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原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固始县作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是东南亚人和海外华人的重要祖籍地之一,其根亲文化资源主要有“名人资源”“姓氏资源”“民俗资源”。近年来,固始县注重根亲文化与旅游之间的深度融合,根亲文化旅游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固始县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构建市场化机制。  相似文献   

2.
韩杰 《魅力中国》2011,(6):42-43
固始历史上又称“光州固始”,地处豫、鄂、皖交界的河南省东南隅,素有“北国之江南”之称。2009年10月25日至27日成功举办了“唐人故里·闽台祖地首届中国固始根亲文化节”,值得我们探讨和追溯“光州固始”与闽台地区的历史渊源。本文主要从“光州固始”名字的由来、固始姓氏、历史上的移民三方面来研究和探讨“光州固始”与闽台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打造民族特色文化精品,开发地区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南宁市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就南宁市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开发机遇和资源优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在经济利益的牵动下往往使文化旅游发生非正态变异。处理好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要坚持创新式开发,整合市场、政府和民众等多方面的力量。解决好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景翊 《特区经济》2011,(10):148-150
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进一步深入发展旅游产业、加强图们江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文化旅游产业意义的基础上,阐述其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再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给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是中外文明的旅游城市,旅游业虽然早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和城市的文化品牌,但旅游仍然停留在初期发展的积累阶段。影响了我市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文化的对外传播。开发动漫文化旅游项目,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文化旅游具有创意性、科技性、体验型等特点。本文构建了文化创意的旅游开发模式、文化依托的旅游开发模式以及文化体验的旅游开发这三种模式,并提出了区域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陕西安康发展旅游业的水文化资源优势,认为水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安康位于陕西南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安康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然而水资源缺乏整合开发,文化内涵欠缺。文章在总结国内外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功范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安康水文化旅游资源的十项有见地、有针对性的构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地方文化以其个性鲜明、底蕴丰厚成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整理研究地方文化,开发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是发展地方旅游的必要手段。广西东南地区拥有丰富而且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地方发展旅游奠定基础,但由于主观及客观原因,桂东南地区的旅游尚未形成热潮。文章意在对桂东南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对开发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瑶瑶 《开发研究》2012,(5):123-126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运城市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对其进行开发能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而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文化旅游市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运城市文化旅游市场概况、客源市场构成、游客人口统计、游客需求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春菊 《改革与战略》2010,26(2):138-140
衡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从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看,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景观转换,使城市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是当前发展衡水市旅游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应从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文物古迹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浅谈闽台民间信仰文化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爽 《亚太经济》2003,(4):84-85
闽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的交流与开发,对促进两岸旅游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闽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其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独具特色且极具开发价值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云南省在利用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旅游业上成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制约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从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探讨如何利用好这些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实现云南省文化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析少数民族节庆旅游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素平  成慕敦 《开发研究》2004,(2):96-96,F003
本文分析了发展民族旅游的优越条件和重要意义 ,探讨了发展民族节庆旅游的思路和策略 ,意在统一规划 ,系统开发 ,形成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体系 ,突出民族文化 ;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 ;以民族特色为核心 ,推出节庆旅游精品 ;搞好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和改善旅游设施 ;抓好节庆旅游商品开发。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在先秦时期称为“观光”,就是观瞻一地优美的风景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观光”观的是文化,文化是观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旅游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是满足旅游者审美需求的社会文化现象。因而,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研究的重要对象。昌都是藏、羌、纳西、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着令人羡慕、值得骄傲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也是区域旅游市场关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差异化程度高,但三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极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客源互送,既需要三地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京津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例,分析三地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和文化旅游项目创新路径,实现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盘活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三北  魏梓秋 《开发研究》2005,(2):51-52,55
甘肃有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如何发掘其文化精华,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提高原有产品的文化品位,是甘肃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可以极大提升甘肃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甘肃旅游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宁阳蟋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健 《特区经济》2008,(10):175-176
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最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加强对宁阳蟋蟀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本文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利用swot分析法,对宁阳蟋蟀民俗文化的开发优势、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群 《特区经济》2021,(1):99-10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圳古村落文化是古村居民为适应当地环境、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对研究深圳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文旅融合对深圳古村落发展的意义,并对深圳古村落文旅融合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充分挖掘深圳古村落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深圳文化旅游品质,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