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元建市以后,粮办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几年间,先后建成年产万吨以上的面粉、植物油加工厂及饲料企业,一些企业曾一度辉煌。年创利润上百万元,粮办工业在一些县、区成了支柱产业。然而,好景不长,粮食放开以后,粮办工业犹如高山流水,一落千丈。只几年时间,成了粮食行业的亏损大户,1996年全市粮办工业、饲料企业亏损占全行业经营性亏损的80%以上。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使粮办工业走上振兴之路,1996年市粮食局根据市委、市府的安排部署,分别不同情况,对粮办工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改革半年多来情况如何?最近我们到改制量大…  相似文献   

2.
近三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粮食系统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实现扭亏脱困工作目标,因企制宜,加大对粮办工业企业的改革力度,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2000年度实现扭亏为盈,创利润 731万元,比 1998年减亏增盈 2830万元,有 3家企业被山东省粮食局评为山东省粮办工业企业三十佳企业。   一、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内部改革   针对粮办工业企业连年亏损的局面,从 1997年开始对全市粮办工业企业集中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对 13家尚能正常开机生产、职工有购买意愿的企…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富南县粮食系统现有粮办工业企业23个,其中骨干企业3个,年综合生产能力35万吨。自1995年下半年以来,县粮食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粮办工业管理,优化粮办工业结构,使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1996年实现工业利润570.鹏万元,占全系统总利润的88%,已经成为我县粮食经济的重要支柱。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粮办工业是粮食行业的优势产业,也是粮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只有突出行业优势,工商联手,才是今后粮食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这种认识,近几年来,县粮食局始终把粮办工业作为工作的重点。1996年,提出了“以粮…  相似文献   

4.
1993年,玉林市粮食部门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胆打破行业界限,变单一的粮食经营为多种经营,生意越做越红火。据年底的有关资料统计,1993年全系统粮办工业总产值达1.8亿元,实现利税8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4.5%,粮食总购进l.7亿公斤,销售量1.6亿公斤,销售总额6423万元,实现税利总额952万元,比上年增长426%。走向市场,使玉林市粮食部门发现一个新天地.电走向了新天地。1992年4月·玉林市率先在全区实行放开粮食购销价格。1993年,全行业的改革更是把粮食部门推向了风口浪尖,推上了市场,粮食企业遇到了种种困…  相似文献   

5.
《齐鲁粮食》2006,(6):22-23
近年来,我们从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入手,积极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事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我县粮食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粮办工业实现产值3.8亿元,利税214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全市同行业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6.
荆门市粮办工业走出困境的调查周晓云近几年来,湖北省荆门市粮食部门针对粮食工业遇到的暂时困难,采取了一些措施,已初见成效。目前,全市粮办工业运转正常,保护了较好的生产势头。199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占年计划的102%,比上年增长13%;实现利...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粮食系统现有粮办工业(米面油加工业、饲料工业、粮机制造业、粮油食品工业等)企业1320个,其中独立核算的企业397个,职工58000人,固定资产原值21.19亿元,199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29.89亿元,增加值6.66亿元。为使国有粮办工业走出困境,四川省粮食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粮办工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粮办工业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粮办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粮食事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启东市粮办工业实现六个突破江苏省启东市粮办工业现有八家国有工厂,六家中外合资企业,拥有2000多名职工。前些年,由于规模小,产品单一,经济效益增长缓慢。1994年,启东市粮食局转变观念,把大力发展粮食工业作为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发展粮食经济的主要支柱产...  相似文献   

10.
粮办工业企业走出困境的出路李俊杰粮办工业企业曾辉煌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粮办工业企业陷入前所未遇的困境中:生产开工不足,销售不畅,产品积压,资金紧缺,冗员增加,经济效益一落千丈。粮办工业企业过去是现在仍是粮食系统的利...  相似文献   

11.
重振粮办工业的“一二三四工程”陶桐生福建省粮办工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经有过辉煌年代,1991年全省粮办工业出现过年创纯利3500多万元。但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依附粮食商业创建起来的国有粮办工业,无资金、无仓库、无购销渠...  相似文献   

12.
常州市粮食系统目前拥有粮办工业企业39家,其中国有企业33家,国有控股、参股企业6家。1996年,全市完成粮油工业总产值9.对亿元,销售收入12.38亿元,实现利税5231万元,其中利润36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7%、25.5%和16%。在弥补商业性经营和政策性业务亏损后,全市仍然实现利润总额2983万元。常州粮食经济之所以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抓好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规模经济。总结经验教训,确立规模经济的发展战略常州的粮办工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当…  相似文献   

13.
陈鸿 《粮食知识》2000,14(2):28-29
我国国有粮办工业及附营企业,是国有粮食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办工业及附营企业为保证军需民食、稳定粮食市场,发展粮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面、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粮办工业及附营企业在我国稂食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粮办工业是粮食行业的支柱产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粮办工业企业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本试就青岛市粮办工业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粮办工业扭亏增盈的难点及对策吴国侠在粮食经营和粮价放开以后,特别是两线运行以来,粮办工业由于矛盾和难点较多,大多数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职工收入减少,行业逐渐萎缩。粮办工业的扭亏增盈,既关系到行业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也牵联着整个粮食经济大局,应作为搞好...  相似文献   

16.
国有粮办工业企业内部核算宜采用管理会计何斌近年来,受粮食不景气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国有粮办工业企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的甚至连职工的工资都无法发放。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这是粮办工业战线面临的重大课题。改革粮办工业企业内部核算体制,采用管理会计法,...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办工业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促进粮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办工业企业已被彻底推向市场,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惯性在企业依然存在。在多渠道竞争异常激烈、资金紧缺和历史包袱沉重等困难情况下,粮办工业企业从整体上说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不佳。粮办工业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 ,粮办工业雄踞粮食行业半壁河山 ,何等气派。可如今 ,风光不再。粮办工业发展到底卡在哪道坎上了 ?深究起来 ,仍是体制、市场、观念问题 ,它们既制约着粮办工业发展 ,又提供着无限商机。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 ,独立核算的也好 ,非独立核算的也罢 ,粮办工业企业作为经营性企业走向市场 ,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惯性 ,依然推动着企业在旧有轨道上运行。改制后的许多企业仍是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法人代表由主管领导任命,企业投资、购并、转向、破产等重大决策 ,仍由行政机关主管领导决定。因为行政机关主管领…  相似文献   

20.
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强弱是决定综合实力的关键。我省粮办工业以其规模大、带动力强、效益好的优势带动了整个粮食经济的发展,粮食工作能够始终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粮办工业功绩显赫。面对新世纪,我省粮办工业如何向更强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牢牢撑起粮食经济一片天,既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更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下面,结合国内外形势,就粮办工业如何立时代潮头、谋发展伟业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