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刍议金融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康霖 《中国金融》2007,(18):86-87
(一)近年来,金融生态这个词汇使用的频率很高,但金融生态这个概念的含义(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如何定义,还有待规范。一种解释是,"所谓的金融生态就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另一种解释认为,"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  相似文献   

2.
浅谈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环境是利用生态学的有关概念和知识对金融外部环境所进行的形象描述,是指金融业为实现正常和有效运作所需的包括国民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在内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性条件。从世界各国金融运作的成功经验来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运行成本,激发各金融市场中主体活性,是实现、维持和保障金融业安全稳健高  相似文献   

3.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研究回顾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一部分。金融生态这个词是从生态学概念引入到金融领域所产生的。Tansley(1935)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金融  相似文献   

4.
《吉林金融研究》2007,(1):15-17
金融生态是从生态学引入的一个概念。2005年《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将其界定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实际上,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两种关系:第一,整个金融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因素与其所存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第二,金融行业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金融生态环境所指的应该是第一种关系,是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对金融行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经济基础作为各种自然、社会因素的重要组成,使其成为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要素之一。2005年《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中地区经济基础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贡献弹性为0.176118,仅低于法制环境的贡献弹性(0,194961)。金融是虚拟经济,它产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延伸,它能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因此,实体经济基础的变动对金融业的影响是直接并且巨大的。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基础的改进完善是最直接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提出环境金融概念和介绍国外常见环境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环境金融,实现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双赢的关键在于:银行业一方面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环境责任,另一方面应该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环境机会;金融机构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并在制度层面上构建发展环境金融的激励性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敖 《甘肃金融》2012,(4):45-46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因此,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概念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金融生态”概念以来,人民银行系统各级分支机构都加强了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积极推动和优化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但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新概念、新思维和新工作,是对金融业生存环境及其内生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基层人民银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疆金融》2007,(B11):33-43
一、新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借鉴(一)金融生态概念的理论基础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从金融学词典上很难找到这一术语。就这个定义的文字表述而言,西方经济学者没有直接关于金融生态的研究文献。但很早以前,他们就从金融运行微观主体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刘煜辉主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不仅限于金融部门自身,更不容忽视的是金融部门经营环境的影响本书借用金融生态的概念.为读者理解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视角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也是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全书分为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融生态概念自提出后,引起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践工作者的热切关注。笔者对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精彩论述。并指出在金融生态链中,法治环境是根本,制度环境是保障,信用环境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环境的形象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优化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影响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热力学中能量和熵的理论引入金融体系,提出金融熵的概念.通过对金融能量的耗散和金融熵变的分析,阐释了金融不稳定性,指出金融不稳定性是由金融熵增所致.通过对金融熵增的因素分析,指出降低不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发挥金融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以及从系统外部环境引入负金融熵流.本文还从熵的角度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揭示了熵与金融风险、金融脆弱性、金融不稳定性及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构建我国金融稳定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经济安全、银行业安全、房地产安全和国际外部安全四个方面选择22个基础指标构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并利用新颖的核化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中国金融安全指数。该指数刻画了2000—2013年期间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相比,由核化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更加符合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事实,因而可以更好地用来反映和评价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此外,还引入了相似度的概念,可用于筛选和精简指标。指标精简前后所得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非常接近,这说明精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提出金融稳定的概念,也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在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之后,从微观金融风险监管向系统的、宏观的金融风险监管的重大职能转变.由于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工作刚刚起步,面临许多来自理论、法律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积极思考和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金融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及系统思考是认识、理解、丰富金融生态环境理论的重要范式和途径,是西部地区金融业建设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共享、维持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和谐的重要方法论。本文在对金融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模型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金融生态环境组织实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电子化》2012,(1):24+6
近几年,云计算技术成为国内外热门的一个概念,特别是2011年,可谓峰起云涌,"云计算"的燎原之势风靡全球。在国外,云计算已广泛应用于金融企业的CRM、办公系统中,甚至一些金融企业开始尝试把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行,“互联网金融”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了,它几乎成了金融创新的代名词。市场对其讨论不厌其烦,但换个角度看事情,会有不同的发现。为了清晰表述互联网行业和金融业的竞争和发展,笔者在这里提出“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概念一一前者代表着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向金融领域渗透的概念,后者代表着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工具创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洪纯 《金融纵横》2005,(8):32-34
金融生态的“生态”概念是对生态学的生态概念的借用,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本来生态学就是一门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也就主要是一个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概念 随着经济金融业的发展,两个非常重要又很专业的金融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运用这两个指标,可以很直观的衡量一国金融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成熟程度。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的概念首先源于美国斯坦佛大学著名金融学家麦金农教授写的金融深化理论.用于衡量金融业发展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伟民 《中国金融》2004,(18):66-66
我国刚刚引入金融稳定的概念,许多工作还在摸索之中。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已明确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但在实践中尚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是金融稳定没有像货币政策那样从法律上给予明确的目标,容易导致中央银行在维护稳定中的角色错位,特别是容易将个别机构的风险夸大为系统性风险而救助。二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或手段不明确,法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