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生产正向着高纯度、优性能纳米氧化锆不断迈进,且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在陶瓷、耐火、催化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要获得自分散性好、抗老化能力强的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改进并开发新工艺、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     
硅橡胶建筑防水涂料,复合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超细高纯无定形硼粉,NF系列泵送剂,银离子无机抗菌粉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规模化制备与应用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韧性最好、重量最轻、透光率最高、导电性最佳的材料,使得石墨烯在能源、生物技术、电子及网络技术,航天航空和汽车工业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宽广的应用前景,因此被称作可以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目前,市场生产的二维石墨烯粉体材料,主要来源于氧化石墨烯还原的方法,其合成成本高,工艺复杂、污染大。另外,上述方法合成的石墨烯通常受范德华力或悬键作用的影响,制成粉末样品后,易于堆积或团聚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6,(23):76-77
马淳安,浙江工业大学的副校长,一个痴迷于科学事业的电化学工程专家。他在国际上率先发明了电化学无氢制氧新方法,并研制成功了电化学医用制氧机;又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了具有介孔结构空心球状的纳米碳化钨粉体材料,并将此材料通过激光熔覆的方法研制成功的高硬度、高韧性的碳化钨激光熔覆表面合金材料,有望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进行有机电化学合成领域的研究,并在我国率先建立了1500T/Y丁二酸电解合成生产线、50T/YDL-高半胱胺酸硫内酯盐酸盐电解合成线和二氯吡啶甲酸绿色电合成生产线.促进了我国有机电化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他基于超分子模板技术,开发了多种功能性纳米多孔材料。通过设计合成新型模板分子,实现了材料孔径大小在纳米尺度上的精确调控,进一步构筑了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环境修复材料、储能材料。基于能源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采用廉价、易得的天然多酚配合物为碳源,制备了高效的非贵金属电催化材料。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魏晶。勤奋求学不懈科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纳米热在台湾不断升温。其走向有三:提出耗资6亿美元的纳米领域发展计划、启动“纳米列车”将纳米技术的科普工作广泛化、大力推动纳米在传统产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工研院     
工研院将成立纳米研发中心工研院将在年底前成立“纳米科技研发中心”,并与台大、“交大”、“清大”及成大4校签订合作计划。计划明年先投入7.2亿元,针对纳米电子、材料、生物、检测与设备开发4大领域,展开10项技术研发工作。工研院化工所开发出两项纳米化学技术工研院化学工业研究所完成“高画质纳米颜料”与“高性能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两项纳米化学技术。“高画质纳米颜料”技术,是利用湿式分散技术将喷墨复印机的墨水饮料微粒分散成纳米级大小(小于30nm),为台湾首创。“纳米高分子复材”是将纳米级无机层状材料添加于…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世纪,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纳米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它们的发展将使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和科学技术本身变得更好。纳米科学技术是信息和生命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如今,国际间纳米技术研究的竞争愈演愈烈,世界各国科学工程技术界以及产业界的有识这士都充分地认识到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不但将成为明天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而且在应用上今天也已经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结果。纳米科学是在纳米尺度内,通过对物质反应、传输和转变的控制技术是在纳米尺材料、器件和充分利用它们特殊的性能,并且探索在纳米尺度内物质运动的新现象和新规律。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重量将更轻、硬度将更强、寿命将更长、维修费用将更低、设计起来更方便。利用纳米技术还可以以新原理和新结构在纳米层次上构筑特定材料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制作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并能在材料破坏过程中进行纳米级损伤的诊断和修复。纳米材料一方面为纳米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材料,另一方面又为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的和产品换代提供了新机遇。目前,纳米材料在仪器、化妆品、医药、印刷、造纸、电子、通讯、建筑及军事等方面都得到越来越多的技术革命远远超过电子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91年就预言:“认为纳米左右和纳米以下的结构是下一阶段科学发展的重点,会是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是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9.
