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是劳动关系中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的法定竞业在立法上仍然存在企业在职劳动者和离职劳动者泄密企业商业秘密等问题。应采取竞业禁止协议的保护措施,对竞业禁止的职业种类和活动范围、对时间与地域进行限制,并采取竞业禁止的合理补偿方法,限制企业劳动者向竞争者企业泄露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2.
竞业禁止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理论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合理限制竞争原则,在商业秘密立法中规定竞业禁止对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一些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均对竞业禁止做出了规定,但在实践中存在不足之处,应当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商业秘密保护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从商业秘密保护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现有立法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民商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域外立法经验,阐述了竞业禁止在商业秘密保护中所应当体现的立法价值,对完善我国竞业禁止立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建立商业秘密保护中合理竞业禁止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商业秘密保护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现有立法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民商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域外立法经验,阐述了竞业禁止在商业秘密保护中所应当体现的立法价值,对完善我国竞业禁止立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蓝麒 《现代商业》2007,(6Z):187-187
从商业秘密保护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现有立法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民商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域外立法经验,阐述了竞业禁止在商业秘密保护中所应当体现的立法价值,对完善我国竞业禁止立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论竞业禁止     
竞业禁止制度的实质是法律基于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权之目的而对雇员的劳动权及择业自由权加以合理限制。试从竞业禁止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出发,提出我国竞业禁止立法中的不足和完善建议,以期使企业和雇员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公平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论竞业禁止     
竞业禁止制度的实质是法律基于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权之目的而对雇员的劳动权及择业自由权加以合理限制。试从竞业禁止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出发,提出我国竞业禁止立法中的不足和完善建议,以期使企业和雇员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公平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约定竞业禁止是一种通过双方当事人的约定进而限制劳动者和保护用人单位的手段,其基础在于诚实信用保护商业秘密,以及其他的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手段的不足。但是,这种竞业禁止方式在我国的现行法上的规定是不足的,本文旨在针对这种不足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乐冰 《商》2012,(21):161-161
竞业禁止制度是保障雇主利益重要制度,其对雇主、雇员和社会三方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竞业禁止合理的限制就十分重要。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必须考察是否有可保护的合法商业利益、对象有无特定性、限制的地域与工作范围、竞业禁止的期限等方面。我国对与竞业禁止的立法有部分合理性方面的规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的冲突频繁发生。竞业禁止既是保护商业秘密权的法律手段。又是导致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为追求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权和劳动者就业权的利益平衡乃至“共赢”的格局。有效的路径选择是实施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从适用主体合理、保护时象合理、限制期限合理、补偿给付合理等方面对竞业禁止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我国关于商业秘密的法律虽然立法起步较晚,但已初步建立起商业秘密的保护制度.在依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同时,不免会与一些相关权利发生冲突,本文就商业秘密保护与相关权利的冲突与平衡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着重讨论竞业禁止与劳动权的冲突、经营者商业秘密权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冲突,并在起冲突中提出相关建议予以平衡。  相似文献   

12.
竞业禁止合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业禁止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判断一份竞业禁止合同是否有效时,应当从其是否存在商业秘密、适用主体、限制时间、限制范围等方面出发,以是否损害职工正当的劳动权、生存权或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权衡考虑,在保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处于弱势一方的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竞业禁止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判断一份竞业禁止合同是否有效时,应当从其是否存在商业秘密、适用主体、限制时间、限制范围等方面出发,以是否损害职工正当的劳动权、生存权或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权衡考虑,在保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处于弱势一方的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秘密的保护和人才流动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晓娟 《商场现代化》2006,(28):292-294
企业与职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一项有效措施,与其他保护措施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竞业禁止协议又会带来与企业人才流动的冲突,而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为了在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人才合理流动之间达成平衡,本文提出需要对竞业禁止协议进行合理限制,并具体对协议的目标、对象、期限、范围等方面的合理限制做了探讨,同时提出应保证离职职工获得针对竞业禁止的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15.
刘原 《致富时代》2011,(11):157-159
到今年为止,我国加入WTO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当中,我国的商业主体逐渐趋于多样化,商业领域的竞争也有增无减。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一直/J,来都是学界探讨的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亟待解决和重视的问题。我国立法有关于商业秘密的保护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立法层面较低,举证较为困难等方面。从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两个角度来谈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只是一个方面。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还是需要我们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并制定相关的法律予以规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还可以由企业之间相互合作成立一个有关于保护商业秘密的协会进行管理和规范。我们在讨论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的时候必须清楚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各自的概念以及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有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立法对此的可能性完善。该文也将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赵英杰 《商业研究》2003,(11):176-177
竞业禁止作为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我国立法至今没有确立合理的竞业禁止规则,实践中商业秘密屡遭侵犯,因此,在对商业秘密竞业禁止合同的由来与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合同中规定有关商业秘密的条款入手,对我国劳动法制的进一步完善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竞业禁止是雇主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有效措施,用来规制员工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关系.但竞业禁止在反不正当竞争,有效维护雇主特定利益的同时,又会限制雇员的自由择业权,甚至生存权等受宪法保障的最基本利,因此,要对竞业禁止予以合理的限制,以协调商业秘密保护与劳动者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基本框架已形成,立法上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已从民事、行政、刑事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基本依据,然而,我们应当看到,毕竟商业秘密的法律实践在我国时间还不长,商业秘密立法还存在法律制度尚不成体系、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过于原则、缺乏专门的程序性规范.  相似文献   

19.
李仪 《商场现代化》2007,(36):279-280
商业秘密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与地位等问题是构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基础。我国现行法关于这些问题的规定存在着范围狭窄以及界定模糊等弊端,这对用立法形式保护商业秘密造成了障碍。在本文中,笔者从知识产权法立法宗旨的角度论述了应当拓展商业秘密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并清晰地界定其地位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竞业禁止协议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杨  石璐 《商场现代化》2006,(11):31-32
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企业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企业商业秘密的掌握者和使用者往往是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竞争者会不惜代价地挖走这些人,为此企业往往求助于竞业禁止条款来限制企业人员流向竞争者的企业。但竞业禁止行为本身既有其合理性,也有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权和限制竞争的不合理因素。随着其被越来越广泛的实际应用,合理性成为判断竞业禁止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也是竞业禁止实际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目前,竞业禁止制度尚不够完善,为了协调人才流动和商业秘密之间的矛盾,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竞业禁止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