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正在等待国务院的最后审批。按城市性质,武汉市将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较前一版(1996~2020年)城市总规,武汉的城市定位从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调整为“中心城市”,同时增加了“历史文化名城”和“科教基地”,加强了武汉的中心城市地位。如果这项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黄玉剑 《老区建设》2010,(11):27-29
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产业支撑是基础和根本,只有通过产业的大发展,才能集聚人气、提升财气,推动城市的大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要大力实施产业化和城市化整合互进战略,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结合樟树发展实际,我们将在“四个注重”上狠下功夫,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年前世界上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香港出现了“数码港”,上海开始发展“信息港”,而北京、广州等一些城市则提出建设“数字城市”。不久前在京举行的“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上,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提出:数字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终极目标。 什么是数字城市? 赖明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专业性的解释,即:综合运用GIS(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武汉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四面八方涌入武汉,汇成建设武汉的重要力量。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多次强调,提升进城务工者综合素质,对于武汉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意义重大。据统计,武汉现有的农民工中50%以上为初中学历。“农民工素质进城”方案启动后,武汉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将陆续面向所有进城务工者,实行常年滚动招生,并按照国家相关招生政策对农民工实行推荐免试入学学习或培训。培训班设有计算机操作、数控技术应用、机械、电子、建筑、家政、餐饮服务等26个专业。农民工可以自由选课,也可跨校选修,修满学分即可。与此同时,在市政府主导下将推行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5.
21世纪被称为“城市世纪”,未来世界将是城市化的世界。一批具有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大城市建设国际性城市乃至世界城市,已是大势所趋。素有“大武汉”之称的武汉市,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为目标,不能不融入这一大趋势中,并寻找自己的位置。本文拟就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谈一些看法。一、定位:从传统“三镇”一体的大武汉走向以武汉为核心的集团城市或组合城市武汉市历史悠久,“三镇”一体的大武汉也历史悠久。从光绪25年(1899年)分汉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04,(9):50-51
宣武区是古都北京的发祥地,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给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灿烂的宣南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宣武区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区人民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各条战线上均取得了喜人的业绩。如今,走在宣武区的大街上,扑面而来的是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和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面对新的形势,宣武区将坚持“城市建设带动,结构优化升级,科教文化兴区”三大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特色功能街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古都风貌的保护。不久的将来,宣武区将成为一个既富有传统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7.
2008年,武汉全面启动了“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09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从全局的高度,提出武汉是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最重要中心城市,希望武汉加快发展,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这是中央赋予武汉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武汉加快发展的新基点。面对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起点,武汉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最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10,(1):34-34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城市化的“黄金发展期”,是实现城市建设由点上突破向全面推进、南前期打基础向下步展示形象的重大转折时期。今后几年我市将深入推进“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以新型城市化为方向,以宁波大都市区为引领,加快抗州湾新城和余慈中心城区建设,推进象山港和三门湾生态经济型港湾开发,促进副中心城市、卫星城、中心镇功能更加完善,把宁波建设成为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城市世纪和生态世纪。城市世纪,即全球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各国经济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渐转向生态化社会,一个高度的生态明建设高潮正在全球兴起。而“天人合一”说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理应在这场生态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在“长江发展论坛”第一届年会后,写了“长江流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议”一文, 1998年 6月登于《湖南经济》。随后,此文被新华社新华丛书编委会、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山东大学、山东省决策英才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改革杂志社等九个大学、出版社、会转登或收入书中。   在我上文中指出,第一届年会有专家指出“上流以重庆、中流以武汉、下流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区域”理论 (长沙源流、上流、中流、下流,指河流的源头、上部、中部、下部流域 ),这是将计划经济时期建设中心城市理论,运用于长江流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贸易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中西部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框架,即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边境贸易的稳步发展,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南宁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也即将形成。这些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通过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如何在众多的会展经济包围圈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扩大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是广西会展业应深思的问题。依笔者浅见,广西会展业应走“文化+品牌”——传承民族特色,接轨国际品牌的特色会展业之路。  相似文献   

12.
张达 《天津经济》2007,(9):34-38
创新型城市(Innovative City),本质上是一种城市发展方式。它把创新意识融入到城市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公民、企业、教育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各自的力量,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在2007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市委书记张高丽提出了天津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张高丽书记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又明确提出,要使天津市的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要“加快自主创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走在前列”。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河北经济研究》2006,(9):27-30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建设城市群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符合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本文所指的冀东城市集群特指唐山地区以市中心区为中心的城市群,包括一个中心城市、一个副中心城市、两个中等城市、六个小城市和三十五个重点镇。加快冀东城市集群发展,对提升唐山市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实施“创新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的阶段不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只有抓住关键环节,才能保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李楠  李勇 《特区经济》2006,(11):51-52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第一个经过总体规模建立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这一,深圳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因此,深圳虽然发展迅速,但城市生态环境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先后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区域,以及与周边承、秦皇岛、张家口、沧州和石家庄等城市的部分地区正在逐步形成大北京都市圈的概念,而位于都市圈核心区的京郊城市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才能提升自身的投资价值,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袁晓江 《南方经济》2004,(10):51-53
深圳经过从特区的定位到城市的定位,从外向型经济特区的定位到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定位。这符合深圳的现状,也符合深圳发展的趋势。深圳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区域”主要是东南亚地区,其中香港是重点。  相似文献   

18.
苏浙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着差距甚大的三大地带。中间地带的“二传手”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是加大区域经济在空间结构上的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统筹长三角的协调发展中应该将中间地带城市的发展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文章以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建设为例对此提出相应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陈平 《广西经济》2001,(C00):12-13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旅游、信息的中心,是反映一个地方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和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水平的形象“窗口”。搞好城市建设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利益效益。①城市是国有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城市及其环境建设产生的宏观效益能够给布局其间的各种经济成份带来直接和间接的规模经济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发展。②搞好城市建设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赢得大宗投资、长远投资和战略性投资的重要条件。③城市建设既可以直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又可以在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未来发展的潜在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创新,只有在工作思路上、措施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赋予城市管理工作以活的灵魂.使其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广大市民的要求。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目标。从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看,城市管理的创新.必须不断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沈阳市和平区在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实践中,围绕如何建设精细化城管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有益尝试,从树立理念、确定目标、创新措施和长远规划四个方面入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精细化城管运行机制,提升和平区的城市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