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第四期农业综合开发 (以下简称农开 )的最后一年 ,是关键和决战的一个年度 ,为了促进有关部门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安阳市审计机关对1997年度、1998年度全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进行了审计 ,发现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财政部门挤占挪用。个别县 (市 )财政部门对农开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重视不够 ,出现挤占挪用现象。如某县财政局挪用农开资金148万元用于支付其他项目的贷款利息 ,使农开所需的资金不能正常到位。二、农开资金滞留和拨款进度迟缓。对于1998年的农开项目 ,个别县 (市 )财政部门1999年3…  相似文献   

2.
一线传真     
《理财》2003,(7)
“农开”资金见效益 2000年至2002年,荥阳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投入1875万元,为检查这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及效益情况,荥阳市审计局对其进行了审计。 审计中看到,经过近几年综合治理开发,荥阳市土地治理项目区生产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形成了稳产、高产的农业示范区。农作物实现了良种化,农田水利化及机械化作业程度有了  相似文献   

3.
翟红艳 《理财》2004,(4):23-2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点来抓。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开发项目越来越多。为保证农业资金的有效投入和专款专用,确保党和国家农业政策的落实。我们审计机关必须对农业资金投入、使用、管理和效益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但是当前农业资金审计工作的现状与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国家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这些资金的投入,有力地解决了地方支农资金投入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来之不易的支农资金.县级财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回收难的原因,1.对财政有偿资金的性质认识模糊,观念陈旧,还款意识差。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大多采取无偿方式,使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民形成了“国家出钱,农民种田”的观念,极个别地方的党委、政府对财政有偿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认为财政有偿资金就像“唐僧肉”,谁都想吃,谁都能吃,有“久占为业”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现在国家财政、信贷每年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资金有几百亿元。使用这些资金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用到什么地方去,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把资金用于支持修建昔阳“西水东调”那样的工程,不管怎么努力工作,也难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  相似文献   

7.
陈华清 《财政监督》2005,(12):27-28
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都安排许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支农资金.防止支农资金偏离支农方向.保证支农项目顺利实施,就成为财政监督部门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多年的监督检查在实践.发现支农资金在管理使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等多方面的协同进步。因此,从资金需求角度来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不单纯是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还包括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紧紧把握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地方发展优势特色和安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的大好机遇,以提高粮食产能为重点,以构建运行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目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集中资金重点支持了粮食主导产业发展,解决了多年来制约我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与瓶颈问题,建设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科技覆盖的水田和旱田两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基本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和产业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
历经17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独特的资金运作机制。目前其资金运作模式是在借鉴世界银行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按比例配套投入(资金)政策。即凡经国家批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都安排相应的资金,并要求地方财政、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投入.从而形成了“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资金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一、1998-2004年国债转贷资金使用情况 1998年以来,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共争取国债专项资金6442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5124万元.地方转贷资金293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治理、农村电网改造、高级中学建设、公检司法等方面。这些巨额资金的投入.有力地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改善了吴忠市的投资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2.
张居贵 《理财》2004,(12):11-12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多予”体现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支农的力度.支农支出在整个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中占较大比重,且逐年增加。2003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各方面的资金是1200亿元.21304年将达到1500亿元:各级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也比较大,绝对数也不小。在“少取”方面,中央决定要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率.五年内最终取消农业税,  相似文献   

13.
争取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和专项贷款,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引导农村消费资金合理分配,千方百计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经营项目,保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金投放逐年有较大提高。农业银行要做到平均每年投入的农业信贷资金有较高的增长幅度;农发行要保证粮棉油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比例要提高到80%以上,每年新增贷款要有70%或者更多一些用于农业生产,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创建信用村镇,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渔业厅(委、局、办)、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财务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部有关部属单位: 近期,2016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补助资金即将下达地方.  相似文献   

15.
魏台平 《南方金融》2000,(11):39-40
台山市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不断探索支农新方式,闯出支农新路子,积极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热情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所需的资金,有力地促进台山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农信社自身业务也得到了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王爱丽 《理财》2004,(5):49-49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国家财政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拨付的资金。多年来,经过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效益的同时,在使用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综合开发以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实行中央引导地方、国家引导农民,国家、农民及其他资金共同投入的机制。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想办但办不了的农业生产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直接让农民受益。十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坚持这一机制,并在实践中根据农村改革和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机制内涵,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18.
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的战略措施。本文就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金融对策略抒己见:一、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八五”期间,我区农金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关系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在资金投向上对农业综合开发给予大力扶持,支持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不少依赖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乡镇企业还比较落后。在项目资金使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资金营运有短期化行为;筹措资金渠道单一,绝大部分为贷款投入,财政性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在资金管理上,约束机制不完善,有的地方疏于对投入资金的管理,未能取得相应的、预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农业资金效益审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麓 《理财》2002,(3):17-18
现根据工作实践,笔者就农业资金效益审计问题,提出初步见解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农业资金效益审计的必要性我国一方面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区域广阔,另一方面还是一个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农业资金的筹集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然而,农业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资金使用效果。审计机关通过农业资金效益审计,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影响资金效益的原因,找出矛盾所在,为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提高农业资金宏观决策的正确性,避免损失浪费和提高资…  相似文献   

20.
近日,新疆、内蒙古等地遭受严重雪灾,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为帮助受灾地区开展救灾救济工作,1月19日,中央财政紧急下拨雪灾救灾资金1.24亿元,其中: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7400万元,用于雪灾受灾群众(包括公路和铁路滞留人员)紧急转移安置、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倒塌住房恢复重建;农业生产救灾资金5000万元,用于农牧民购买灾后恢复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需相关生产资料的补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