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周俊 《秘书》2011,(2):37-38
求职信是求职者为谋求职业而向用人单位陈述自己的学识、才干和经历,表达自己就业愿望的一种专用书信;它在我国历史悠久,西汉东方朔的《上书自荐》,用他特有的幽默和诙谐的性情与笔调,为我们带来了古代求职信的一些特征;一代诗仙李白,也为推荐自己写下了《与韩荆州书》。  相似文献   

2.
顾春军 《秘书》2013,(7):37-38
商务信函是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经济文书,内容上要求合理得体。我在"商务写作"课教学中,讲授完有关写作规范后,要求同学们针对如下的商务函写一份复函(本文只显示相关文书的标题、正文、落款部分——编者注)。  相似文献   

3.
李清 《中国就业》2020,(1):57-57
时下,大四毕业生正忙着寻找实习机会和就业途径,有不少没经验的“小白”会选择花钱买模板制作简历,甚至花几万元来获取实习经历,并找人制作简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代写简历”“实习培训”中有不少雷区,诸如“定制”简历由流水线生产甚至有很多错别字、以模拟项目让毕业生“实习”、将“实习offer”宣传为“录用通知”,等等。(《北京青年报》2019年12月1日)  相似文献   

4.
李栋臣 《秘书》2006,(3):36-37
嘉奖令是命令的一种。与发布令、行政令的写法不同,嘉奖令的正文包括四部分内容:嘉奖对象事迹简介;对事迹的简要分析; 嘉奖内容;对收文者的希望、号召、要求。但下面一篇被某公务文书写作书籍引为范例的嘉奖令,在写作上却有诸多不妥之处。原文:  相似文献   

5.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常规思路:①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②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③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④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⑤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点评:我个人在面试中一般喜欢用这个作开场白,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心里有数,只是作开场白而已,然后对阅读简历中发现的问题, 在开场白的时候找机会了解。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想好细节,考官在这个时候一般都会追问几个细节。一般编造的简历和经历在这个过程中都会“穿帮”。  相似文献   

6.
面对一拨拨的招聘会,毕业形象设计又开始在大学生中流行.最简单的也要用A4大小的黑白复印纸设计出几张简历、求职信、推荐信、成绩单,以备在大大小小的人才招聘会上向用人单位散发;讲究一点的,至少要花上两三千元置办西服、衬衣、皮鞋、化妆品、皮包、呼机、手机等一整套"行头";更铺张一点儿的,男生要去美容院做头发,女生要去参加化妆班,甚至到影楼拍一本较为暴露的个人写真集……与毕业形象设计相关的各种服务应运而生,几乎发展成了一项新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王丽娟 《活力》2004,(11):122-122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大中专毕业分配政策的放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流动日趋合理和频繁。个人寻求职业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和必然,求职信的写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研究求职信的语言特点、写作格式和内容要求,对于完善求职信写作的理论,指导求职信的写作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伟 《人力资源》2016,(11):82-84
简历通常是指对个人学历、经历、特长、爱好及其它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简历是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的一种规范化、逻辑化的书面表达. 简历已经成为求职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如何敲得动、敲得响成为求职者关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任丽青 《秘书》2012,(11):38-39
文书写作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虽然拟好的文书须经相关领导审核签字才能印发,但是领导的审核通常针对文书的内容、格式、行文方向等,而对于文本语言方面的问题常常疏忽,以致文书中经常出现一些语病,有损文书的质量。不久前笔者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学院党委换届选举要采用"公推直选"的方法,即第一阶段发动共产党员和非党群众广泛推举候选人,第二阶段由全体党员从若干候选人中直接选举出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事前,党委的组织干事设计了在第一阶段使用的选票。选票是表格式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13,(9):40-41
莫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的成功用行动来突破现状,用行动来实现理想主人公:求职的大学生失败经历还没忘记刚进大学校门的兴奋模样,转眼就到了离开学校寻找自己职业人生的时刻。怀揣着厚厚的简历和获奖证书,满怀着希望一家又一家地投递着自己的简历,一场又一场地参加招聘会;在人才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寻觅着自己喜欢  相似文献   

