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什么是欺诈消费者行为本刊记者丁卯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列举出如下欺诈消费者行为,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  相似文献   

2.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第一条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的欺诈消费者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生活中,几乎每一个消费者都吃过欺诈行为的苦头,每年因欺诈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达数百亿元,欺诈行为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因而,反欺诈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消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以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当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增加商品或服务价格一倍的赔偿。受到商家欺诈,大家都知道可以索赔,但是,很多消费者忽略了另外的一些可作消费索赔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工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要求双倍赔偿:  相似文献   

6.
国家工商局根据《消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并于1996年3月15日颁布实施了《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在这个《办法》中,确认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十三种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这是我国立法上首次以成文的形式对欺诈消费者行为作出的规章规定,对防范和认定欺诈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但是,从现行的我国有关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规则来看,笔者认为原则性比较强,可操作性欠缺。如笔者亲自处理一起消费者投诉就遇到了法律的“盲区”:一消费者在大连某…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目前使消费者受骗最多的商业欺诈手段是直销、让利销售、平价销售、有奖销售和批发销售等。最常见的商业欺诈行为是短斤少两、伪劣假冒、虚假广告、预付款不兑现等。作为消费者,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商业欺诈呢?首先,要知法懂法,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欺诈行为。1.在商品中掺杂、掺假充真,以次充好,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质量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伪造商品产地,冒用知名商标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和他人的厂名、厂址;3.与他人合谋进行欺诈性商品销售或服务诱导;4.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销售商品;5.销售国家明令淘汰…  相似文献   

8.
有关南非进口或在南非销售的商品的原产地标签要求。所涵产品为:盖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皮革制品。其达到防止欺诈行为,向消费者提供信息,防止贸易欺骗目的和理由。  相似文献   

9.
维权通道     
一位消费者在举行库存商品优惠销售的商店购买了一件98元的衬衫,但她在另一家商店发现一模一样的衬衫只卖89元。当她返回商店要求退货时,店主说,这是处理商品,一概不退货。法律界人士认为,这种情况属于价格欺诈行为。对于消费者的损失赔偿,可以按《消法》规定的“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执行。(《质量时报》) 消费者余某在某商场购买了一台电热水器,不到…  相似文献   

10.
文摘采粹     
13种行为被列为价格欺诈《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计委最近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13种价格行为被列为价格欺诈。 13种价格欺诈行为分别是: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  相似文献   

11.
在处理消费纠纷时,不少人往往怕麻烦,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只要商家退钱就算“了事”。实际上,当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完全可以要求经营者增加商品或服务价格一倍的赔偿,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我国法律对于商品的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对消费者采取欺诈性经营行为,所规定的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赔偿责任。所谓“惩  相似文献   

12.
论违约的惩罚性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一规定,发展了民法通则的赔偿原则,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条款.它的制定,是防治假冒商品、欺诈服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计委出台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把13种价格行为列为价格欺诈行为。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相似文献   

14.
新华杜北京11月21日电 国家计委最近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13种价格行为被列为价格欺诈行为。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13种价格欺诈行为分别是: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厕客…  相似文献   

15.
国家计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分别有 13种价格行为被列为价格欺诈行为: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的项目、收费标 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商业欺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  相似文献   

17.
张黎 《活力》200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中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相似文献   

19.
中消协公布上半年受理投诉情况指出,当前在某些领域,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仍然大量存在,而消费者的事后维权却困难重重。中消协投诉与法律事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上半年投诉情况看,《消法》实施虽然已近10年,但在一些领域,经营者欺诈消费者行为仍大量存在。近几年,由于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造成消费者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数量和金额都不断上升,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上半年分别上升28.8%和31.6%,为5613件和692万元。经营者利用合同欺诈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上半年营销合同的投诉上升54.8%,上升幅度较大的商品和服务是移动电话、咨…  相似文献   

20.
事实上,商品的标识、标签的真实性非常重要,最能体现商品和商家的品质和品格。许多商家不在意(也许是故意),缺这少那的,很容易造成对消费者的误导或欺诈,形成不公平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