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沿用了谨慎性的会计原则,并将其加以丰富。但是,如果已确认并记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以后被证实没有足够的利润可供其递减,即无法全部转回的时候,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应该结转资产减值损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秦洪平 《财会月刊》2013,(12):105-105
在资产负债表法下所得税核算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中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列示。所谓“递延”,即当期不确认,在后期进行确认,其产生原因在于暂时性差异的存在,永久性差异不会导致递延确认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暂时性差异都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现行会计准则对各种例外情形给出了相关说明。下面结合两种情形对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苏宏艳 《会计之友》2007,(8X):33-33
新会计准则中的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明确提出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概念。如何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会计准则确认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认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合理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成为所得税会计的基础,也是最终确定所得税费用的依据。本文试就几种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情况及其原因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会计核算中,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未来期间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对递延所得税计提减值,笔者对此有点质疑。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法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所得税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要求小企业一律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核算,而且不确认递延税款,不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这就直接影响到小企业受赠资产的核算方法,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要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在接受捐赠时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会计准则框架下,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对存在大额熏计亏损的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本文认为,在合并报表层面不应简单地全部转回减值准备及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而应视母公司所计提减值准备在多大程度上与子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对单项可辨认非流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是重合的。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明确了暂时性差异概念,介绍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及报告。这表明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将发生重大变化,即转为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8.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原来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分析了实务中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难点,包括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追溯调整以及实务中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常见事项等。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怎样判断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怎样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点,文章主要针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这套所得税会计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以国际主流的资产负债观作为其制定的基础,符合资产负债表复位的会计理论发展潮流;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引入暂时性差异,扩大了所得税处理的范围,使所得税信息得到更为全面的反映;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科日清楚地反映了企业预付将来税款的资产或将来应付税款的义务,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这些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们决定了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存在的合理性,但对其是否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认识还不够,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明确指出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方法.本文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特点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具有的不同流动性以及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通常将所有的资产和负债分为流动部分和长期部分进行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同其他资产和负债一样也需要进行此项分类。从目前各国会计准则对该问题的规定看,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4.
马菊红 《财会通讯》2007,(10):63-64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同原有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呈现出三点变化:第一,在资产的计价方法上,在过去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使信息的相关性更强,更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第二,发生资产减值损失,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外,其余资产减值损失都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简化了核算,体现出重要性原则;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持有期内不仅核算减值损失,还核算升值利得,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反映。第三,新准则规定非流动资产的减值损失不能转回;流动资产和相关金融资产减值可以转回,但不能高于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规定,上市公司在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时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递延所得税资产作为这种政策下的直接产物之一,其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进而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影响。我国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转回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涉及可能性的主观判断给企业操纵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可能性。本文就晨鸣纸业和五粮液两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说明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确实能够被用来操纵利润,进而带来不良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6.
所得税会计中的债务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夺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对未来的纳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记入“递延税款”科目,以反映企业现已发生并反映在未来所得税上的现金流量。“递延税款”科目借方余额反映未来可节约的所得税支出,贷方余额则反映未来需要交纳的所得税。  相似文献   

17.
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对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所得税影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虽然资产或负债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但出于各方面考虑,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8.
蔡志雯 《会计之友》2007,(9S):48-5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变化较大,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本文通过对新旧准则差异的分析,并列举具体数据进行运算,以利于对新所得税准则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该方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暂时眭差异分别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20.
潘春明 《电子财会》2009,(11):46-48,53
企业按规定根据评估确认价值调账以后,由于税法上不认可评估增值收益和评估减值损失,导致调账后被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而这样的差异。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文以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有关所得税文件的规范,分析研究新税法、新准则下评估调账及相关所得税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