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马来西亚积极促进劳务领域发展马来西亚首相署经济策划组总监阿里阿布哈山指出,劳务领域的发展是马国经济最弱的一环,因此目前进入最后筹备阶段的第七个五年(1996~2000)计划,将着重加强劳务领域的发展。他指出,马国的劳务赤字以外国公司所赚盈利和利息收益...  相似文献   

2.
浦东外来劳动力管理工作进入完善阶段文/阮立随着日前宣布成立的浦东新区劳动力市场的出现,浦东对于劳动力的管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有序的阶段。同样。对于外来劳动力的管理也正在进入一个完善机制、更新体制的阶段。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浦东新区劳务管理中心的谢钰...  相似文献   

3.
目前,北京市正在清理整顿建筑业市场,1989年在京外埠建筑企业将从1988年的680家减至200家,其中提供建筑劳务的110家,外埠进京劳务量也将比1988年减少三分之一。为了扶持贫困地区进入竞争激烈的建筑劳务市场,北京市建委根据张百发副市长“将杂牌清出去,尽力用贫困地区的”指示精神,明确宣布三条建筑劳务扶贫优惠政策:一、贫困地区劳务进京不受指标限制,二、用工单位使用贫困地区劳务不占计划份额,三、同等条件  相似文献   

4.
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发展风险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和政策环境、资金供给能力、投资项目市场、运作机制等多个方面。政府在风险投资中应起什么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一、政府是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政府资金不应直接进入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政府资金不宜进入这一领域。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这些收入的用途一般有两类,一类用于商品和劳务,即政府购买;另一类是不换…  相似文献   

5.
切实加强外出劳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梁高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江西广丰人积极寻求和拓展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十几万劳务大军纷纷走出家门,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使广丰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劳务输出重点基地县之一。1996年,全县创劳务收...  相似文献   

6.
徐晓敏 《中国经贸》2010,(10):105-105
在我国,劳务派遣作为一种专门的劳务经营业务今年才发展起来,其在满足用人单位季节性、临时性、突击性劳务用工要求方面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劳务派遣的必要性与劳动法的内部冲突两个角度,讨论规范劳务派遣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劳务出口的梯度状态与广东的战略选择文/梁小荫通过劳务出口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将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而要扩大广东的劳务出口,必须根据广东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区域,选择梯度发展的战略1.劳务出口的基本概念劳务出口,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  相似文献   

8.
傅山  夸克 《宁波经济》2001,(6):17-19
如果一个企业是市场上惟一的产品供给者,而且其产品缺乏替代品,就是垄断。垄断的公认原因是“进入障碍”,经济学区分出三种来源:是资源垄断,即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掌握后,别人没有办法再进来,像石油、钻石及某些矿矿场就是这样;二是自然垄断,即某些行业只有一个生产者比同时存在多个生产者更有效率;三是法定垄断,即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的生产或出售某种产品(劳务)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从法律上排除了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孙添坚  黄耀骥 《开放潮》2006,(11):66-67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都是以活劳动为给付标的的合同,有许多相似之处,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对它们的区分一直是理论界、实务界探讨、争议的焦点。加之劳务合同的概念很宽泛,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法律定义,佳两者的区别更加扑朔迷离,可以说,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分已成为劳动案件司法领域中的第一个难点,也是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务中的第一个结。大家都知道,案由是案件的名称,也是民事案件的由来和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的概括,不同的案由将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审判结果,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分别由劳动法与民法调整,人民法院认定是劳动纠纷还是劳务纠纷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救济途径和利益。所以,正确的区分这两种合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侯彪 《发展》2009,(4):113-114
农村劳务输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我国工业、城市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农民工流动性就业为特征的劳务输转,把劳动力作为可依靠和控制的资源,通过与外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本文针对酒泉市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农民收入相对稳定的现状,分析劳务输转的制约因素,提出做好农村劳务输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彤 《北方经济》2012,(2):110-111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对品牌的解释是: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或设计,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劳务区别开来。品牌的实质就是一个组织或产品如何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烙印。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和重要的知识产权,代表着一个组织或产品的质量、形象及信誉。  相似文献   

12.
侯滨 《中国经贸》2013,(22):187-187
所谓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是指部分原缴纳营业税的应税劳务改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现代及科学的税种,是以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货物和劳务税。目前世界上有近170个国家采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竞争能力,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但营业税对部分行业会增加税收负担,本文就相关事项进行警示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3.
隋燕 《黑河学刊》2010,(3):73-74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而灵活的用工方式,但是由于其长期缺乏立法的有效规制,劳务派遣制度中侵害派遣劳动者利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劳动合同法》及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维护派遣劳动者的利益有着积极的作用,规制了许多不合理的劳务派遣行为,但仍然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永平 《发展》2012,(8):29-30
临洮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劳务大县,全县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农村劳动力25.07万人,剩余劳动力12万人。2011年,全县输转剩余劳动力1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01亿元,培训城乡剩余劳动力2.01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60%以上,劳务输转已成为促进临洮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高起点定位,切实找准劳务经济发展方向临洮县坚持走好“三结合”路子,即输出与输入结合,以输出为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与输出城镇青年劳动力结合,以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省内输出与省外输出结合,以省外输出为主。突出建设五大体系,即劳务管理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技能培训体系,资金保障体系,跟踪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按照十六大精神要求,在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同时,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计划、  相似文献   

16.
据越南《投资报》报道,根据老挝劳动和社会福利部提供的数字,目前有42个国家的劳务人员正在老挝工作,其中越南的劳务人员最多,达到1.2万人。据越南方面估计,越南在老挝的劳务人员实际人数可能高于上述统计。据越南劳动、残废军人和社会部出口劳务管理局副局长阮玉琼介绍,目前在老挝的越南劳务人员主要有四种:参加越南经济组织承包工程的人员;根据越南经济机构和老挝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提供的劳务人员;根据越南和老挝各省之间的合作协议派出的人员;到老挝自由谋生的越南劳务人员。在上述四种劳务形式中,进行工程承包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17.
郑媛 《广西经济》2006,(1):40-41
一、劳务经济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发展劳务经济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产业性质来看,农业是一个有限产业、弱质产业,未来靠农业增收难度较大,在新时期必须寻找出一条新出路。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来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大规模“转业”(即向非农行业永久性转移),即现时出现的劳务经济产业。中国人口大部分在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要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  相似文献   

18.
武杨林 《发展》2012,(3):84-84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长期主题。当前农民增收比较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力和土地两种资源的结合出现了互相“绊腿”现象。主要表现是: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显现出成本高、产出少、效益低,农业要靠农业以外的收益来养活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日趋增长。而农民来自劳务收人中的一部分又被土地经营消耗掉了,直接消耗是将劳务收入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企业国际化经营及战略决策赵薇一、国际化经营方式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化经营也就是从事国际性商务活动,其方式有多种。首先是出口贸易方式,分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其次是非股权安排进入方式,包括许可证方式、特许经营、技术协助、劳务合同、管理合同、交钥匙合同、...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制用工模式是我国新兴的一种企业用工模式。“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它的出现使劳动力的供给和使用更加灵活,受到了企业和劳动者的青睐,发展迅速。但是也由于劳务派遣制的滥用,出现了许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