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梅 《财经界(学术)》2010,(5):173-174,176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受其技术水平影响.以R&D强度、R&D人员比重和申请专利数作为技术创新的代表,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考察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申请专利数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影响,而R&D强度和R&D人员比重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却没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为解决R&D投入效率不高的问题,我国高技术企业应加大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提高研发效率,为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是衡量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的重要指标。在系统梳理了当前学界与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基础上,采用1998-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测算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复杂度,并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市场化进程和R&D活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可能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以及R&D投入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复杂度产生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时间段做了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成立。提出政策建议:加速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加大R&D投入,对于R&D人员投入进行调整,以综合地从整体上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年至2009年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在对四川高技术产业R&D活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论:总体而言,四川省高技术产业R&D经费和R&D人员的投入对产出影响显著,但是,高技术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大。为此,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提升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龙  李丽娟 《国际贸易问题》2005,28(12):32-34,40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建立了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负影响;R&D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人员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相对而言,人均拥有专利申请数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拉动能力不大。这说明技术创新还没有在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雨珊 《现代商业》2022,(10):45-48
本文基于1994年~2019年数据,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教育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水平和研发投入对我国高技术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模型的变量之间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其中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品竞争力的影响最大.(2)技术创新对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在特定时期内具有显著影响.(3)我国教育水平对高技术产...  相似文献   

6.
运用高技术产业1999—2007年13个三位码行业面板数据,定量评估内资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及行业内R&D溢出对该行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论为:该行业内资企业自身R&D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其创新产出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总体的国内技术购买、技术引进及外资企业本土化R&D投入通过研发创新领域相互竞争机制对该行业自主创新效率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消化吸收能力较强的行业中,行业总体国内技术购买水平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存在负向R&D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9~2011年全国28个地区的数据,通过建立高技术产业R&D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OPSIS算法对28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R&D人才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技术产业R&D人才竞争力中,东部地区静态排名较靠前,中西部排名较靠后;考虑时间因素和动态变化的影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R&D人才表现出更大的竞争潜力。  相似文献   

8.
姚丽芳 《江苏商论》2010,(12):34-35
高技术产业是我国第一大出口产业,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大而不强,产业竞争力在世界上仍然处于明显弱势,加大R&D投入是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技术含量视角,将技术创新看成是融投入与产出于一体的系统,以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来衡量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选取199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重点考察了技术创新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R&D经费支出促进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抑制了低技术产品的出口;而专利授权量促进了低技术产品的出口,抑制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不论以R&D经费支出和专利授权量来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利于中技术产品的出口。人力资本和人均GDP都有利于中、高技术产品出口,FDI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的影响则具有"两端为正,中间为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模型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研究,建立了基于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对2006、2007和2012年进行松弛变量分析,得出结论:黑龙江省2006年、2007年和2011年这三年为非DEA有效,并且通过对这三年的松弛变量分析,虽然四个投入指标都对结果产生影响,但是R&D经费投入是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而四项产出要素中,专利数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是影响因素,还可以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黑龙江省应扩大R&D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使用率;增加专利数量,提高成果转化率;建立R&D人员流动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增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的利用效率及扩大科技产出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浙江省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相对效率不高,并非所有的年份都是DEA有效,而在高技术产业的内部,各行业R&D投入的绩效存在着差异,部分行业R&D投入的绩效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不是技术自身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杨虹 《中国市场》2014,(1):41-43
为了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研发的影响因素,利用1995到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21个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研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行业总产值、R&D经费及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R&D人员投入对医药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对部分行业的成果产出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出口质量指数纳入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利用熵权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其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在控制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通过行业生产效率和出口多样化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区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后发现,行业技术创新产出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依然显著。另外,动态模型的估计是最有效率的。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业后发现,重型制造业、同质性制造业以及中等技术类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显著促进行业出口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以2007年到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出口情况为数据来源,以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行业规模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变量建立模型,以stata13为研究工具,研究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成长能力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影响为负,说明当前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提升不能单纯的依赖于固定资产投入和硬件规模扩张。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扩张,创新产出能够有效拉动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扩张。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的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研发投入,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的引领作用,有效实现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扩张和出口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绍兴纺织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发现绍兴纺织品服装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而构成这一优势的主要原因是绍兴的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市场广阔、投资环境良好。绍兴纺织产业面对仍然存在的劳动力素质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R&D投入比重持续偏低等问题,其竞争优势正在受到严重冲击。提升绍兴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加大研发投入,增加产品科技附加值,提升出口竞争力;树立绿色纺织意识,加强绿色管理;开拓新兴市场,多渠道多方式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必须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分析,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和人员投入、技术引进、FDI和政府采购等因素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协作去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放缓,我国出口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转变贸易增长模式,提高技术创新。本文从R&D经费角度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认为R&D经费投入对出口有显著影响,R&D经费的执行部门对出口有不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规模逐年扩大,外贸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仍存在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偏弱、出口效益低下、国际市场环境有所恶化的问题.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外贸高速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完善外贸促进体系、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培植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等策略,才能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陈剑 《致富时代》2011,(1):59-59
高技术产业是技术、人才、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其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经济实力。该文从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总结了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格局及其特征,得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因子:规模产出、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其中产出水平对竞争力影响程度最大。最后针对该文的分析结论对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R&D投入产出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运用DEA-BCC模型,对2002-2014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技术创新效率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等指标中显示投入不足。新产品销售收入未出现产出不足,而发明专利数显示产出不足,并趋势逐渐扩大。分析其原因并拓宽经费来源、优化经费配置、强化人才建设和增强基础及应用研究能力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