11.
张苏宁 《人力资源》2017,(11):40-43
简历筛选是招聘工作中的一个核心关键环节,也是招聘人员的一个基本功.怎样才能快速而且准确地从众多的简历中发现那个"最合适"的候选人?如何快速高效地筛选简历?本文作者以多年招聘实践,总结出"筛选简历的闯关之法":简历粗筛、简历细选、简历精读、简历研判和简历匹配.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一个在国内从事能源行业的朋友请我为她申请北美商学院的文书提意见。她为自己勾勒了一副很优秀的素描但是我仿佛是在读一份加长版的简历,大多描述都可以简化为:“我做了……”,“我赢得了……”,“我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1 992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属于基本会计准则。 1 997年以来又陆续发布了 9项具体会计准则 ,一个完整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在逐步的形成过程中。已颁布的 9项具体准则中 ,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适用于所有企业 ,其他 6项适用于上市公司。具体会计准则分为准则正文和指南两部分 ,正文中的排列顺序 :引言、定义、披露、附则 ,也是国际上通行的作法。本期刊载 1 999年 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正文部分 ,供读者学习参阅。  相似文献   

14.
崔鹏 《英才》2004,(11):65-65
李扬在一家数据调查公司工作,她的分工就是逐条核实众多简历中的每一句话,再把他们详细的写成英文报告,发给公司的委托客户。而这些简历分别来自北京众多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他们都是新应聘到这些企业中高级职位的人自己填写的,而且在这些简历的最后往往都印着诸如“如填写隋况不实,后果由填写者负担”之类令人有点毛骨悚然的暗示。李扬落实简历的内容主要是打电话,在刚接触这项工作的时候,李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私人侦探,一个工作经历复杂的人  相似文献   

15.
我是今年毕业的本科生,由于上的是三流学校,专业也不热门,所以非常担忧能不能找到好点的工作。因为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我只能绞尽脑汁在简历上下功夫。我看了许多关于如何写简历的文章,也从一些人才网站下载了不同版本的简历。多方参考,动了许多脑筋,撰写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简历,有内容丰富的、有排版新颖的、有简约概要的……我写的简历,无论是哪一款,都是描述自己如何如何出色。说实话,看着写好的简历,我的头脑中也不时浮现一个疑问:HR 会不会相信自己的简历?果然,简历寄出去后,犹如石沉大海。  相似文献   

16.
唐为民 《人力资源》2007,(6S):40-41
“公司的人员流动过快,试用期刚过,能够留下来的人也没有几个了!”“求职信一大堆,在这么多人选中,如何才能为公司找到最适合的人才呢?”“部门主管常常抱怨新进的员工总不能融入团队.如何才能早些预见到?”相信很多HR工作者都曾遭遇过以上问题和烦恼。虽然简历筛选、笔试和面试等传统甄选方法仍普遍被一般企业所使用.但想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之内判断一个人是否适用.若没有科学方法辅助。实在有点像是在赌博。  相似文献   

17.
简历不足以定乾坤 心理学家指出,现代社会变化速度超过了人类大脑正确处理信息所能接受的速度,结果导致决策过程经常受到一系列情感偏见的影响和破坏。这一论断,反映到企业招聘中,则表现为企业要聘用的职位越高,就越难以决断。最近,M房地产公司要招聘一位营销总监,招聘经理为猎头公司提供了详尽的职位要求信息。很快,该猎头公司发送来三份简历:A先生,工商管理本科学历,有在多家知名房产公司任职的经历,十余年房地产从业经验,曾在一家年销售额三十多亿的房产公司任营销总监。  相似文献   

18.
拜读了本刊2002年第1期俞慧同志的《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中的常见问题》一文后,笔者很有同感。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我们在以往的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中,对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法律意义不甚了解,对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目的和作用也不是很清楚的情况并不少见。笔者想就此补充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拜读了本刊2002年第1期俞慧同志的《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中的常见问题》一文后,笔者很有同感。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我们在以往的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中,对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法律意义不甚了解,对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目的和作用也不是很清楚的情况并不少见。笔者想就此补充自己的一点看法。当事人的名称应当准确无误我们在日常执法制作文书时,往往忽视当事人名称的重要性。当事人是法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5,(7):100-101
文章分析了探讨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作假行为的内容结构,在开放式问卷调查、项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作假行为问卷",并对305名2013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作假行为包含对原有真实信息的修饰、对没有的信息的伪造、省略不利信息三个因素。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作假行为在简历制作时间及人口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