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晓军 《特区经济》2012,(4):166-168
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湖南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还存在经济基础欠佳、地方金融发展滞后、信用中介市场发育缓慢、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地方金融发展、培育信用中介市场、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等,对优化湖南金融生态环境,实现湖南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金融生态是金融组织与外部生存环境及内部自身相互联系、作用以实现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在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以及金融生态调节方面分别存在着不同问题,包括盈利水平偏低、人才素质不高、融资能力较弱、法律不完善、社会公信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外部监管缺失、内部约束不力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健全金融生态主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完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和各级金融部门的推动下,普惠金融已成为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西藏,近年来,普惠金融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还存在问题和困难。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根据国家对发展普惠金融的相关精神和工作部署,结合实际,从发展普惠金融生态环境、丰富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和防控金融风险方面提出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发现,中原经济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比较旺盛,但乡村金融供给一直处于短缺状态.正规金融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突出的去乡村化倾向;民间金融虽然有一定市场,但因其脱媒化、不合法、高利率等缺陷一直被政府所打压.因此,可通过建立多层次、功能全的乡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规范并合法化民间金融,完善乡村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优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等途径增加乡村金融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5.
董彦岭  李柯 《山东经济》2005,21(4):73-76
改善金融生态是我国金融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主要是从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展开论述,本文从金融生态结构、金融生态链和金融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我国金融生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合理的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转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各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基于对河北产业升级制约因素的分析,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制约区域产业升级摩擦之处,并提出了助推产业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策。虽然,本文主要针对河北产业升级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但是,这些因素却是制约中国产业升级的普遍现象,因此,助推产业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现状,阐明了金融生态环境差、金融行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匮乏、我国社会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严重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缓慢,提出了从建立健全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状况对该地区金融体系稳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行为、诚信体系、法制环境、经济基础等也会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也会对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对韩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分析韩城市金融生态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薄弱环节,可以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冯憨  沈蕾 《北方经济》2011,(17):79-81
一、引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的良好运行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生物总是离不开环境,金融的运行和发展也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0.
我省的盛京银行、大连银行、营口银行、锦州银行构成了辽宁地方金融企业的第一方阵。在下步工作中,要着力构建地方金融组织与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生态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本文在解析金融生态环境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打造北京金融中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述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紧缩货币政策下,金融稳定的不确定性变量明显增多,内外部因素复杂,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当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提出了当前形势下,维护金融稳定、确保金融安全、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特区经济》2008,(5):196-197
广西薄弱的金融基础和较差的金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本文从广西金融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从经济、法制、市场、信用、制度等多方面探讨了北部湾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李小艳  王俊 《中国经贸》2013,(12):110-111
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甘肃建设的进程,必须高度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切实解决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以优化的金融生态环境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25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金融运行效率、财政对教育支出、社会信用和人口素质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并依此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环境既有全局性问题。也有区域性问题。本文就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作用、当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要问题和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着力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着重提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区域吸引资金集聚、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宏观调控的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李西江 《改革》2012,(8):25-30
金融发展能够从多个角度影响经济结构优化,一国的金融结构应当与实体经济结构相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为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六个方面着力:规范发展证券市场,调整融资模式;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实现金融机构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保持区域间资金投入的适度平衡;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强化资金聚集效应;建设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三农"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董志银 《黑河学刊》2010,(10):10-10,12
根据黑河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疆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采用多因素评估法;定性评价所含内容有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政策对金融活动的支持程度等。把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得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得分模型,从而对新疆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本文旨在为新疆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做出一个尝试性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