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卫生部官员表示,对四川地震灾区幸存者进行的心理救助和心理干预治疗将长期进行,以使更多人能早日摆脱地震灾害的阴影,开始新生活。灾后心理援助就是用心理学工作者眼光,站在灾区群众的角度,发现灾区群众最急迫的需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经过五年的心理援助,灾区群众的心理重塑取得了一定成果。北川"可乐男孩"地震致残后选择了创业,  相似文献   

2.
周永珩 《中国西部》2013,(13):68-69
中国卫生部宫员表示,对四川地震灾区幸存者进行的心理救助和心理干预治疗将长期进行,以使更多人能早目摆脱地震灾害的阴影,开始新生活。灾后心理援助就是用心理学工作者眼光,站在灾区群众的角度,发现灾区群众最急迫的需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经过五年的心理援助,灾区群众的心理重塑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3.
由于救援人员在灾难援助中工作任务和角色的独特性,他们的心理问题是目前心理援助中较为忽视的问题之一.文章在分析救援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救援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灾后的心理援助。我院对灾后的学生进行了以团体动力学与认知行为疗法作为理论基础,从情绪体验、认知重建、行为训练和评估反馈等方面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学生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而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接受心理援助制约了社会对其心理干预实效性的发挥,部分学者认为受教育水平偏低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心理援助的意愿。基于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验证受教育水平是否真的有助于改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心理援助倾向。结果发现,受教育水平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心理援助的意愿,即受教育水平越高,越愿意接受心理援助,而且,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消除户籍制度不良影响、设立企业心理援助机构、转变心理援助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目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状况日益严重,然而学校心理教育严重不足且不完善,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仅仅是杯水车薪。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每一个社会人或社会组织都能自发的承担起社会责任,贡献社会需要的一份力量。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所有人的责任。因此,笔者通过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中学生心理教育援助策略,宗旨是在加强并完善学校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发动社会上各界及各种有利资源,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系统的援助,以达到行之有效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经分析可知,长期进行信访的人员大多数都存在心理问题,亟待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精神救助。社区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助人自助的专业化手段,能够以其专业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方法对这类人群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辅导,以减轻其心理问题。社区社会工作介入长期上访人员主要是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其进行治疗,并辅助以生活上的帮扶,减少其不合理的信访,使得信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当中有一部分人从小娇生惯养,经不起挫折,容易因缺乏生命意识,形成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应把心理健康救助体系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创建教育、预防、治疗一体化的心理救助网络.  相似文献   

9.
现在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为主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忱好物质资助的同时,应结合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救助与心理救助有机结合起来只有提高贫困生自身自助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志明 《发展》2008,(9):116-117
“5·12”特大地震灾害,在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的同时,对人的心理创伤也非常严重,如不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救助,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心理干预和救助的工作点多面广,情况复杂,需长期关注。同时,也突显出我国在重大灾害后心理干预与救助机制的构建十分迫切,本文就此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是在对事故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救护与援助活动的运行系统;建立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有其必要性、可能性;学校网络安全事故救助机制主要包括对象、主体、组织及人员、形式等构成要素,其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救助要注意处理好一些问题,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经济上贫困,而且存在诸多心理问题,由此导致心理贫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心理脱贫.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发生后,如何安置灾民,将损失降到最低成为各方关注的重中之重.而异地移居的少数民族又是需要特别关注却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可将地震灾后的救助调节形式分为政府救助调适、社区救助调适和心理调适三部分,并以都江堰藏族社区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基层干部心理压力状况及产生原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基层干部心理调适的概念和方法,提出了基层干部的压力调控措施。组织部门要改善考评制度和绩效奖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心理调适体系;基层干部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搞好自身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造成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面临当前各种挑战时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完整并行之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成功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6.
刘敏 《特区经济》2011,(7):13-15
作为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香港一直坚持低税制、低福利、高发展的路线,并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一套具有香港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社会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制度面临诸多问题。为此,香港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汲取了当代全球先进福利理念及经验,在许多方面突破了单纯强调收入援助的传统救助模式,而转向一种新的具有社会投资倾向的积极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7.
梁田  尹翠萍 《魅力中国》2010,(32):95-95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的心理工作者深入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但是由于很多的心理援助者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再加上此次救援工作灾情急、任务重,多数救援人员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投入了救援工作,因此很多的心理援助者在援助的过程中及援助之后出现了替代性。理创伤的症状,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理援助者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的原因,及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中职心理弱势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大力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潘敏  王磊 《辽宁经济》2010,(9):21-21
目前辽宁省已形成了以城市低保制度为核心,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援助、教育救助、应急救助、就业帮助等多项制度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个造福辽宁省贫困群体的城乡社会救助网络正释放出“超级能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然而,总体上看,目前辽宁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必须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