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考察了证券分析师现金流预测行为对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现金流预测的公司,有预测的公司其盈余预测质量更高;现金流预测的次数越多,盈余预测质量越高;以上关系在盈余波动大、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大的公司更加明显。这说明我国分析师提供现金流预测信息的确有用,能够帮助分析师改善其盈余预测质量。文章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能够帮助投资者了解分析师现金流预测对盈余预测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证券分析师报告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2.
以2008-2016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对企业投资 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投资机会在盈余预测质量与投资强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分析师 盈余预测质量(预测准确度和预测一致性)有助于提升企业投资强度,投资机会在盈余预测质量 影响投资强度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析师预测对企业投资强度的影响在不同信息环境与 代理问题下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代理成本高的企业,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对 投资强度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内部存在相互强化关系,预测一致 性能够加强预测准确度对投资强度的影响,分析师意见越一致,准确的分析师预测意见越易被企 业或投资者采纳。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在宏观经济政策紧缩时期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越可比,跟踪该公司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对该公司的盈余预测偏差越小,分歧度越低;宏观经济政策紧缩时期,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越可比,跟踪该公司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对该公司的盈余预测偏差越小,分歧度越低。结论在使用替换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丰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经济后果与分析师预测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为改善企业信息环境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罗党论  李晋杰 《南方经济》2022,41(2):106-122
分析师实地调研对其盈余预测会产生很大影响,那么,在调研中,分析师接触到更高管理层,对其盈余预测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呢?我们以2015-2018年深交所被分析师调研的上市公司为例,研究发现,分析师实地调研受到管理层重视的程度越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越低,同时预测乐观度越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司的盈余波动程度以及调研获取的私有信息的时效性也会影响管理层重视对分析师预测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说明对于分析师实地调研来说,“近水楼台”反而影响了其“先得月”。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分析师行为的相关文献,给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上市公司的百度新闻报道条数作为新闻报道指标,选择中国A股市场1776家股票作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2年为样本区间,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新闻报道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分歧的作用及其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与分析师预测分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支持新闻报道本身含有大量"噪声"成分的解释,而不支持分析师"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年报重述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但鲜有文献从海外投资视角揭示年报重述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年报重述的影响,并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和治理机制。研究发现,拥有避税天堂直接投资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发生年报重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公司的年报重述概率要比非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公司高15%以上。其原因在于,避税天堂直接投资降低了公司信息透明度、增加了公司代理成本,进而增加了公司年报重述的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坏消息类和补充公告类年报重述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也会显著增加年报重述所涉及的领域数量和会计期间数量,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分析师关注可以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削弱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年报重述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刻理解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实践上为加强避税天堂投资行为的监管以及完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孔令飞  刘轶 《南方经济》2016,35(6):66-81
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存在着显著的乐观偏差,且这种乐观偏差会因投资者情绪的变化而忽高忽低。基于开户数量构建个人、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标,实证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证券分析师乐观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机构投资者情绪越乐观,证券分析师的乐观偏差越大;机构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比个人投资者更为剧烈,且对证券分析师的影响也大于个人投资者;在考虑了公司的截面特征后,结论依然稳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兴市场中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行为,并为投资者使用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信息效率的角度考察分析师跟踪对审计延迟的影响机制,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分析师跟踪是如何影响审计延迟的,并实证检验两者关系以及信息效率在两者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被分析师跟踪越多的上市公司,其信息效率越高,审计延迟也就越低.进一步通过对审计质量、产权性质分组发现,分析师跟踪对审计延迟的缓解作用在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的表现更强.研究结果说明,分析师具备挖掘公司层面特质信息的专业能力,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越有助于增强该企业特质信息融入股价的程度,从而提高信息效率,而此时,外部审计在被审单位的高信息效率环境下所面临的审计风险相对较低,更不易出现审计延迟,同时,在不同的审计质量和产权性质下,分析师跟踪对审计延迟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胡锫  王耀文 《科技和产业》2011,11(8):125-130
以国内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报告为对象,以2007年—2009年间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采用回归等方法对分析师预测市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分析师队伍整体实力仍然欠缺,而且良莠不齐;分析师的短期预测行为较为有效,而且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但长期预测的准确度则有待考虑;分析师对于预测行为已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针对前两次的盈利调整对于提高预测准确度没有很大帮助,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普遍集中在年内最后一季度对该年度的评价分析。实证结果为我国投资者正确使用分析师预测报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如珍 《科技和产业》2014,14(8):111-116
