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宁文武 《浙江林业》2006,(10):25-25
建德市自2000年以来.在大同、李家、梅城等乡镇建起以竹林为主的优高林业示范林基地达10多个,面积1500多亩,通过这些基地来更好地推广新科技、新方法,起示范带头作用,以更好促进当地毛竹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林农的经济效益。图为该市转业部门的有关人员在新安江街道的岭后村毛竹基地了解低改后的毛竹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营管理》2001,(6):21-22
近年来,我市积极采取措施,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2246亩,占总耕地面积3.8%,涉及农户5238户,占总户数4.2%。全市转包、转让、租赁、反租倒包收入为450万元,引资收入2500多万元,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3600亩,新增农业效益1100多万元。一、政府大力推行反租倒包,促进土地流转为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广大农民群众做示范、树榜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行乡镇反租倒包基地建设,统一要求每乡镇建立200亩以上的反租倒包基地。目前全市乡镇反租倒包面积为16853亩,其中1000亩…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顺利实现"调整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德炎人勇于开拓,努力创新模式,稳固根基,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加粗、加长,由水产等部门牵线搭桥,近日德炎公司与乌林镇签订了5万亩水产生态高效养殖基地共建协议,其中鮰鱼养殖面积2万亩,草鱼养殖面积2万亩,莲藕种植面积1万亩。同时,还通过租赁的方式,将乌林镇叶洲村3538亩养殖基地改建成高标准斑点叉尾鮰及"四大家鱼"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了大力发展广西优质稻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广西粮食市场竞争能力,自治区粮食局2月24日作出决定:对优质稻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县给予资金扶持。获得资金扶持的条件是:凡以县(市、区)为单位,优质稻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优质稻产业化种植使用的种子,必须是由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广西农乐种业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繁育推广和经营的优良种子;必须建立了运行正常的优质稻产业化植保技术服务体系;基地的组织者必须是当地政府部门、粮食企业或其它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同时必须与种植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凡同时符合以上4个条件,经认定为优质稻产业化经营示范地的,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扶持4万元。为了把这笔资金真正落实到种植优质稻的田亩上,优质稻推广种植验收工作请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结果报地、市粮食局核实汇总报自治区粮食局审查、核准。扶持资金由自治区粮食局负责落实发放。 广西区粮食局注资扶持优质稻基地建设 每万亩种植面积扶持四万元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2008,(8):48-48
衢州市衢江区现有竹林面积40.3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36.1万亩,总立竹量5100万株,重点竹林乡镇12个,有千亩以上毛竹的行政村101个,人均毛竹面积2.2亩。目前全区有各类竹加工企业241家,  相似文献   

6.
《浙江林业》2008,(5):2-2
2008年,安吉县林业局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与“兴林富民”工程相结合,全面启动实施方案。一是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工程,2008年项目建设规模3万亩,其中建立辐射示范区5个1万亩,在园区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竹林生态高效经营等先进生产技术;同时,  相似文献   

7.
仁化县是山多、人口少的山区县,农村人均占有山地16亩多,毛竹资源十分丰富,是广东省重点毛竹生产县之一。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致使竹山偏重经营,科学管理跟不上,9%以上毛竹只砍不抚,造成过量砍伐,毛竹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自1994年以来,该县积极开展毛竹低产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和建立毛竹基地。特别是96年县委、县政府进行  相似文献   

8.
南雄县地处粤北山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之一。现有林地117万亩,占总面积的50.4%,木材蓄积量310万立方米,竹林290万亩,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竹生产基地。 五十年代中期,南雄县有林地220万亩。森林覆盖率62.7%,那时没有荒山荒坡,也不存在水土  相似文献   

9.
杨波  陈兆华  王磊 《农家之友》2013,(12):15-15
兴宁区是南宁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该城区粮食种植面积约16.5万亩,蔬菜面积13万亩,其中苦瓜、甜瓜、蔬菜等种植规模和技术在广西区内均处于领先地位。该城区以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为契机,  相似文献   

