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河蟹、青虾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大规格河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青虾由于天然产量的减少,人工养殖产量又不高,始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大力发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河蟹养殖池塘混放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蟹池中套放青虾,是近年来成功推广应用的一种特种水产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培育栖息生物,而且也能获得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青虾河蟹混养技术在许多养殖户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养殖效益也在明显提高,但在青虾河蟹混养池中,要大规格河蟹的产量和商品青虾的产量同步提高,确实难度较大,为此,2004年我们在杨舍镇仓基村特种水产基地进行养殖技术试验,获得了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在生态养殖河蟹池,混养青虾是常见的养殖方式,在不影响河蟹产量和产值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如何取得最大效益,通过对水产科技示范户的指导,按不同水质要求生产试验,青虾产量、规格、效益有很大差别。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由于受渔业水域资源、幼蟹品质及病害严重发生等制约因素影响,养殖效益逐年下降,养殖户获利很少,大部分出现亏损的局面。为此,芜湖县青虾养殖协会为提升青虾养殖产业水平,促进青虾和河蟹等名优水产品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2005年2月在陶辛镇芦中河蟹养殖专业村选择了养蟹池2口,面积分别为6.5和14.2亩,开展了虾蟹鳜生态养殖模式的试验,取得了亩均净利1534.20元。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对于大多蟹农来讲是辛酸的一年,但对示范户陈汝平来讲这年却是一个丰收年。他养殖的180亩河蟹池塘,共产出河蟹11214kg,鲢鱼3442.5kg,鳜鱼936kg,总产值1965491元,亩利润5840元。科学的养殖方法使得他养殖的河蟹规格大、产量高、品质优,给广大养殖户做出了一个高效养殖的典范。他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对养殖模式进行调整,采取青虾、鳊鱼、鲢鳙、鳜鱼等多  相似文献   

7.
2012年我县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在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建成千亩连片河套养青虾示范区1个,面积为1260亩,开展青虾和河蟹混养,取得了亩产大规格河蟹75kg、青虾26kg,亩效益超过4000元,现将养殖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河蟹生物学特性,通过人工营造并维护好养殖水体生态系统,使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向有利于河蟹生长点方向发展,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河蟹生态养殖所产河蟹产量高、规格大、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河蟹学名中华绒毛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水产珍品。随着河蟹天然捕捞量的减少、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使得我国人工养殖河蟹技术快速发展。利用大水面放养河蟹进行生态养殖在北方地区也迅速崛起,且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蟹、青虾和鳜鱼的养殖环境基本相似的习性,近年来,笔者在江苏省金坛市尧塘镇岸头村尹国民蟹池内开展了河蟹套养青虾、鳜鱼技术,并取得较好效益。养殖面积21亩,2008年亩产河蟹116kg,平均规格175g;亩产青虾120kg、鳜鱼124kg,实现净产值17.58万元,平均亩效益8370元。现将养殖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县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示范带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科技兴渔,为渔业增产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笔者结对的科技示范户包国民,2011年采取青虾与河蟹混养养殖模式,亩产青虾52.5kg,亩产河蟹32.5kg,亩效益3532.2元,实现了产量、品质、效益、环境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芜湖县依托水域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河蟹、青虾等特色水产养殖。全县河蟹养殖面积3133公顷(包括大水面混养),其中池塘养殖蟹913公顷,该县六郎镇的保丰村、花桥镇的花桥村就有远近闻名的千亩以上的精养河蟹养殖基地。据了解,今年养殖户养殖的河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省芜湖县依托有利的天然水域资源,大力发展河蟹、青虾生态健康养殖产业,尤其是该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养殖合作社产业基地。近年来,该产业基地通过对河蟹、青虾、鳜鱼、细磷斜颌鲴等生态养殖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加上养殖户养殖技术不断成熟,2013年,该基地河蟹生态养殖面积达4000  相似文献   

14.
<正>陶堰镇是浙江绍兴县青虾养殖重镇之一,养殖历史悠久。2003年,为进一步提高青虾品质和养殖产量,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空间,绍兴县陶堰镇青虾养殖基地养殖户开始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养殖河蟹的农户越来越多,面积在不断扩大。广大养蟹户从中尝到了不少的甜头,但也有少数的养蟹户由于没有掌握河蟹的养殖规律,导致养殖失败。笔者通过调查总结了养殖河蟹失败的五大原因及防范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一、清塘不彻底,防敌不及时。 近几年来,由于自然苗遭到破坏,自然种苗货少价昂。随着我国蟹苗培育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就江苏、上海、安徽、湖北等养蟹地区大约有80%的苗种用的是人工培育的豆蟹,由于豆蟹规格小,很容易深受青虾、蟾蜍、水老鼠、龙虾危害,上述敌害对豆蟹的危害大,损失重。据笔者解剖一只中等大小的青虾,发  相似文献   

16.
目前青虾养殖在我国发展缓慢,关键是其养殖产量不高。要提高青虾养殖产量,关键是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因为目前青虾养殖成活率普遍仅在20%左右,所以产量偏低。根据笔者的养殖实践,现将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2009~2010年,江苏省金湖县在《金湖县涂沟镇复南河蟹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中,选择90亩池塘,使用微孔增氧进行河蟹、青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亩产河蟹72kg(平均规格165g)、青虾35.5kg,亩获利6572元的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池塘条件水源来自宝应湖水系,水质清新,水深面阔,饵源充沛,无污染。池塘面积90亩,长方  相似文献   

18.
<正>我市华港镇双烈村河蟹养殖大户吉乃康近年来在河蟹池套放鳜鱼、青虾、黄颡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择优良的养殖环境根据河蟹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特性,选择面积20~30亩的塘口,水深1.5米左右,进排水方便,塘口坡比1∶3,配备增氧机(3kW,每10亩一台),水源水质清新,远离集镇、生活及工厂污染区。  相似文献   

19.
<正> 苦草(学名),俗名面条草、扁担草、韭菜草,是典型的沉水水生植物;它在适宜的水体生态环境中,生长分蘖速度快,能迅速地形成茂盛的水底“森林”,能营造水体优良的生态环境,亦是河蟹、青虾喜食的植物性饲料,又能为河蟹、青虾栖息、蜕壳提供隐蔽的场所。推广科学播种“苦草”,能将需要养殖的水体营造像湖泊、草荡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健康发展河蟹、青虾养殖十分有利,其前景诱人!  相似文献   

20.
蟹塘水循环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河蟹养殖产量越来越高,高产养殖所带来的养殖污染将超过蟹塘本身的自净能力,这将严重影响今后池塘养蟹产量、品质、效益的提高,制约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宜兴市杨巷镇地处太湖上游,经济发达,工业、农业、生活和养殖等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河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