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米生态链战略的的概念源于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为了提前抢滩布局物联网平台,小米以投入一定资金实现在生态链企业中拥有一定的股份但不控股的方式进行生态链布局。生态链战略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在其供应链中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即1+1>2的现象。基于前人对供应链协同效应的探索研究,本文分析了小米的供应链模式与生态链战略之间的匹配关系,从共享效应,同步效应,互补效应和溢出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小米实施生态链战略所产生的供应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芹菜用了神农丹,一亩能出1万斤! 65岁的菜农张春新种菜已经40年,承包了5亩地,主要种西瓜、韭菜和大蒜。  相似文献   

3.
董利荣 《楼市》2012,(21):22
造化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画师,她用神来之笔在地球北面位于东经119°10′—119°58′和北纬29°35′—30°05′的区域潇洒地画了一条竖线和一条横线,便成就了两条秀美无比的江流——富春江和分水江,她又在两江交汇之处点了一点,又成就了一座玲珑的小山。后来,山上来了一位仙人,他在桐树下结庐而居,采药治病,此地便因这个优美传说而得名——桐庐。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个旧市蔓耗镇政府农办刘跃读者问甲鱼(请参阅本刊1993.2期)和牛蛙的养殖技术,我请教了北京动物学会的专家,现简介如下: 牛蛙即原产北美洲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而得名,是蛙类中体型最大者。牛蛙的经济价值较高:1.食用,牛蛙肉味美且脂肪、胆固醇低,用于药膳和高档菜肴,其内脏还可制成牛蛙酱食用;2.制革,牛蛙皮可制成高档皮夹、手套、皮鞋等皮革制品;3.炼胶,牛蛙皮经加工提炼  相似文献   

5.
如何识别牛蛙雌雄性别农村养殖牛蛙主要目的是出售,增加经济收入,因此,大家都希望多养雌牛蛙,出售雄牛蛙。怎样才能准确地辨认牛蛙的雌雄呢?现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即一听两看:一、听蛙声:雄蛙声音高亢,雌蛙声低。二、看外表:雄蛙较雌蛙体型小,雄蛙的前趾非...  相似文献   

6.
牛蛙 ,又称渲蛙、食用蛙 ,系两栖纲 ,蛙科动物 ,原产北美 ,因其叫声象牛 ,故名牛蛙。牛蛙肉质洁白、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食品 ,可制作出形形色色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雄性牛蛙体长可至 1 8cm,雌蛙可达 2 0 cm。自然界中除存在野生蛙外 ,还可大面积人工养殖。因此原料来源较为丰富和集中 ,将其制成牛蛙罐头 ,既可丰富方便食品市场 ,又可减少对青蛙的捕捉量 ,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损害。采用复合薄膜软包装生产 ,能直观感受内容物的色泽形态 ,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 ,并且携带方便。1 原辅材料和…  相似文献   

7.
姜忠贵是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东冲村庙湾组人,现年42岁。十多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用超强的毅力,开拓200余亩荒山和荒废多年的马山库湾,桑茶栗并驾,菌药鱼齐驱,立体开发,多种经营,年收入几万元,成为致富一方的带头人。姜忠贵在1987年,主动承包了本组一处200余亩无人问津的荒山。如何才能让荒山育出金娃娃,他反复琢磨,认为这片山场上有不少野生板栗树,用来嫁接板栗,投入少、见效快。他说干就干,没资金,便动员全家老少和亲朋好友齐上阵;没技术,就多方查找资料,并向懂技术的人员虚心请教,当年秋天就把该处山场…  相似文献   

8.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等凳子某君好作长报告、讲长话,听众讨厌,而他自己全然不觉。一次下乡,恰逢村里开群众大会,村主任见他是县上来的,便客气地请他作"指示"。乡下没讲台,村主任便借了条凳子,请他站在凳子上讲,他站上去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从猴子变人讲到人类上天,从晚...  相似文献   

9.
1 牛蛙的冷冻加工 国际市场上牛蛙肉多以冷冻为主,而且大都是选用后腿加工而成。冷冻加工的方法是: ①将屠宰洗净的牛蛙后腿,按重量多少,分级装入塑料袋或盒中,放入零下25℃以下的冷冻间内,以最短的时间使之冻结。 ②将冻结的牛蛙肉,再放入凉水内涮一下,使塑料袋再包上一层冰衣,让牛蛙肉与空气隔绝。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即墨市龙泉镇果元村村主任于钦德从去年开始养殖奶牛,仅一年的时间,就将规模发展到40头,年收入可达40万元,他为自己也为村民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发展潜力的致富路。于钦德今年39岁,他从17岁开始在外闯荡,先后做过锉具工人,开过小商铺,搞过煤炭运输……在赢得财富的同时,他也积攒了丰富的发展经济的经验。被推选为村主任后,为给果元村村民探求一条脱贫致富路,他从村情出发,决定率先养殖奶牛。于钦德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并求亲告友筹资办起了一期投资80余万元,占地20多亩的“利波奶牛养殖场”,先后购进了40头良种奶牛。为了获得养殖成功,他…  相似文献   

