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搞经济,就必须研究市场,瞄准市场。在一定意义上说,谁把市场这个“怪物”琢磨透了,或者说把这只“看不见的手”握住了,谁就会成为驾驭市场的强者,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谁就会在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导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来。  相似文献   

2.
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竞争的前沿争夺,谁拥有更多先进技术,谁能把先进技术最先用于生产,谁就拥有经济、技术优势,谁就拥有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市场竞争的战略主动权。文章总结介绍了浙江强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几年来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有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3.
美国自立国始就重视对外贸易,独立战争的起因之一就是英国企图管理北美殖民地的对外贸易。独立后,美国迅速恢复加勒比、欧洲和开拓远东等地的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为此美国提出针时中国,后又扩大到全球的“门户开放”政策。战后“冷战”时期,经济竞争是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之间冷战的主要内容之一。后冷战时期,美国携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之势,更是提出了要全世界的市场都向其开放的“全球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这一代是生活在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就是奥威尔讲的"和解"。这种"和解",其实是和而不解,就像电影中的场面:两人同时拔出枪,冷枪顶着热脑门,谁也不肯放下。冷战的结局是什么?是同时开枪,同归于尽?还是同时扔掉枪,实现全面和解?是一方扔掉枪,被对  相似文献   

5.
杜清华 《生产力研究》2011,(11):100-102
1991年冷战的结束为创造良好的全球安全环境奠定了基础,但是,东南亚国家却出现了军备竞赛的现象。原因主要有:冷战期间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为军备竞赛奠定了基础,个别国家因为自身经济困难而倾销军火也为军备竞赛提供了物质基础。就影响而言,冷战后的东南亚地区军备竞赛占用了宝贵的经济资源,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报酬递增与21世纪的中国民族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莲 《经济纵横》2000,(1):27-30
经济生活中的报酬递增,既有正向也有负向,并无情地发挥着作用;谁失去了一个市场,他就将失去更多的市场,谁得到了一个市场,他也将得到更多的市场。中国的民族工业在21世纪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获得中国经济递增的正效应,就要从中国企业的实际出发,一方面通过差异化为自己创造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强强联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民族工业在21世纪应该只争朝夕。  相似文献   

7.
品牌竞争力:企业掌握市场“话语权”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尤其是具有良好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经营的“通灵宝玉”,更是企业掌握市场竞争“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当今,“品牌”二字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和眼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经济的竞争就是名牌的竞争,谁拥有了名牌,谁就拥有市场“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未来经济。打造品牌和发展名牌的宗旨和归宿就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用市场观念培养烟草企业人才饶荣顺当今是改革、创新与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生存靠发展,保持发展靠市场,占领市场靠竞争.竞争关键是人才,因此,我们说市场经济就是人才经济.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赢得了市场。记得一位美国钢铁大王说过,如果你把我的钢铁公司没收了...  相似文献   

9.
蒋波 《经济与管理》2011,25(6):82-85
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重点将是客户资源的竞争,谁掌握了客户谁就把握了市场。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把握好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与支持。增强客户亲密度将是银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健、高效经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财经文摘》2008,(11):62-65
冷战时期,关于中国的发展文献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贸易和对国际市场的参与能有助于穷国发展经济;二是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对发展不利,如果不能在社会结构和公民行为上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就不能取得经济的持续发展。让我们走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史来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11.
王丽玲 《发展研究》1998,(10):40-41
福建的乡镇企业要实现二次创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创名牌产品,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一个好的企业,如果没有名牌产品来支撑,在市场上就没有地位,就会被淘汰,经济实力就不会提高,必须充分认识到,“名牌”是企业的无形财富,是市场竞争的焦点,谁拥有名牌,谁就占有市场,它还代表着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实施名牌战略,目的就是提  相似文献   

12.
一、振奋精神是走出“市场疲软”困境的重要保证 当前“市场疲软”对企业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是困难,又是机遇、谁能把握市场形势,增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谁就能占领市场。然而在克服“市场疲软”的许多措施当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振奋精神了。 众所周知,人是经济活动和一切生产过程中最  相似文献   

13.
马安民 《经济师》1999,(8):54-54
如果说冷战时期各国争夺的焦点在战略资源、能源或金融市场上,那么今天,竞争前沿便是信息领域。谁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最先进的信息手段、最畅通的信息通道和最快捷的信息传输、最发达的信息产业,谁就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经贸竞争中的胜利者。信息产业将成为21世...  相似文献   

14.
经济漩涡以貌似残酷的形式强力矫正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预示着中国经济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的深刻蜕变和重大升级。六大市场漩涡形成了大树经济;将车间当成了企业,;将富翁当成了企业家;将虚拟经济当成了经济本身;非理性房地产抑制了市场消费。大矫正,大重组,大催生,经济漩涡以貌似残酷的形式强力矫正着扭曲的经济成分。大矫正必然带来经济利益板块的大重组,大重组必然催生大机遇,这是又一个伟大机遇到来的时代!它将创造中国经济又一个30年的辉煌,谁能抓住其中的机遇,谁就能成就伟大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廉 《经济师》2009,(3):42-44
高端服务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皇冠和发动机,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话语权经济。2007年,全球高端服务业约占GDP的50%,中国仅占GDP的20%。这个差距是巨大的。同时机会也是巨大的。可以说,未来10多年,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谁能够发展高水平的、专业的高端服务业,谁就拥有发展的技术能力、成长阶梯、资源聚集平台,谁就能适应未采的发展需要。文章构建了高端服务业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描述了高端服务业的政策取向;阐明了其市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凯洛 《新经济》2007,(7):28-32
未来20年,曾经被视为鸡肋但数量庞大的中国三、四级城市将成为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争霸的主战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谁能成为中国式大葫芦市场的主控方,谁就能创造商业生态圈中的新经济麦加。当社会结构由"橄榄型"变形成了"M",在时尚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跨国公司还要不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正是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冷战过后,世界经济进入重新整合时期。受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作为世界经济货币表现形式的国际金融市场也必然呈现出动荡不定的局面。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最集中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弗里德曼说,谁要是搞清楚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秘密, 谁就可以得诺贝尔奖。这无疑是一支让中国经济学家们激动不已的强心针。我不禁要反问:“中国真的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秘密吗?”其实,约瑟夫·熊彼特早在他1934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已明确指出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  相似文献   

19.
王勇 《经济师》2002,(9):229-229
从一定意义上讲 ,客户即市场 ,谁抓住了客户 ,谁就占领了市场。商业银行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基础条件之一 ,就在于拥有客户的多少及客户质量的高低。因为在正常的市场关系中 ,只有不断赢得客户、拥有市场的银行才能获得持续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已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谁拥有最雄厚最广泛的人力资源,谁就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稳操胜券。优秀的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