10.
被当地农民称为自己身边“银 行” 的广西浦北县农村信用社,坚持以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办社宗旨,视信贷服务“三农”为己任,服务“三农”架“金桥”,鼎力支持农民发展经济,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不愧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 自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全社累计发放贷款3.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使全县形成了15万亩香蕉、43万亩荔枝、龙眼、22万亩八角、2万多亩蚕桑、2万亩茶叶、养鸡1200万只、4万亩养鱼和工艺编织出口等一批商品生产基地,农民依靠发…  相似文献   

11.
石阡县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9.9万亩(宜农地5.7万亩,宜林地115.3万亩,宜牧地45.8万亩),农村人均5.47亩,而耕地只有31万亩,人均不到1亩。山地资源极其丰富开发潜力很大。据统计,自1991年八月至今,全县已开发耕地20余万亩,其中五倍子基地3万亩,茶叶基地1万亩,沙田柚基地7000庙,蚕桑基地2.5万亩,雪梨、花椒、杜仲、黄柏、刺梨等约1万亩,植树造林12万多亩,已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一、桂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效与问题   近年来,桂林市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六大主导产业。桂林市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规划,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基地,实行规模经营,目前已形成了粮、果、猪、林、菜、鱼六大主导产业。全市现已建立国家和自治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10个;水果生产基地县 9个;另外还有百万亩的毛竹基地、松脂基地和工业用材林基地;有 4万多亩的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和 80多个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农村财源结构单一状况,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98年以来,贵州省瓮安县将发展特色农业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具备一定规模。目前全县已发展优质烤烟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植基地14万亩,精品水果基地3万亩,茶叶基地1.6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3000亩,竹荪生产130万瓶250亩,反季节蔬果生产基地3500亩,2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种草养鹅1200亩4.5万只,獭兔1000余只,以及一批山鸡、肉鸽、美蛙等名特畜禽品种养殖基地。全县累计启动项目…  相似文献   

14.
《浙江林业》2007,(2):10-11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林业现代化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武义县2004年开展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土地面积236.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75.7万亩,森林蓄积202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2567万株,森林覆盖率为70.2%。二类调查后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仁化县是粤北有名的毛竹之乡,早在清朝末期,毛竹面积就达50万亩,用毛竹制作的纸张名扬海内外。然而由于长期粗放管理,致使毛竹面积逐年衰退,目前全县只有竹林面积24.3万亩,竹类总产值1800万元,每亩年收入仅75元。  相似文献   

16.
<正>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814mm。无霜期296天,境内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水田29万亩。人均有粮570kg,可利用养鱼等综合种养稻田面积16万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广西禾花鲤鱼生产基地。1.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1.1规模与产量:2016年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9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业异军突起,供销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供销社提出了“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于是,该社租赁了本镇新洞村300多亩坡地,于2000年10月投资38万元,建成农产品示范基地(玉竹20亩、黄花280亩)。2000年上半年,该社三次到湖南、湖北等地实地考察,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后,发现玉竹和黄花的市场潜力巨大,很有发展前途,该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也适宜种植。该社遂与外地客商进行洽谈,达…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南丹县为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十万亩银杏商品基地。该项目于1994年8月通过广西省级评估鉴定,由广西计委下文批准立项,1995年开始实施,1999年完成,项目总投资2.1亿元。到今年春,全县共种植了1.6万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9月,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20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和日处理1万吨番茄加工项目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开工建设。企业采取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方式,一期租赁土地6.5万亩,种植番茄4.8万亩,种植玉米、油葵等农作物1.7万亩;截止到2009年7月底,3条日处理2000吨的番茄加工生产线同时开工,共计完成投资4.73亿元。  相似文献   

20.
刘萍 《浙江林业》2023,(12):26-27
<正>缙云县新建镇拥有6.7万亩竹林,占全县竹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新川、双川素有“金坑“”银坑”的美誉。但随着产业更迭,毛竹林产业从80年代的“朝阳产业”到现在的“夕阳产业”,万亩竹林处于荒废困境。近年来,为推动竹林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缙云县林业局深入挖掘乡村资源优势,以新建镇丰富竹资源为切入点,改扩建、提升竹林套种灵芝、黄精等中药材基地1600多亩,建成1个毛竹生产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