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银监局在充分调研和全面总结福建辖区67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第定价情况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能力建设提出了六大建议近年来,福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紧跟利率市场化步伐,积极研究制定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探索搭建贷款利率定价组织管理架构,依托省联社信贷管理系统的利率定价模块自动生成基础报价,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贷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循序推进了17年。业界认为,此次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是继2012年6月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后,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最重要举措。贷款利率下限的"松绑",意味着存款利率的改革渐行渐近,更对农村中小  相似文献   

3.
小额信贷是我国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实行特殊保护政策。2013年7月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以及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标志着我国进入利率市场化的最后阶段。利率管制放开后小额信贷贷款利率水平将总体上涨,虽然不会降低农户小额信贷需求,但会提高农户的融资成本,从而对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提出加强小额信贷利息补贴,减免农村金融机构税收;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及改善营农环境,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投资收益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2004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科学执行利率定价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支农效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天津银监局对辖内被监管机构贷款定价机制进行了规范化监管。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组织看,农民的贷款利率是很低的,但这并不能合理的反映出农民贷款的成本。本文从农村信贷的供给和需求、利率水平的形成和利率结构、信贷现状的成因以及未来我国农村信贷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考察我国农村信贷内部深层次状况,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S-W模型有关假定条件的修正,建立了修正的S-W模型,论证了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在模型中引入农业保险,考察了农业保险对贷款利率、信贷风险及贷款人收益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湖南省岳阳市辖内6县(市)的调查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展示了农业保险能够增加农村信贷机构的收益并降低参保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与信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但可以降低农村信贷配给,而且能够降低信贷风险并增加贷款人收益。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为规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管理,农业发展银行近日制定下发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办法(试行)>,对两类贷款的贷款对象、种类、用途、条件以及期限、利率、办理和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1979年4月,城乡储蓄利率调整后,农村储蓄大幅度上升。由于农业贷款利率(生产费用贷款月息4.6厘,设备贷款月息1.8厘)低于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活期储蓄月息1.8厘,定期储蓄半年月息3厘、1年月息3.3厘、3年3.75厘、5年4.2厘),信用社的亏损大量增加。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信用社开展农村储蓄的积极性,对筹集支农资金很不利;同时,长此下去,也给信用社的经营管理造成困难,对发展农村金融事业很不利;如果储蓄利率再进一步调高(1980年4月已调整),矛盾将更加突出。在1979年以前,定期储蓄利率月息2.7厘时,低于农业生产费用贷款利率(月息3.6厘),尚有微利可得,而发放生产设备贷款(月息1.8厘)则是赔钱的。为了鼓励信用社多吸收储蓄存款,并适当发放生产设备贷款,充分发挥信用社的支农作用,规定信用社转存银行的存款利率为月息2.7厘;信用社发放的生产设备贷款,由银行按2.7厘给以利差补贴。这个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苏省246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研究样本,将风险调整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不同贷款结构安排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小企业贷款比例、大额贷款比例、贷款集中度、担保贷款比例、贷款利率和长期贷款比例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绩效均有负向影响。因此,有必要引导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合理安排贷款结构,控制风险、稳步提升收益,沿着健康、可持续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贷款利率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是一直备受争议的话题。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曾经长期处于正规金融机构垄断的局面,农村金融呈现明显的高度金融抑制特征,农村信贷利率不能反映信贷市场的真实状况。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和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领域创新活动的开展,农村信贷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凸现出来。利率市场化是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及其需求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实证分析农村小额信贷的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差异和形成机制。农村小额信贷的实际利率与还款模式相关。小额信贷项目或机构能否实现实际利率取决于其经营管理和资金流动效率,但借款人实际支付的贷款成本没有变化,这是农村小额信贷外部性的表现。本文利用长期观察获得的案例资料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的需求利率弹性,还通过在西部农村的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的需求,并预测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12.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制定科学的利率定价方法仅是技术手段,要想最终形成经营效益,还须结合本地实际,培育接地气的利率定价管理文化湖北十堰农商行摒弃"一把尺""一刀切"的粗放式贷款定价方法,一方面,细分客户,量化指标,实施差异化的贷款定价管理;另一方面,坚守底线,灵活管理,在贷款定价管理文化上下工夫,取得了良好成效。统筹考虑,采取差异化的贷款定价方法经营目标利率。十堰农商行坚持与成本比  相似文献   

13.
来信摘登     
《农业经济问题》编辑部:贵刊1981年第十期第三页上载有:“在其他各条战线上有一些人,对农村正在进行的这场伟大变革缺乏理解,讨论纷纷。有的甚至在工作中歧视、排斥搞“双包”的农民。如甘肃代表反映,甘肃农业银行开始对包干到户的生产队不予贷款,后来同意了贷款,但利率要按对个体户的利率计算,比对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的生产队的贷款的利率高出50%以  相似文献   

14.
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现状利率管理制度和利率定价机制尚待完善与建立。目前,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现在的农信社改革进程,自上而下没有设置贷款利率定价管理部门。利率管理机构缺乏系统的领导和支持,造成贷款利率定价市场化意识不强,贷款利率普遍管得过死、过严,缺乏科学的利率预测和定位体系,甚至存在着贷款利率“一刀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对辖内先进农商行,引导其不断加强管理系统工具和风险管理手段的运用;对于其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引导其在完善农户和中小企业信货技术的基础上: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贷款定价管理机制央行在2015年10月24日降息并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利率已在政策层面实现了完全市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面临考验,迫切需要强化贷款定价管理。江苏银监局积极推动辖内农商行提升贷款定价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系统支撑,提升风险计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农村借贷市场中放贷者和农户的议价能力对农户贷款利率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我国10省份2711家农户的贷款数据,本文应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实证测度了农村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的议价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个体特征如贷款担保提供情况、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及为取得贷款的额外花费等因素影响双方议价能力,且平均而言放贷者议价能力略强于农户。进一步分析发现,非正规金融放贷者议价能力强于农户,但正规金融议价能力略弱于农户。此外,在实际贷款利率的不同分位数上双方议价能力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农信社针对贷款利率机制僵化,信贷市场缺乏细分的状况,结合区域内信贷市场性质和农信社业务发展特点,积极创新,推行贷款利率风险定价。即对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进行改革,将贷款利率与贷款质量、贷款客户所处行业的产业性质、贷款期限、贷款客户信用状况等四类风险因素进行"挂钩",按风险的高低决定贷款利率的高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政策动态     
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7月19日晚间,央行在官方网站上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一、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四、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银发[2004]251号)放宽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农信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由于央行赋予了农信社比以前更大的利率浮动权,而目前的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上还存在若干薄弱环节,对农信社利率浮动(主要指贷款利率浮动)加以规范和控制显得尤为迫切。否则,浮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利率市场化金融环境的背景下,借助农村信贷配给变动程度与利率浮动、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变动的关系图,推测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运用相关课题组的实地调研数据对推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利率放开后,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的差别定价对农村信贷配给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率与其对农户信贷配给程度的影响历经三个阶段。首先,利率定价的提高首先会适当缓解农村的信贷配给程度;其次,利率定价与信贷需求达到平衡;最后,随着定价持续上升,反而会逐渐加重农村信贷配给的遭遇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