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网络问责是行政问责制度与网络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渠道。当前,我国网络问责制度仍面临着一些困境,造成网络民意的局限性,政府缺乏对网络的制度化约束,管制多于引导,一些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程度不够,更新缓慢,徒有虚名。要确保网络问责的良性运行,首先要提高网民的参与素质,加强责任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网络问责的法规制度;加强官民双向互动,实现网络问责与传统问责的无缝对接;完善政务公开制,把网络问责和政务公开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并加速其恶性发展,使其处理复杂化。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网络媒介管理。联合大众传媒、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以从现实基础、内在机理、本质缘由与直接诱因四方面进行解析。政府在处置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时必须具备系统性、前瞻性思维,要从理念、法律、制度、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进行策略构建。  相似文献   

4.
政府治理的核心就是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网络关系是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核心。在网络关系时代,政府处在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交织在一起的网络之中,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政府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由政府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网络关系,政府应着力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网络中的强、弱关系以及结构洞作用,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政府发展空间,致力于"拱心石"角色的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钱晓蓉 《全国商情》2012,(21):27-28
网络集群行为的出现在公共管理中并不是偶然的,如何引导网络集群行为向有利于政府管理的一面发展是关键,政府在网络舆论上做好工作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民意表达渠道。网络民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帮助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监督政府决策的实施,提高政府执行力。另一方面,网络民意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会阻碍政府做出正确决策。本文结合网民民意的特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政府要高度重视,善于甄别、引导网络民意,趋利避害,使网络民意最大程度为政府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危机由于其突发性、严重性、影响性和余波性,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危害极大。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公共关系领域的概念,对于危机的妥善处理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它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知情权,提升政府形象,建立政府与媒体的良好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公众对腐败问题的关注,现代公民意识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助推了网络反腐的兴起。作为新型反腐手段,网络反腐在解决官民反腐信息不对称、化解潜在危机、提高政府执政水平和推动民主法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反腐也存在官方能力不足、民间反腐效力不大和技术保障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完善网络反腐的路径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氛围,建立网络反腐人才库和培养网络人才等,以促进网络反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中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频繁触动人们的神经,成为时下社会最为敏感的话题时,人们不得不更为虔诚地相信和依赖政府。政府如何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的需求,在危机管理中把握舆论导向、巩固和完善政府形象、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有序地运转,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就被特别提上政府议程,成为当下政府化危机为转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发展和普及的产物,是反腐败的新形态。由于网络反腐和制度反腐存在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将两者相互对接,优势互补。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网络反腐和制度反腐的模式,提出我国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的路径选择,应从加强反腐的道德教育、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完善网络反腐的机制建设、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制建设、创新网络反腐的载体等途径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舆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全新的环境,对于政府来说,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对政府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网络舆情对当前的政府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管理者和学者去探索与研究。通过对网络舆情相关概念的探讨,分析网络舆情对政府的负面影响,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我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功能开始不断涌现一些新现象和新情况,从单纯的关心国家大事转到既注重国家大事的报道,又关心基层政治的建设;从单纯的正面报道方式转到正负结合的方式;从单纯的政府的传声筒转变为人民的眼睛和桥梁,并逐渐演变为新时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与政治的透明化,如电子政务、听证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公民旁听政府会议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苑伟 《大众商务》2010,(8):163-163
网络监督是利用新兴媒体对政府及其工作的工作进行监督的新方式,然而,现实中网络监督却遭遇到了不应该遭遇的问题。本文就以"吴帅案"为背景,从网络监督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网络监督"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刹住"网络监督"怪现象"的对策思考几方面对网络监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迅速成长的网络公共领域成为民意诉求的重要舆论阵地,"网络问政"成了信息时代政府汇集民智、了解民意、消解舆情以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形式。然而网络具有信息工具载体的属性决定"网络问政"只能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供给不足起到发现作用和对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补充监督作用,网络舆情又会产生夸张放大效应且缺少有效的管理规制,由此影响政府的"善"治,甚至形成公共政策失误的管理陷阱。政府应当重视对网民"问政"的素质与能力培育,强化对网络秩序的监控与规制供给,完善对"网络民意"的政府应答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和论述美国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构架模式,发展规律及其在具体体育事件中的各项作用入手,阐明了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必然趋势。提出应有取舍的借鉴美国成功经验,采取扬弃的方式,结合我国社会现实,构架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16.
政策网络执行能够合理协调国家、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政策执行的新模式。政策网络执行要求政府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合理选择执行工具,设计有效的政策执行网络。政府要培育社会资本,转变政策执行理念,创新政策执行文化,提高政策网络执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微博问政”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问政"是通过微博的形式进行政治参与,是"网络问政"的一种新形式。"微博问政"有力地夯实了"网络问政"的平台基础,促使政府、官员重视广泛吸纳民意,促进科学的民主决策;充分借力网络环境,有效监督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为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提供有力保障,开创出了网络时代公众参政、议政的新形式,有力的推动了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是世界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面临的一种新形式的危机。但是也为政府与公众之间重新互相理解提供了契机。网络舆论危机与其他媒介所产生的危机也有不同的特征。政府如果能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地处理和引导,与公众展开理性的对话,就可以将网络舆论变为控制危机进程和解决危机的良好辅助工具,重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监督是利用新兴媒体对政府及其工作的工作进行监督的新方式,然而,现实中网络监督却遭遇到了不应该遭遇的问题.本文就以"吴帅案"为背景,从网络监督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网络监督"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刹住"网络监督"怪现象"的对策思考几方面对网络监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间关系调整的一种新视野:从等级制模式到网络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级制模式和网络模式是政府间关系的两种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三个要素客观上要求我国政府间关系从等级制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简化政府组织间的层级结构、中央向地方氍合理分权、加强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和实行网络合作治理,是实现我国政府间关系从等级制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