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文化的传播与繁荣越来越受到币场经济的影响和制约,而经济的增长也更加离不开文化的巨大推动.现代都市是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它以艺术、观念、时尚等孕育了文化,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行业,以其无污染,低消耗的特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潜能的朝阳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日益增大,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为迅猛.曲江园区作为全国最大的两个文化投融资发展平台之一,自2002年以来,以“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理念,着手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注重大文化项目带动作用,使文化旅游产业、城市人文生态建设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步发展,形成了“文化+旅游+人居+商业”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武汉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武汉市政府已出台的文化发展策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武汉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借鉴其他城市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趋势不断增强,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文化产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沈阳市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模式并对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入世和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加快发展并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必须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培育知名品牌、增强融资能力、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等方面入手,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强大之路。  相似文献   

5.
肖晓  余倩雯 《新经济》2013,(26):95-97
五凤镇位于成都龙泉山山脉中段东麓,沱江沿岸,距成都47公里,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山地古镇.清代中叶曾繁华一时,是连接成都与重庆的重要码头.由于历史的原因及交通工具的变迁,五凤镇沉寂在龙泉山中数百年.随着成都市创建“现代国际田园都市”及“国际文化之都”战略的实施,五凤古镇重新唤醒了世人的关注.本文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五凤镇发展文化产业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建设乡村文化社区、出版文化刊物和树立文化品牌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助力当地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学认为,都市文化作为一种社区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已日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都市文化作为辐射核心,和相邻的辐射范围内地区形成了一个文化圈。所谓“文化圈”是由三个方面组成:反映人们经济活动方面的物质文化;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际文化;反映人们精神活动方面的观念文化。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产业领域的全球化日益渗透,特别值得关注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8.
秦璇 《当代经济》2006,(24):92-93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产业领域的全球化日益渗透,特别值得关注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发展,发展博物馆经济逐渐成为共识。但我国关于博物馆经济的系统化理论探索还处于空白状态,关于发展博物馆经济的实践也缺乏具体的研究。本文在给出了博物馆和博物馆经济等概念介绍的基础上,对博物馆经济理论展开系统化的简要分析,并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分析了发展博物馆经济的相关实践。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发展,发展博物馆经济逐渐成为共识。但我国关于博物馆经济的系统化理论探索还处于空白状态,关于发展博物馆经济的实践也缺乏具体的研究。本文在给出了博物馆和博物馆经济等概念介绍的基础上,对博物馆经济理论展开系统化的简要分析,并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分析了发展博物馆经济的相关实践。  相似文献   

11.
彭寿清 《经济地理》2005,25(3):348-351
随着社会对文化的强烈需求与现有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这一基本矛盾的日益加深,文化是否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界和文化界讨论的热点。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重庆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文化市场前景广阔,完全可以成为重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全面分析重庆培植文化支柱产业需要注意的观念转变、强化乘数效应等六大问题,探讨其发展重庆文化产业的九大对策,找到适合重庆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议题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后继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也将陆续制定出台.“十二五”期间将是文化产业的黄金五年,文化产业研究成为学界新的热点问题,与此相适应的是有关农村文化产业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学者们从文化经济学、农村社会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角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农村正在经历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种力量正发生着强烈的对峙与抗衡,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更为复杂,关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全面加强项目策划与管理的风险控制也成为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项目是对文化资源的全新整合和利用,具有高附加值和行业辐射性,同时也存在各类潜在风险,这就需要文化企业在项目策划和管理过程中做好风险监测,增强风险控制观念并积极寻求行政支持和财政保护,形成完善的风险预案、制定具体的应变措施以防止各类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都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都市旅游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成熟,其对城市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明显。本文从分析重庆都市旅游业的现实条件入手,着重探讨了重庆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思路,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管治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促进文化繁荣的经济动力。文化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等属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城市是经济和文化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改造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围绕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城市空间管治,加快城市空间生态化改造的步伐,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6.
张振江 《经济论坛》1998,(19):11-12
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这里的文化包括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文化产业伴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文化的需求非常旺盛,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日益追求文化生活质量和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在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作用下,经济领域出现了文化产业群,文化领域出现了商品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一、文化产业概述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日本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现代的经济活动不仅仅是生产、营销商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附之以知识和文化”。用高科技的手段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用物质生产方式和手段生产和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展方向。正因如此,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被人们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 从国际上看,当代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比如日本,仅文化娱乐业的生产经…  相似文献   

18.
吕慧 《经济论坛》2015,(2):84-88
扩大文化消费既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生动力。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的终端环节,随着文化产业的日益繁荣呈迅猛增长态势,2014年我国文化消费发展步入"井喷期"。本文阐述了我国文化消费的现状,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文化消费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文化消费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下,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兴起给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日益成为现代人枯燥都市背景下一种慢节奏生活的选择。通过阐述西安市发展农家乐旅游经济的优势,分析农家乐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针对其提出创新性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推动西安市乡村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WTO协议文件的规定,文化产业归入服务贸易,中国加入WTO后,文化产业也要按世界贸易规则对所有的缔约国开放。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运作方式、科技准备水平、资产实力、开发和制作水平等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外国文化产品势必会大规模向国内市场流入,中国文化产业将面临冲击。同时也应当看到有利的一面。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出口市场多元化,也必然为文化交流创造多元化的便利条件,尤其是随着经济交流的密切和随之而来的人员交往的增加,势必使文化交流的契机增大,再加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文化产品的交流将呈现出多角度、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新格局。当前,世界文化产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由于经济与文化的交互作用和经济与科技的一体化发展,传统的产业格局被打破,一些经济、文化结合后生成的新兴产业,如旅游业、信息业应运而生,相关的文化产品被推到了市场的前列,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种竞争显然不是文化产业自身的事情了。今后,政府部门应把文化产业列为战略发展重点,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高度,重视对WTO框架下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相应的法规,探索和建立有助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