11.
《大众标准化》2011,(12):26-26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2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3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12.
王红军是一个来自于苏北灌云县同心乡鲁南村的青年农民,相貌虽不出众,但他在江苏启东市的灌云籍老乡心中,可是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为啥?就因为他领着灌云乡亲在陌生的启东开发出面积达万亩的辣椒种植基地,并在上海打开了销售市场。王红军到启东承包土地种庄稼已经有7年的历史了,但种植辣椒则是2003年以后的事情。1999年初,新婚不久的王红军不甘心于家乡的贫穷准备外出打工,当他听说到启(东)海(门)一带包地种棉花也能挣不少钱时,便兴冲冲地跟着在启东市少直砖瓦厂打工的同乡来到了工厂附近的乐庭村,看见当地肥沃良田竟有人抛荒,王红军既心痛…  相似文献   

13.
"俺种的小白嘴麻山药今年1亩就能进账1万多元呢。"当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农民李洪见到记者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其实,兴奋的麻山药种植户不止李洪。今年麻山药价格一路上扬,批发价创历年新高,每公斤超过了9元,是往年的2倍多,平均亩效益近万元。"麻山药地是块宝,三亩五亩能养老。"这是麻山药农常说的顺口溜。是的,往年麻山药亩效益在5000多元,被称为"银条"。但如今,平均亩效益近万元的银条"麻山  相似文献   

14.
打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号,一个人口只有4万余人的小镇,却要建一个占地近60亩的农贸市场。而在此之前,在这条不足千米长的镇中心街道上,规模不小的农贸市场已经有了3家。小乡镇要建大市场江西省南昌县冈上镇蚕石村农民吴兆国最近很茫然,也很无奈。原本平静的生活在几个月前被彻底打破,镇政府通知他,他家的3亩蔬菜地将被征用,为的是新建一个农贸市场。“镇上已经有3家农贸市场了,怎么还要建啊?”吴兆国抱怨道,“家里只有5亩地——3亩菜地、两亩水田。一年下来,水田只能勉强供一家人糊口,其他所有开销都得仰仗那3亩菜地。祖祖辈辈就这么点…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高州市人大代表苏达强人如其名,是一条自强不息、性情耿直、百折不回的硬汉子。他今年38岁,却已在茫茫商海中闯荡了19年。1979年苏达强初中毕业,便告别了书包和课本开始了创业生涯。父亲给他的本钱仅有三百元,然而他不信这么大的天地闯不出一条路来。走...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皂角树村2004年农民负担上公开墙后,一江姓村民发现本组张姓村民与自己人口、承包田地和其他条件一样,但税收却少交40多元。他便在“提问栏”中写下问题。经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与村会计核实,原来是小组会计误将对方老人年龄多写了2岁,不到半晌工夫便纠正过来,并在“回音壁”上作了解释。石花镇彪庙村规范村务公  相似文献   

17.
朱金良 《乡镇论坛》2011,(35):44-44
图中老人名叫王甫之.是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的普通村民。王甫之老人家里有近十亩土地,以前春播秋种的时候,都是请别的拖拉机手来给他耕地耙田。七十岁那年,他看到拖拉机手们耕地耙田的收费高,十亩地就要好几百块钱.而且年年如此.几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福建省将乐县人民法院开庭宣判一起过失失火犯罪案件,76岁的老翁杨某因失火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一年。宣判后,杨某感叹地对在场的人说:“我活了七十多岁了,第一次做了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烧了集体50多亩的林地,真是罪有应得啊!”。原来杨某是将乐县白莲镇大里村的一个村民,在家没有事做,便想在村庄边上的荒山开辟一片荒地,种些菜以补贴家用。那天在辟草时嫌野草刺手,便想放一把火烧它个干脆。开始火势尚不太猛,哪想突然刮起风来,火势很快蔓延,吓得杨某不知所措。所幸在附近耕作的农民发现后,用手机报了警,镇村干部立即组织群众进…  相似文献   

19.
商场即战场。商海中的弄潮儿,大多是知晓“兵法”的谋略家,讲韬略,用计谋,古今一律,中外皆然。在此,特精选几条中外商战实例,略加点评,希望对企业经营者能有所稗益。 1 20多年前,佛雷化妆品在美国黑人当中独霸天下,乔治·约翰逊研究了一种特别适合黑人使用的粉质化妆膏,总挤不进黑人消费市场。他便首先打了这样一则广告:“当你用过佛雷公司的产品化妆之后,再擦一次约翰逊粉质膏,就会收到一种奇妙的效果!”佛雷公司认为约翰逊在宣传自己的产品同时替佛雷公司作广告是友好的举动,因而对约翰逊的所作所为毫无戒备。约翰逊看到成功地麻痹了对手,便暗中施展第二  相似文献   

20.
青年农民姚宗余因病辍学后不丧志,全力创办黑色作物“大观园”,年增收人十万余元。姚宗余是河南省宜阳县高村乡庄子沟村农民。1986年,年仅18岁的他因病辍学回乡后,订阅了大量的科技报刊自学科技,收集信息。当他了解到当今黑色作物畅销、黑色食品走俏的信息后,于1995年花重金引种黑小麦0.8亩,当年,这0.8亩黑小麦种收人2万余元,在当地引起轰动。收到效益的姚宗余1996年免费向30多户贫困农民赠送黑小麦种子,提供技术,经过算帐,一亩地比普通小麦整整多收人1000余元。由于黑色农作物稀有、珍贵,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姚宗余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