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应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2.
许艳秋 《辽宁经济》2006,(11):21-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同时要求“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是最根本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日前,我们通过对辽南地区部分农村的调研,深深地感到,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胡威 《魅力中国》2010,(33):27-27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重要内容,广播电视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对于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重要手段,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面向广大农村群众最现实、最有效的传播工具,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以亿万农民为主体,着力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以实现全部农民的幸福富裕为目标,实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敏 《浙江经济》2006,(14):29-31
“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互惠共赢之举。[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蒙英姿 《广西经济》2007,(3):44-44,4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审议时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之举。  相似文献   

7.
《唐山经济》2007,(5):24-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和谐,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2007年,古冶区将进一步立足城郊型农业特点,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王维军 《发展》2007,(6):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把农民的自信心鼓舞起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何帆 《宁波经济丛刊》2006,(5):11-14,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和基本力量。没有广大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无法实现农业、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没有了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鲍家华 《老区建设》2006,(10):10-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在我国,农民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换言之,新农村的根基在农业,在农村,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赵计芝 《魅力中国》2014,(3):366-366
农村职务犯罪预防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对农村发展的一项英明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宏伟蓝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新农村法治建设的主导力量,检察机关责无旁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在农民,关键在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第一线,既是农民群众的带头人,又是党和政府形象在最基层的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检察机关着力开展村级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因此,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做好农村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红瑛 《理论观察》2007,(1):163-16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作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文艺节目,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那么,怎样发挥电视文艺节目的功能作用,为建设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呢?一、加强针对性,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农村的一些问题也十分突出地显露出来,一些农民群众在享受着城镇化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仍保留着农村中自由散漫的行…  相似文献   

14.
林馗 《上海经济研究》2006,(5):84-86,9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社会资源的源源注入、城市的强力支持和政府的系统投入等外源投入,还必须承认和尊重广大农村群众发展主体地位,使农村形成强大的内源性发展动力。尊重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全体村民福利、注重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头村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契机,以培育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基本策略,推动龙头村的社区进步。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农民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一分重要意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一是坚特城乡统筹,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府职责。把新农村文化建设融人到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大市战略目标之中,结合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心城镇建设等有利契机,加强科学论证,抓好规划落实。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制订出台与建设文化大市战略目标相配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月标,进一步完善农村文…  相似文献   

16.
韦金红 《发展》2008,(1):126-127
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农村,所以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素质不高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诸于世为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进入到科学规划和扎实实施的阶段。胡锦涛同志指出,规划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同时要有效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由于农民化素质、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农业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新农村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综合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在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换言之,新农村的根基在农业、在  相似文献   

20.
张好收 《北方经济》2011,(16):23-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广大农民对创造美好新生活充满了信心。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和文化教育比较落后,滋生了邪教非法活动。只有充分认识邪教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正确理解反邪教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构建反邪教长效机制,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