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贴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腹泻患儿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儿腹泻贴治疗,两组患儿同时根据脱水情况口服补液盐。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临床症状。结果治疗2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且两组患儿的水样便、蛋花样便明显减少,腹痛、腹胀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均明显,且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12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疾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10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206例细菌性痢疾患儿,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头孢曲松钠治疗组(治疗组)100例和氨苄青霉素治疗组(对照组)106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必须大便培养阴性、腹泻停止之后才能出院。对照组给予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的大便培养转阴时间、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效果较佳,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患儿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5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常规肺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记录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结果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较好,可快速改善症状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金双歧联合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将72例小儿腹泻患儿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给予金双歧联合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对照组35例仅给予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其大便正常、腹痛消失、退热、呕吐消失等时间均比对照组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总有效率高,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患儿临床症状与血气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找出最佳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克洛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显效例数较对照组患儿显著增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有效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总有效例数较对照组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等任何不良反应(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为患儿及其家属减少了经济负担,值得推广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例(2.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7例(16.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儿科腹泻可加强常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超声雾化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守性或半保守性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给予丹莪妇康煎膏150g/次,2次/d;对照组49例,给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49例,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记录痛经、闭经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经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灶体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莪妇康煎膏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1-8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小儿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对照组42例单独应用蒙脱石散,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腹泻、腹痛、发热、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高,症状消失时间短,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11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2.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药效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秋季腹泻患儿9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菌、消炎、止泻等常规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比较患儿臀红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内,两组患儿在退热、止泻、止吐时间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比较,干预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儿臀红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臀红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救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激素治疗分为激素联合治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62例患儿和对照组(仅接受孟鲁司特)70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肺功能、哮喘控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用药后,激素联合治疗组FEV1、FVC、PEF及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联合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联合治疗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4.8%)与对照组(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不仅能够迅速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症状和肺功能,还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是小儿支气管哮喘较为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在退热、疱疹消退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平均留观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愈合时间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是临床治疗手足口病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34例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136例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且研究组患儿各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7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双歧杆菌活菌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蒙脱石散单独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7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9%);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儿再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同等剂量的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轻度,患儿可耐受。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提高,缩短了疗程,不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