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中发生的变化,国际商会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了修订,新版本Incoterms2010于2011年1月1日生效。与2000版本相比,新通则中的贸易术语由13种调整为11种,按适合运输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两大类。条款内容上既有文字措辞的调整,也有实质性的修改,但总体变动幅度不大,以保证通则在发展中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2.
为帮助外贸业务人员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条款,本文旨在通过对最新发布和生效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订背景、及其与《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比较分析,探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国际贸易今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并结合目前外贸企业对贸易术语的应用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使贸易术语更好地与外贸企业实际业务相结合,从而使外贸从业人员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避免贸易纠纷,减少贸易风险,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王樾 《商》2013,(7):238-238,230
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中,人们利用贸易术语来规范各类国际贸易的谈判,规定了买卖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本文对贸易术语的含义、作用进行了简要的解读,并根据最新版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之前版本的对比,分析了国际贸易术语最新的发展和变化,以期加深对它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若干问题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10)是国际商会对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的又一次重要修订。但本次修订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和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部分修订内容的分析,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实践,阐述了《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修订中的一些令人质疑之处,其目的是探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尚存的修订空间,为外经贸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外贸企业提示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大经贸》2000,(2):49-49
今年1月1日,《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生效。新文本在排列方法和对一些术语的解释上进行了更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对多种贸易术语解释的正式规则。《通则》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惯例,为人们所普遍认识和接受。《2000年通则》相比《1990年通则》变化不大,仍分为四个基本不同的类型,即"E 组"(启运)、"F组"(主要运费未付)、"C 组"(主要运费已付)和"D 组"(到达),共13条贸易术语。与《1990年通则》相同,在《2000年通则》中,所有13个术语项下当事人各自的义务均用10个项目列出,卖方在每一项目中的义务对应了买方在同一项目中的义务。原来买方和卖方的义务是分开列出的,  相似文献   

6.
2020年1月1日将正式执行国际商会(ICC)颁布的《2020年国际贸易术语通则》(Incoterms 2020)。该通则相较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通则》(Incoterms 2010)中对最低可保范围的要求做出了修改,以更好地匹配《协会货物保险条款》(Institute Cargo Clause)的具体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的货物运输应得到有效地保障。在《2020年国际贸易术语通则》下,外贸企业应在合同中明确术语版本以应对通则的变化。同时,在通则下灵活选用附加险,积极履行保险义务,选择全球理赔网络的大型保险公司以保障货物运输的安全,减小事故发生时外贸企业的损失,维护国际贸易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9月国际商会已经完成了《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年通则》),已于2011年1月1日发布生效。与《2000年通则》相比,《2010年通则》更准确地标明了各方承担货物运输风险和费用的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会对国际贸易术语修订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商会在2007年决定对现行2000年版本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修订,历经两年半的时间,来自在全球130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专家和法学家提供了2000条修改建议,几易其稿,最终落下帷幕。2010年9月27日,国际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商会制订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10)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在全球生效。迄今为止,国内学者从多角度对2010版通则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解释和分析,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有存在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之嫌,一些结论可能会对贸易实践产生误导。本文对进出口业务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贸易术语的实际操作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目前对《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通则")解读中较为典型的错误看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版对1990版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新明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2):73-74,77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是国际贸易实务中普遍使用的国际惯例。国际商会每10年左右都要根据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对其进行修订。于2000年1月1日生效的Incoterms 2000在Incoterms1990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动,总体的改动并不大,但仍有几项实质性变化和其他一些可能产生贸易纠纷的变化。因此,关注Incoterms的这些新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王炳焕 《商业时代》2011,(17):37-38
《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第八版修订版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修改。新的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考虑了运输实际操作、统一无关税区的贸易,新的协会货物保险条款、电子单据的使用以及货物安全等问题。在新的通则中,新增了两个术语DAP和DAT,调整了术语种类和义务分配,完善了术语介绍和使用指南。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有助于国际贸易专业人员在法律的确定性和节省时间和金钱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正> 国际商会于1936年制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简称INCOTERMS,以下简称通则),其目的是为国际贸易提供一套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的国际通则解释,以减少和避免因对贸易术语解释的不同而引起的贸易纠纷和争议。在国际贸易中,该通则与其它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如国际法协会制订的《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和美国的几个商业团体拟定的《美国对外贸易定义1941年修订本》)同样受到各国的承认和运用,而国际商会制订的通则在国际上的影响最大、运用最广。以  相似文献   

13.
新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Incoterms 2010)新增加了链式销售(STRING SALES)问题。自2011年生效以来,国内相关机构及学者对此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研究与解读,对链式销售下贸易术语的适用和选择问题存在着分歧。本文拟从INCOTERMS 2010中各贸易术语的义务规定角度,对通则2010中提及的适用于链式销售的FAS、FOB、CFR和CIF术语进行分析。研究发现:INCOTERMS 2010中对FAS、FOB、CFR和CIF贸易术语增加的适用于链式销售是合理的。在具体的贸易术语选择上,CIF术语对链式交易中的各方都是最优选择,CIF合同最适合链式销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10)首次明确Incoterms适用于国内贸易,并将Incoterms置于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双重保护之下。国际商会也明确将Incoterms 2010涉及的许可授予各国的国家委员会。Incoterms 2010在框架、内容均发生了变化,并以此因应商业实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1936年,国际商会为统一各种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制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随后,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80年和1990年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补充。其中1990年国际商会为使贸易术语能适应日益广泛使用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和不断革新的运输技术变化的需要,对该《通则》做了全面的修订。为使贸易术语更进一步适应世界上无关税区的发展,交易中使用电子信息以及运输方式的变化,国际商会再次对《通则》进行修订,并于1999年9月公布《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16.
Incoterms2010是由国际商会最新修订并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较之Incoterms2000在贸易术语分类及数量、风险划分界线、安保问题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基于这些变化,外贸企业应在贸易术语的选择及应用上作出合理的应对。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国际贸易术语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自1936年由国际商会(ICC)制定以来,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历经多次修订。其中,2000年修订的《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Incoterms2000),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是国际商会对各种贸易术语解释的正式规则。其目的在于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减少贸易纠纷、简化贸易手续、缩短洽谈时间、节约费用开支、便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自1936年创立INCOTERMS至1990年,已经历了多次修订。在进入21世纪的前夕,国际商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制定的INCOTERMS第六个修订本——INCOTERMS2000(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于200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继《1990年通则》之后有关贸易术语解释规则的最新发展,也是不断完善国际…  相似文献   

19.
《2010通则》较《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扩大了FOB术语的适用范围,统一了装运过程中的风险。但面临着船货衔接的风险,买方指定船公司或境外货代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提单托运人和收货人填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企业应仔细分析风险,慎重选择贸易术语;慎用国外货代,注重货代资信调查;认真缮制提单,杜绝无单放货;选择安全主动的支付方式,注重风险分散。  相似文献   

20.
<正> 国际商会国际商业惯例委员会针对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和涌现出的新经验,对《198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作了修改,并于1990年4月正式公布,称为《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1990年通则》或INCOTERMS 1990),该《通则》于1990年7月1日生效。鉴于国际商会修订的此项《通则》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和影响最大,所以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国际商会为何修订此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