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峰 《北方经济》2010,(18):66-68
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体系建设中,不仅要突出生态和文化内涵,还要体现鄂西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更要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兼顾物质、精神、生态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循环经济与特色经济的原理为指导,通过对鄂西圈8个市州(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体系特色经济模式构建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质公园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于推动地学科普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制约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些困境,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发展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深挖内涵、重视科普、严格保护、整合资源和打造特色等五个方面路径,以期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克敏  刘新江 《特区经济》2010,(11):198-200
鄂西投是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之一,鄂西投的顺利运转以及有效治理对于鄂西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鄂西投运行环境较为复杂,且面临治理、整合难题,此种情势之下,发掘好的投资项目、形成良好的治理机制、制订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加强与地方沟通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旅游是全球新兴的具有强大生命力而内涵丰富的旅游活动体系,在当今生态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潮流下,2008年11月湖北省凭借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提出了着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激活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优势的重大战略决策。荆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不可避免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点打造对象之一,此机遇对促进荆州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打造荆州旅游产品的品牌提供各项支持。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本文着重从政策层面提出了既切实保护好,又充分利用好鄂西圈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形成先导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鄂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正逢其时。要做大做强鄂西北旅游产业,必须确立武当文化作为统领鄂西北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紧紧围绕六大旅游要素,坚持走集群发展之路,努力打造鄂西北旅游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灵魂.巴楚文化是这一区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个性鲜明、内涵丰富、优势突出的地域文化,通过建设巴楚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开辟旅游线路、兴建民俗文化度假村、开发巴楚饮食文化资源、推出民俗文化风情节目等为着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目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8.
游憩机会图谱(Recreational Opportunity Spectrum,ROS)是对一地的旅游资源、环境条件是否适合开发为旅游产品和开发成何种类型的旅游产品的一种规划工具,又是一个游憩资源规划管理框架.强调为某个特定的游憩体验(提供某一游憩机会)去管理某游憩环境.最终实现提供多样化的游憩体验的目标。本文从ROS的理论研究出发,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特点探讨ROS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构建,并以神农架景区为例构建ROS。  相似文献   

9.
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对劣势和挑战的表述来看。主要涉及生存发展环境、市场体制与运行机制、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由此,本文立足于鄂西圈的发展,基于资源、环境、市场等三个方面,对鄂西圈的投融资定位问题阐述己见,试图给那些关注鄂西圈建设的企业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0.
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圈内各方在旅游政府协作、资源协作、市场协作、交通协作及线路协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可操作性的协作条款缺乏、协作深度不够、协作偏重于政府、协作缺乏利益补偿机制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旅游协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克梁 《魅力中国》2014,(22):12-13
宜昌地域文化丰富而独特、神秘而深邃、博大而凝重,个性鲜明、优势突出,在品味、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身的程式、格局及突出个性。因此,突出宜昌地域文化特色,把宜昌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核心城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鄂西地区旅游整合开发的条件与基础。并指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旅游产品(包括产品类型和产品要素)、市场营销、区域旅游管理体制整合的具体途径,以求旅游开发规划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促使鄂西旅游更加顺利地走上健康、规范、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上编制很成功,但也存在一些待商榷、改进之处。本文对"‘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湖北汉江流域综合开发"、"‘鄂西圈’十大旅游区"、"生物产业"、"现代农业"、"打造旅游精品名牌"、"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开发区域"、"自主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等章节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新一届党中央对长江流域开发极为重视.根据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正在起草《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这条“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就是指长江经济带.而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决定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实施“两圈两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布局.笔者认为,应将汉江流域明确纳入到长江经济带中,充分发挥其在“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依托古隆中与襄阳古城的观光旅游,已是襄阳旅游业的名片。伴随旅游业新态势、鄂西旅游圈推进和构建省域副中心、都市襄阳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襄阳旅游业转型发展成为旅游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产业支撑。基于襄阳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机理,提出创新旅游产品、衍生旅游产业价值链、形成科学旅游空间结构、强化全球行销等构建都市襄阳战略的旅游产业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现阶段着重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旨在将鄂西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彩的人文资源展示在中外游客面前,以旅游促发展,以旅游带经济。"智慧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智慧景区"的建造是景区发展的必然。"智慧景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智慧旅游,而智慧旅游主要由一个个智慧景区所串联。这些智慧景区以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云服务为基础,以游客体验为基准,配套以现代化智能化管理,将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打造出智慧生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咸宁市是湖北省8+1城市圈中的“后花园”,部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延伸.咸宁境内具有丰富的温泉资源禀赋,且已经得到部分开发,温泉旅游在咸宁市旅游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和研究了咸宁市温泉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色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长三角旅游圈的安徽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军  崔郁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4-8
安徽旅游业作为大长三角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大长三角旅游圈内旅游资源区域特征、旅游经济区域特征、旅游支持系统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旅游业在大长三角旅游圈内的优势、劣势,指出安徽省应采取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实施精品战略、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等战略更好地融入大长三角旅游圈。  相似文献   

19.
长阳麻池苏区革命遗址群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麻池村。都镇湾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十分丰富,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蕴的人文景观;既有鄂西旅游圈的大环境,又有本地独特的小气候,既有已建成的旅游线路,又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凯 《魅力中国》2011,(2):73-74
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国家首批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胜古迹众多。但荆州地区的旅游业刚起步,旅游潜力远没有被开发利用,荆州只是作为游客的一个过境站。针对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荆州开发、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开发的基本原则、内容和结合荆州自身状况应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等相关问题,协调处理旅游发展与历史文物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抓住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机遇,尽可能大的发挥出古城的旅游功能,使荆州古城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出发展困惑,走文化旅游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