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首先要明确定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应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大西北的龙头,陕西率先发展和带动陕南陕北发展的基地”。针对该区域中心城市太少、市带县数量不匹配、核心城市规模不够大、未形成城市体系等问题,张宝通提出,组建大西安中心城市,构筑大西安都市圈,健全关中城市群体系,发展大关中城市群,形成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2007,(9):39-39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广信表示,构建大关中格局,推进整个城市群的共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发挥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西安市要通过推进西成经济一体化,积极为陕南三市在绿色资源、生态旅游、企业合作方面搭建平台,拓展西安与陕北的产业合作等措施,加强关中城市群在全省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同时,必须跳出西安看大关中,打破壁垒,统一认识,做好规划,以产业合作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大关中城市群党政领导会晤机制,适时就重大事项进行磋商,寻求共识,有效互动,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发展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计划经济三十年西部发展比东部快,改革开放三十年东部发展比西部快,“一带一路”西部发展又要比东部快了。陕西必须抓住机遇,追赶超越,引领新常态。为研究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我们先后赴河南、四川、安徽、浙江做了广泛调研,并与咸阳市、西咸新区、西安市和陕西省相关部门做了深入探讨,提出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设想。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持续与协调发展,是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极为关注的事。实现持续与协调发展,必须要有龙头领舞!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府在大关中布局了“一线两带”。专家认为,对于地处内陆的陕西来说,这项布局的战略意义,相当于沿海开放时的经济特区,沿江开放时的浦东新区。 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更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因此。理应成为继深圳为窗口的珠江三角洲、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经济热点,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突破口。 但是,这个目标目前并未完全实现。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密集的城市群做支撑,更没有像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那样,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 对此,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宝通先生在深入调研后。率先提出了大西安、大关中崛起构想。这个构想框架是什么?意义又何在?实现构想的途径和策略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西部大开发》对张宝通先生进行了独家访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成渝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的迅速形成.构建关中经济带(城市群)已“刻不容缓”。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推动下,关中经济带的城市群中第一次出现了天水市、运城市甚至洛阳市的名字.一个跨越省际的“大关中经济带”呼之欲出。任何一个经济带的形成,必定要有一个或者多个龙头城市起到带动作用,那么.在关中经济带中,西安有资格当龙头吗?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2007,(3):6-7
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办在西安召开构建跨行政区的大关中城市群座谈会,这是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大关古城市应有一圈辐射层,特别是在西部要把陕西汉中和甘肃陇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旅游区(圈)建立的旅游资源特色、客源市场、基本框架、主要思路、当前存在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提出在区域旅游合作下,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旅游区(圈)。1、理顺行政体制关系,建立大关中圈内各级政府联席办公机制;2、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经营理念,精心打造五条精品线路;3、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青 《西部论丛》2007,(6):24-27
从长期看,关中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会经过三个盼段。第一阶段是关中地区各城市竞相发展,其中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更为突出,西安大都市圈出现,中间型大城市逐步形成;第二阶段是关中地区城市体系比较完整,城市间分工合作关系深化,逐渐一体化发展,关中城市群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李锐 《特区经济》2014,(1):180-181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关中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本文试图结合位序—等级规模、分布分形等分形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关中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并提出关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从增强西安核心带动作用、完善城市规模等级、推动小城镇体系建设、构建城市群网络等四方面,进一步增强关中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西部开发8年来,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已成为西部地区三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西安都市圈作为关中经济区的核心.在带动关中经济的发展上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21日至22日,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了首届大关中发展论坛。大关中经济区域内的16个城市的政府官员、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聚西安,为进一步整合、推动大关中经济区的发展,为建设大西安、带动大西北,展开研讨,并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第三批获批的七大自由贸易区之一,陕西的经济及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陕西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当前陕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与层次的主要任务。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研究发展趋势,对陕西构建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意义进行阐释,并对沪闽粤津自贸区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建设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作为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张宝通带领经济研究课题组。经过长达数年的深入调研,先后完成了事关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项课题报告。并引起了决策层的广泛关注。其提出的“三环结构”设想及内地中心地带战略、亚欧大陆桥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发展战略引起很大反响。并因此被评为2005年度陕西十大杰出经济人物。  相似文献   

14.
张宝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陕西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首先要明确定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应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大西北的龙头,陕西率先发展和带动陕南陕北发展的基地"。针对该区域中心城市太少、市带县数量不匹配、核心城市规模不够大、未形成城市体系等问题,张宝通提出,组建大西安中心城  相似文献   

15.
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到来之际,国家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后,西部又一个被国务院批准的经济区规划。“基本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规划》赋予关中一天水经济开发区的额使命,借此东风,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带再次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发展经济区之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将以西安为中心,主要依托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天水等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在城市建设、土地管理、人口及劳动力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产业布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经济区内的旅游产业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以西安为中心,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历史人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袁纯清 《当代陕西》2009,(12):10-11
前不久,国务院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跃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增长的关键时期和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之际出台这一规划,体现了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国家沿亚欧大陆桥布局了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即“一线两带”,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可以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我认为,西安最有条件成为西部的门户城市。  相似文献   

20.
《西安晚报》记者从陕西省建设厅获悉,按照最新制定的《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未来关中除出现西安都市圈外,还将形成宝鸡特大城市和铜川、渭南大城市的城市新格局。西安都市圈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拟达到1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