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施工形式,分析合理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经济跨度。  相似文献   

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把预先加工好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在模板中,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张拉锚固。本文对无粘结筋制作、铺设和张拉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从事预应力施工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设计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一般按抗裂度控制条件计算预应力筋后再按允许的预应力度确定普通钢筋的数量,则节点抗剪强度不足和"强梁弱柱"难以避免;如果满足梁的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的结构位移延性规定,则梁的抗裂度不易满足。文章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结合实验及理论研究成果及抗震规范要求,对预应力结构构件设计、结构的变形验算以及无粘结预应力构件的工程应用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符良良 《民营科技》2008,(3):152-153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楼板中的应用,改进了高层住宅的使用功能,经济与技术方面均体现了明显的优势,介绍了广西南宁某高层住宅工程中楼板无粘结预应力的设计方法、材料、构造、施工工艺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5.
符良良 《民营科技》2008,(3):152-152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楼板中的应用,改进了高层住宅的使用功能,经济与技术方面均体现了明显的优势,介绍了广西南宁某高层住宅工程中楼板无粘结预应力的设计方法、材料、构造、施工工艺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6.
杨勇 《民营科技》2009,(9):231-231,189
现浇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型式之一,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的房屋建筑工程。现浇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通过预埋管道、穿筋、张拉、灌浆等工序为混凝土结构建立预应力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马凤玲 《民营科技》2011,(7):297-297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继普通梁板、密助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搂盖之后开发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新结构体系。现对其原理及施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已广泛应用于CRTSⅠ、Ⅲ型无砟轨道板,本文全面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生产中的技术要求,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兴芳  高淑荣 《价值工程》2010,29(27):129-129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是如何按照设计要求来建立预应力值,而预应力施加的关键就是混凝土施工工艺,着重探讨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新型预应力梁柱连接形式——非对称混合连接(简称UNSH连接)设计进行分析研究,该连接形式主要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一方面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将预制梁、柱拼装在一起,另一方面在梁叠合层现浇混凝土内设置连续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结构塑性变形主要产生在梁柱接缝处。  相似文献   

11.
郭珊妮 《价值工程》2014,(19):121-122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粘结预应力楼板结构在施工中的技术特点,通过对其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进行楼层空间的优化设计,从而减少非预应力结构构件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了混凝土浇筑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田文斌  郭涛 《价值工程》2011,30(34):94-94
为加强社会治安,提高干警的能力,市政府建造了一座射击场馆,结合这一射击场馆楼盖结构的设计,给出了钢材、混凝土和预应力筋材料的选择,一层井子梁楼盖结构和二层预应力主梁楼盖结构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楼盖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均满足要求,可为同类特殊用途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正保  胡晓楠  张璐 《基建优化》2007,28(4):116-119
主要研究的是密肋楼盖体系中的无粘结预应力砼密肋楼盖的优化设计.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通过目标函数对该项目进行研究,使楼盖设计更经济合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造价分析.得到楼盖结构体系的经济技术指标后,综合分析力学、使用功能、建筑装饰、施工管理等几方面因素,最后得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从结构特点、主要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无黏结预应力板式结构现浇楼面施工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加固是一项新兴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某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利用碳纤维布对预制楼板进行加固,存在荷载增加、预应力钢筋被打断等不利因素,但预制楼板能够满足承载力要求。这一突出优点使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可以替代粘钢技术在建筑物、桥梁加固工程中推广,其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潘兵 《中小企业科技》2011,(8):56-57,60
碳纤维加固是一项新兴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某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利用碳纤维布对预制楼板进行加固,存在荷载增加、预应力钢筋被打断等不利因素,但预制楼板能够满足承载力要求。这一突出优点使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可以替代粘钢技术在建筑物、桥梁加固工程中推广,其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随着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发展,为了减少梁、板截面厚度等,越来越广泛应用。后张法分为无粘结和有粘结,这里我们简要分析一下关于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板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保证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廷 《价值工程》2011,30(17):89-90
预应力结构在现代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控制预应力结构的应力损失,使预应力结构充分发挥节能、高效的特点,对促进预应力混凝土推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预应力结构正常使用阶段的计算,损失的简化计算以及在受弯构件中采用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结合配筋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蒋志坚 《价值工程》2011,30(1):58-59
现浇空心楼板是在现浇楼板的截面中部沿受力方向设置相互间隔的高强复合泡沫球,结构的梁一般暗设在板内,浇筑混凝土后楼板变成空心结构。柔软中空球较BDF空心薄壁管有共振作用,对应力集中所产生龟裂较少,其他优点等同于BDF空心薄壁管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给出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工作原理和楼盖体系的布置方式,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梁进行了仿真模拟,对承载力、刚度和挠度进行了验算,均满足要求,最后给出预应力施工工艺,为同类楼盖体系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