纳米TiO_2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净化技术,应用却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纳米TiO_2的光催化特性,概述了纳米TiO_2在工业废水、海洋污染、固体废弃物降解、空气净化与杀菌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纳米TiO_2光催化技术尚未完全达到实际应用水平,进而对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表面纳米领域被认为是纳米技术最为关键和基础性的一翼。日前在北京科技大学成立的表面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传来信息,表面纳米技术的研究近期已取得重大突破,有望率先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表面纳米技术是将一些材料制备成纳米级的粉末固定在物体的表面,从而使材料获得新的功能。表面纳米技术可制成隐身吸波材料,用于隐形飞行器或通讯,还可制成导电的塑料、橡胶等。据了解,表面纳米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化工催化剂、敏感材料、陶瓷增韧材料等结构、磁性、电子等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纳米表面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是整个纳米材料研究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的重点方向。 我国在表面纳米薄膜和涂层的制备与应用上取得突出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开发成功超硬纳米金刚石薄膜,研制出低温沉积金刚石膜并获得专利;研制成功了高功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金刚石沉积系统原型设备,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相似文献   

11.
内容全新的《中国粉体工业通鉴》第2卷(2006版),日前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这是由我国粉体行业100余个知名专家及专业媒体联袂打造的粉体技术与开发应用大型实用工具书。全书100余万字,精装本。本书由我国粉体界著名专家卢寿慈教授担纲编委会主任,一批活跃在我国粉体行业第一线的知名专家学者加盟编委会,全方位、多角度、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国粉体工业的新发展,展望“十一五”粉体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广阔前景,融前瞻性、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专业性、实用性、系统性于一体;对于国内外粉体企业、投资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了…  相似文献   

12.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 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就纳米材料来说,首先材料某一维的尺寸要在纳米量极之内,其次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要发生质的变化。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纳米科技诞生和发展的轨迹。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将变成根据人类意愿,逐个地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技术最早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五年台湾地区有关纳米科技产业新闻报道的统计,从总体趋势、科技成果、企业产品、企业动态、政策措施等方面对台湾地区纳米科技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近几年台湾地区纳米科技产业处于相对成熟的稳定发展期;生物医药、电子/半导体领域是其科研方面的优势领域,而能源环境、纳米基础材料等领域研究相对薄弱;成果转化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电子半导体类企业为其产业发展的主流;台湾地区通过多种政策措施来鼓励和促进纳米科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     
SOI材料的制备,高性能稀土钼钨功能材料,交联耐水内外墙涂料,电磁防护材料,导电氧化锌制备新工艺,系列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性漆生产技术,单分散纳米、亚微米球形微孔/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洪茂椿院士获准参加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纳米材料技术”的了课题“纳电子功能材料”的研究,负责纳电子功能材料制备的研制。这是福建物构所自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承担的又一个国家级重要课题。该子课题的目标是围绕纳米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开展的研发,为纳米单元器件和纳米阵列电路的研究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走进“863”     
“863”资源环境 领域前沿课题进展顺利 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资源环境领域前沿探索类课题“表面键联纳米氧化钛固家化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在局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主要针对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纳米光催化材料的稳定性与实用性、和可见光、弱光催化污染物降解与杀菌性能进行研究,为建立可见光、安全清洁的空气净化系统提供高效催化材料与实用的技术,目前取得显著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罗思京 《科学决策》2008,(11):178-179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愈采愈大。在工程建设中会经常遇到软弱地基,需要对其进行人工处理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粉体喷射搅拌法这种复合地基形式用于软弱地基的加固,其作用机理和设计理论正在深入研究得到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可在土建、交通(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领域,可以说是相当广泛。本文就是结合工程实例,对粉体喷搅拌桩的基本理论以及设计与施工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由我国粉体行业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信息资深人士和30余家行业媒体共同打造的大型粉体信息类专业工具书——《中国粉体工业通鉴》(2005版)(原名中国粉体工业信息大全),日前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产业》2001,(3):70-71
历经10年研究和摸索,中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系列“令人惊奇”的纳米塑料,不仅为塑料家族增添了新成员,而且使纳米产业化在中国成为可能.纳米塑料中所添加的“纳米”,是中国丰产的一种天然纳米材料--蒙脱土.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漆宗能率领的小组,利用插层复合技术,将这类天然粘土矿物均匀分散到聚合物中,从而形成纳米塑料.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的主要是以聚乙烯、聚苯乙烯、环氧树脂、橡胶等为基本材料的一系列纳米塑料.据悉,这项科研成果已经应用到北京市的申奥工程上.国家973纳米领域首席科学家张立德研究员表示:“纳米塑料将是中国最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纳米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0.
《江苏科技信息》2009,(11):28-28
<正>2009年11月15日。从江苏河海集团获悉,由德籍华人吕文生博士领办的江苏博斯腾纳米涂层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厂房规划和设备采购,预计第一条新型纳米涂层材料生产线于明年春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