近年来我国证券法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得市场信息逐渐透明化,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中呈现出的信息质量如何,以及公司内部建设能否带来正的效应呢?通过采用不同样本形式多角度地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得出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普遍较高的证据。内控质量的引入探讨了上市公司已建立的内控现状,且实证检验结果中,混合样本和部分年度数据证实了内控质量低时盈余持续性较低,而没能验证内控质量高的公司所反映的高盈余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鄂嫚迪  卢昌崇 《南方经济》2017,36(3):106-120
文章利用2003年-2012年A股非金融国有上市公司高管的变更数据,分别考察证券分析师预测误差以及同行相对绩效对我国国企高管晋升、平调与降职变更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分析师预测误差作为来自资本市场的社会监督机制,对我国国企高管的平调与降职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企业绩效高于分析师预测绩效越多,国企高管降职和平调的概率越小,反之亦然。且与较低的同行相对绩效相比,同行相对绩效较高时,证券分析师预测误差对高管降职的负相关关系越强。以上结果在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2.
就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盈余管理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以及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板市场同主板和中小板相同,IPO过程中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此外,高声誉会计师事务审计的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程度低于低声誉组;高审计费用组盈余管理程度低于低审计费用组,但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而得出,在创业板市场,会计事务所声誉和审计费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林川  曹国华 《南方经济》2012,(12):18-35
本文利用2007-2010年间沪深A股532家上市公司的2191个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非年报效应与大股东减持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大股东减持力度越高;而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非年报效应,选择在中期报告或季度报告期间减持的大股东的减持力度更大;而考虑盈余管理对非年报效应的依赖性后,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而且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被明显放大了。而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大股东减持存在明显的"三季报效应",大股东会主动通过第三季度的盈余管理行为达到减持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术界在证券分析师研究领域已经做出了大量贡献,学者们利用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以及股票评级的数据,对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与股票推荐、市场反应、分析师的经济动机等多个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但是,对于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是否可靠以及投资者是否通过分析师研究报告获利,一直都是争议的热点。该文将从证券分析师可信度与胜任能力两个新视角,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文军 《南方经济》2012,30(6):44-57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6--2009年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否受制于客户重要性。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抑制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师对客户的经济依赖性并不会影响到独立审计判断。但行业专长审计师只针对大客户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而对小客户这种效应则并未体现,这是具有行业专长审计师基于中国审计市场环境作出的最优选择。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研究结论仅存在于“十大”样本组中。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先分别介绍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然后描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其相关性模型,并对两者的相关性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手工收集、整理了2006-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倾向数据,实证研究了媒体报道正向倾向与分析师乐观预测偏差对上市公司负收益偏态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媒体报道正向倾向、分析师乐观预测均分别对上市公司股价负收益偏态系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两者的交互项对股价负收益偏态系数的影响则是显著为正,即当媒体报道正面倾向与分析师乐观预测两者共同作用时,将会触发"信息过度关注偏差"机制,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文章研究还发现,媒体报道、分析师预测和"信息过度关注偏差"机制的作用强度,在市场化程度高地区要明显大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化程度高地区的企业更加容易被媒体报道和分析师关注,进而产生更强的关注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刘畅 《科学决策》2022,(12):37-58
基于 2013-2019 年的中国 A 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2)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在管理持股比例较高、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公司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3)外部监督中,审计机构为非国际四大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而媒体关注和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真实盈余管理没有约束作用。(4)从公司性质的角度,非国有企业和制造类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结论在使用双重差分法和滞后期解释变量控制内生性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丰富了研究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相关文献,同时为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蓝文永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99-103
文章以我国2005、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子公司个数、事务所的规模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审计费用显著相关,而存货与应收账款之和与总资产之比、被审计单位在经济区域发达与否、盈余管理行为以及被审计单位被出具的意见类型对审计费用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也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发展。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会利用一些新的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因此,要对过度盈余管理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