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完全超出传统含义的关联性,二者相互定义、相互依存、互为表里。文化产业只有成为传媒产业的“内容”,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传媒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载体”,才具有真实的价值。在以并存、互补、融合、创新为特点的媒体生态环境中,新媒体不断推动媒介整合与文化产业发展。完善传媒经济运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应重视以下方面:准确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努力提高传媒经营的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社会化和组织化;加快传媒产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传媒产业既是信息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信息传播过程也就是文化传承与影响的过程。然而,在市场竞争下,中国传媒产业在追求经济利益过程中文化价值的缺失却令人忧虑,这与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主张是相悖的,只有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使民族文化传媒化才有利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解放文化生产力是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世界的竞争终将是文化力的竞争,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已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传媒生产力的解放,关键在于传媒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天津市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凭借其区位优势及文化优势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水平仍处于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尚需"政策哺育"。天津市为实现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末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有必要以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为鉴,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在数据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资源的同时,集聚文化产业且承担加速文化产业发展职能的文化产业园区急需通过"智慧升级",实现园区"智能化、数据化、价值化"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同质化和空心化、园区平台功能缺失、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此,应将"智慧升级"纳入衡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的评定标准、为产业主体的价值认定提供园区数据算法支持、促进大数据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构建可内生循环的园区生态体系,充分展现数据化园区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园区"智慧升级"。  相似文献   

6.
陈希琳 《经济》2012,(5):95-96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再到《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可以看出,传媒文化发展空间正被逐步打开,而2012年是文化产业政策落实的一年。日前,财政部将文化体育与传媒2012年的支出预算定为493.84亿元,同比增长18.7%,文化传媒再获财政力挺。政策利好靴子纷纷落地  相似文献   

7.
铜陵铜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铜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依托钻石模型理论,结合铜陵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四个方面出发,可以分析铜陵铜文化产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铜陵应当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提升铜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铜都",争创"全国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中心",深化铜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促进铜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铜文化互补性产业,加快营销创新和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面对这一趋势,1998年7月我国文化部成立了"文化产业司",把文化产业的管理与发展置于与文化事业其他职能部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落后,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落后。经济实力是文化发展的坚强后盾,在西部地区,固有的经济差距,制约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发展迅速,并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存在增长速度不稳定、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当前,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应扩大消费需要、推进数字化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快文化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工业技术发达的今天,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在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中,其历史、文化、经济、艺术、社会价值从不同层面多维体现并发挥着影响力.我国有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说法已久.但至今无明确的产业界定和系属分类.由于牵涉不同的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类别,致使产业的管理与发展在诸多方面出现新的问题与矛盾.随着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创意理念的变化、传承机制的转变,结合当前产业经济、文化事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这一历史性概念进行新的阐释与认识是必须和必然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既不能单一地作为工业制造业对待,也不能纯粹作为文化产业来发展,它应寻求一条"中性"路线.作为"中性产业",它具有产业规模"中性"、产业部门管理"中间"化、产业规划与发展"中适"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稳定、文化传承与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客观要求,又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只有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政策,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构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以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理论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必须遵循可量化、层次性、可比性三条基本原则。可以从产业创新、产业协调、产业开放和产业共享四个维度构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政策意义在于:有助于科学把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有助于实现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科学化;有助于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陆远 《时代经贸》2008,6(12):1-3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的内在路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做了解读.从发展动力来看.作为庞大产业群的文化产业,其兴起与消费社会的特征紧密相连;从本质特征来看,文化产业的生产和营销逻辑可以用"空间的再生产"来进行描述.这里的"空间",既包含物理维度意义上的现实空间,也包含虚拟的符号空间.从发展方向来看,本文列举了文化产业营销的成功案例,指出"空间的再生产"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运营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分析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获得了哪些成绩? 刘玉珠:达成共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会后,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此方面表现积极.文化产业对于文化建设,特别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方面意义重大,社会各界对此达成高度共识. 需求增长.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整体放缓,但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增速较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 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同比增长21.96%,远远超出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攀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上海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现象已成为研究如何进—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关键点,而旅游购物作为旅游产业的一环,其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对于了解整个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上海旅游文化类产品购物的消费水平、主要购物特点、产品的消费特点等方面内容,并加以对比研究从而认清两者的融合模式、渠道和具体表现,找出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文化产业逐渐趋于支柱性、先导性、引领性的产业形态.在互联网、智能产品、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也正在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而中国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软实力战略的重要一环.中国独特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与独有的文化资源,注定了中国会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中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为此需要: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创新;政府适当调节政策,解开束缚;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加大宏观调控以实现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平衡.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把文化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0年,吉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9%,文化产业提速计划将文化产业纳入全省10大重点产业之列."十二五"时期,吉林将努力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国也正是在这样的资本、科技、人才全球化的国际大循环下,将有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赞誉的文化产业视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全国各省、市(区)坚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开创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深刻分析"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格局,剖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隐现的问题,积极探讨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重塑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产业生产力的组合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庆阳 《经济师》2010,(8):57-58
文化创意产业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在概念的定义上,"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理解为由"文化"和"创意"作为共同的定语来修饰"产业"比较合理。"文化创意产业"是同时具备"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特征的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强调文化积累和科技创新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文化和科技融合视域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文化与科技融合已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件.以Google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涵盖了电影、电视、广播、图书、报纸、杂志、在线服务、游戏出版、信息服务和咨询、视听、视觉艺术等领域,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和不容忽视的支柱产业.借助科技的飞速进步,2004年,全球数字内容产业规模达到了2228亿美元.2005年,全球数字电视观众达到了6.25亿,数字电视市场达1000亿美元,电视收视费、视频游戏、以电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年收入超过600亿美元.全球电脑游戏行业已与电影、电视、音乐等并驾齐驱成为最重要的娱乐产业之一.近年来,艺术授权行业发展很快,成为现代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传统艺术产业中,艺术作品只有单件原作.而艺术授权行业借助技术进步,使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传输渠道更是前所未有的便捷.2002年,全球艺术授权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80亿美元,总营业额比传统艺术市场高出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