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丽萍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1,(6):53-55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化不仅阻碍了本地区的发展,也制约了其它地区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生态经济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加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彭寒飞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0)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均衡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我国经济在区域分布上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策略,并提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重点发展的产业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来说,其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并且组成也较为复杂,这样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同时西部地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西部生态经济的建设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社会物质资料的顺利生产,同时也要做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简单分析西部经济建设的利弊条件,并提出几点有效建议,帮助西部生态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
完善资源税制 保护西部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然而,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地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使西部的环境免遭进一步的破坏。和其他措施相比较,资源税有独到之处,但现行税制仍有缺陷和不足,因此,资源税的完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的发展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以良好的环境为基础。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使资源枯竭、威胁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十分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开发强度进一步增强,有可能使本已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导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削弱,国家整体生态安全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建立西部生态安全体系,促进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赵茂林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59-62
西部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超载,耕地承载能力脆弱;土地沙漠化严重;干旱少雨,水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普遍,治理难度较大。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失衡、层次低并存以及西部经济正的外部性的存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8.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条件比较单一,在资源不再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唯一核心要素时,过分地强调西部的资源将可能导致西部地区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的后果。技术的引入、多元产业的共同发展是确保资源有序和合理利用的基础;将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是西部开发必须解决的宏观政策问题;大力推进各类国家示范区的建设、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实施小城镇战略,形成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强调示范的推进策略,是稳健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基于生态文明的山地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经济反映山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西部地区山地经济以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而存在,也存在其自身困境.生态文明背景下,西部地区山地经济迎来了绿色发展新机遇.西部地区要继续以自身资源优势为基础,注重山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生态平衡性、环境友好性、产业复合性和经济循环开放性.生态农林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加工工业的系统性与可持续发展及其制度建设是西部山区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遵循国家补偿、区域问补偿、社会补偿和国际补偿的原则,采用财政转移型生态补偿、 "反哺"式生态补偿及环境成本生态补偿等基本模式;同时,要推行相关配套措施,如西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建立科学的生态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多渠道强化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以及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在的蕴涵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文章从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出发,论证了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构建西部生态经济和谐社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实践的升华。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增长快,区位优势弱,经济总量小,又是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西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立足于西部实际,坚持用生态经济学的指导方法,因地制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以期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静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5):204-206,248
城市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可以为城市旅游开发创造有利的条件。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脆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严重地制约着西部地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正是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尝试探索发展西部地区城市旅游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国家和西部地方政府针对西部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这一事实,结合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提出了有利于西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富民工程。经过几年的实施,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公共投资对进一步实施西部生态富民工程的促进作用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优化投资结构,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加大公共投资管理的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5.
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我国西部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系统脆弱,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然景观资源多样、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是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是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和催化剂.西部地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首先要在多个层面上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网络立体化生态经济发展态势;其次要加强生态经济教育,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与智力支持;第三,要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产业体系,确立生态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生态困境。其中,既有产业转移规律所致的客观原因,也有西部地区生态意识缺失的主观原因。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管理国内产业转移,同时西部地区要做好生态规划,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技术承接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牟怡楠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8,(4):62-64
优化西部金融生态,首先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重点在于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提高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培育良好的法制和信用环境;其次通过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组织体系的合理构建,建立起资金供给和配置的长效机制;最后是形成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西部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维护环境生态,已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早就明确提出: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资源开发原则。党的十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