和原油的生物降解。水溶性营养物在注入油藏时会沿着高渗透区域窜流,在油藏中滞留时间短,微生物利用程度低,生物产物与油藏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时间短,这是造成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效果不明显或见效慢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室内研究优选出了一种新的营养体系,将该营养液注入地层后,既能激活地层中的本源微生物,促进其生长和代谢,实现驱油目的,又可堵塞地层大孔道,延长作用时间,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达到调驱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文留油田文13西块裂缝进行研究,认识裂缝发育程度、分布及方向,特别是主裂缝方向,探讨裂缝对开发调整及开发分析的重要性,为开发油田,提高驱油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禹欣 《价值工程》2013,(23):39-40
CO2最小混相压力是确定油藏能否采用CO2混相驱的重要依据。细管实验是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首选实验方法。它通常被用来确定某一给定的原油最小混相压力。在获得的驱油效率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以及驱油效率与驱替压力的关系曲线中,曲线拐点所对应的压力(或组分组成)即为最低混相压力。除了细管实验外,本文还采用了经验公式计算和状态方程法等方法预测最小混相压力,最后确定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为进行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23):203-206
本文首先基于砾石土料实测的不同竖向应力作用下的土-水特征曲线,预测对应的渗透系数曲线,并通过饱和-非饱和稳定渗流分析对不同各向异性程度的均质土坝采用有无竖向应力作用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曲线计算所得的渗流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有竖向应力作用下的曲线计算的渗流场饱和区范围较大,不同部位的孔隙水压力变化的规律不同,但坝体各向异性程度越大,坝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值受竖向应力的影响越小;无论有无竖向应力作用,坝体的各向异性程度均对坝料的水力特性无明显影响,但有无竖向应力作用时的体积含水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是利用三元体系中的碱、 表活剂和聚合物三种化学剂的协同效应驱油.为更好地适应地层配伍性,许多油田使用了三元复合驱分质注入技术,将高分子量的三元复合溶液在进入低渗透层前经过分质工具的剪切,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从而保证在不堵塞油层的前提下又有足够的注入速度.三元分质过程由于碱和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导致分质工具对三元体系的作用、 碱和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分子的作用异常复杂.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本文研究了三元分质过程中碱和表活剂对聚合物分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兴古潜山油藏2007年采用纵叠平错的立体开发井网,实现了兴古7块的滚动开发,2010年油藏产能达到百万吨,2011年兴古潜山油藏压力不断下降、油井开始见水,产量出现较快递减,并有进一步加大趋势,开发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油井见水后对产量影响剧烈,因而有必要对兴古潜山油藏下步措施进行研究,确保潜山油藏长期保持高产水平.本项研究通过见水井见水时间,见水推进速度及见水井分布区域开展研究,并提出初步调整意见,为油藏长期高产稳产提出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页岩孔隙是气体赋存和运移的重要通道,研究页岩孔隙对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页岩的孔隙形态和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表明页岩的孔隙形态主要以平行板状孔、楔形孔和墨水瓶孔为主;孔隙类型包括粒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压实作用、有机质生烃作用、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溶蚀作用均会影响孔隙的形态和类型.  相似文献   

13.
如何挖掘不同类型剩余油潜力,是双高油藏(即"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整体调驱工艺可有效地实现油层深部液流转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改善主力油层层内、平面见效状况,同时封堵高渗透层段,启动非主力油层,达到控水増油的效果。油藏动态监测资料在整体调驱方案设计、方案调整、效果研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间东营油藏为例,介绍整体调驱油藏如何进行动态监测部署、如何运用动态监测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其他油藏整体调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从井间示踪剂的应用依据、基本情况介绍、实际应用情况及效益对比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通过案件对比分析证明,井问示踪剂对部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而部分油井见水效果差的开发状况有一定成效,特别是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对于提高水驱油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部分整装油田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和特高含水期,注入水的长期冲刷使得油藏流场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分析影响油藏流场分布的动态与静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逻辑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和开发动态资料建立描述油藏流场评价体系的新方法。针对初期非均质性严重并且已经形成水驱优势通道(大孔道)的埕东油田东区馆上段,提出了采用流场评价体系来识别优势通道,进而为后期流场重整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孤东油田七区西二元复合试验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类似于"大孔道"的高渗透条带或注入水"优势通道",在平面上表现为流线局部线性窄条收敛,在纵向上表现为流线向局部小层集中,两种集中方式均严重地影响了注入流体的波及和驱替。因此根据剩余油分部规律,合理利用"优势通道"进行调整方法,有效改善了试验区波及效果,更好的实现了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筛选出可适用于中低温的稠油油藏的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在油藏温度下,筛选出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研究温度对自生CO2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质的影响,同时对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粘度稳定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黄原胶做稳泡剂时,能保持粘度的长期稳定稳定性;自生CO2泡沫体系比单一聚合物能提高的采收率6.2-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蒙凯 《价值工程》2014,(5):309-311
姬塬油田吴420区长6油藏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主力油层为长61。近年来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油井堵塞,水井吸水不均等问题。本文从地质和开发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油藏水驱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对油田合理技术政策的提出和高效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防砂堵水一体化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蜡、水、稠"是困扰油田开发的几大难题.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油井结蜡及高粘度原油开采难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几年来,防砂技术及堵水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是油井出砂及高含水仍然是制约油藏开发主要技术难题.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既出砂又高含水油井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注水开发油藏,注水开发阶段是生产井严重出砂的开始,当油井见注入水后,含水上升很快,其胶结物逐渐膨胀疏松.此时的胶结强度会迅速下降,进而导致严重的出砂现象.目前现场应用某种工艺技术一般只能解决生产中一类技术难题,但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同一油井往往存在两种以上的开发难题,高含水出砂油井即是这类情况.如果采用单一工艺手段,效果不理想,从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来看,一种工艺多种效果是油水井工艺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简要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特低渗油藏机采效率低、免修期短的主要原因,研究配套形成以磁力扶正防断脱防偏磨抽油杆、防失稳防断脱防偏磨补偿器抽油杆、小直径耐磨蚀防卡泵、简易气锚、后弯游梁平衡抽油机、高传动比减速器、小功率低速永磁同步电机以及抽油生产系统优化设计等技术综合治理该地区特低渗油藏机采效率低、免修期短等突出问的有杆泵经济举升配套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