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建 《中国报业》2012,(8):75-75
“拆分事件”再一次清晰展示了新闻集团这个国际传媒巨头的话语霸权。在默多克积极配合下,《华尔街日报》等新闻集团下属媒体堪称完美地主导了全球舆论,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无数传媒机构沦为默多克的“传声筒”,这一事件也几乎演变为“新闻系”媒体的一场表演。  相似文献   

2.
引言 2009年5月初,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宣称:“高质量的新闻不是廉价的,数字革命开辟了众多新的廉价销售渠道,但它并没有使内容免费。我们打算对我们的网络实行收费。”“一项随便把自己的内容散发出去的产业只是在侵蚀自己生产良好报道的能力。”“我相信,如果我们成功了,其他媒体就会跟进。”随着这位媒介大佬对新闻集团平面媒体网络发展规划的改变,人们似乎看到了媒体“阅读收费时代”的到来。伴随世界金融危机和广告收入的下滑,在经历免费报纸和媒体的繁荣之后,新闻阅读收费似乎成了挽救报纸媒体的救命稻草。  相似文献   

3.
当出版业还在新闻集团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的时候,默多克就表示新闻集团要把精力放在娱乐和电子媒体上,“它们将比出版业更有发展前景”。2008年新闻集团明确提出了数字化的战略导向,新闻集团开始了真正的数字化之旅。  相似文献   

4.
何苗 《中国报业》2012,(16):49-51
当今新闻和传播学术界,微博是不是一种新闻形态、能否成为公民新闻传播的有效模式等问题,都在研究之中,并且在逐步深入。博客自诞生以来,公民新闻便开始频繁地进入公众的视野。由于微博是一种天然的适合突发事件新闻信息传播的媒体,所以微博信息传播又使公民新闻得到了新的发展。当代微博为公民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一个契机。微博具有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写默多克传记的时候形容新闻集团“像黑手党一样”.惹得出版社律师不满。我跟他们解释说.我并没有暗示他们是黑社会,而只是用“黑手党”打个比方,说明新闻集团自视为国中之国,而且这个公司就是建立在大家族的关系和忠诚之上的。虽说是比喻,但并不意味着此话有假。  相似文献   

6.
默多克之于传媒界,就象是拉歌菲尔德之于时装界,比尔盖茨之于计算机业一样,都是泰山北斗一样的人物。1952年默多克接手了父亲经营的濒于破产的《阿德莱德日报》,此后几十年间,他不断的斗志斗勇,南征北战,将澳大利亚的一张小报发展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跨国传媒帝国之一,即“新闻集团”。让我们看一下这个新闻集团有多么的“牛”吧: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集团在全球范围发行175种不同的报纸,其中包括英国的《泰晤士报》、《太阳报》、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人报》、美国的《纽约邮报》等。在全球拥有卫星电视网用户8500多万,拥有美国的福克斯电视网、二十世纪电视公司、英国的天空电视台、亚洲的STAR亚洲卫视,同时还拥有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等等。那么,默多克何以能在短短40年间将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小报发展壮大为令人瞠目的庞大新闻集团呢?在媒介的经营与管理上,他到底有什么秘诀?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默多克的媒介管理特色:财务管理,传播内容以及管理方式,扩张的战略,新科技技术的运用,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英国天空广播电视公司的高管麦克·达西接到新闻集团老总默多克的电话,对方希望他能跳槽到“新闻英国”(原“新闻国际”)——默多克旗下绯闻缠身的英国报业子公司,尽管达西先生并未从事过报业。“别担心,”默多克说,“跟电视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8.
一个知名读者对《华尔街日报》的重磅“抱怨” 像很多读者一样,默多克对《华尔街日报》也有自己的意见,“看到那些冗长的文章真让人头疼”。他很少能看完那些文章。至于《华尔街日报》的社论版,默多克当然也很喜欢,但他更喜欢在新闻版面上能读到更多的政治新闻。“报纸应在华盛顿多倾注些精力”,默多克说。  相似文献   

9.
张锐 《大经贸》2006,(4):17-21
今年75岁的默多克虽然在其50多年的商旅生涯中经受过了无数次的风雨跌宕,但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恐怕是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所遭遇到的心忧与不安。在前不久面对一群报纸编辑发表演讲时,默多克公开承认他在五年前网络公司出现衰退时陕速抽身是一种短视,结果使新闻集团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大大落后于人。基于此,他将2006年确定为新闻集团“开展全球媒体网络营销年”,并将发展互联网业务作为其未来若干年内的最优先业务。  相似文献   

10.
易艳辉 《中国报业》2023,(9):108-109
现代信息技术为自媒体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拓展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地位。自媒体收获了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逐渐从信息传播的边缘地带变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从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入手,对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和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二者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好像都很羡慕国外的新闻自由,再稍微多了解一点的也就知道所谓的默多克和他的“新闻集团”……但是,国外的媒体到底是怎么样运作的,是不是真像某些小说中提到的那么充满了变数,好像连业内人士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传播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新闻业态的变革和传播格局的调整,都离不开人们对新兴媒体技术的探索和运用。时至今日,VR技术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无限可能,VR新闻会不会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下一个“风口”?VR技术该如何发展以充分适应新闻传播行业?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VR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拆分事件"再一次清晰展示了新闻集团这个国际传媒巨头的话语霸权。在默多克积极配合下,《华尔街日报》等新闻集团下属媒体堪称完美地主导了全球舆论,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无数传媒机构沦为默多克的"传声筒",这一事件也几乎演变为"新闻系"媒体的一场表演。默多克首要的一招是控制消息"阀门",即垄断新闻信息源头,从事实层面掌握主动。浏览中英文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对整个事件报道最早、滚动新闻最及时的是道琼斯新闻社;报道最完整、信息最详尽的则是《华尔街日报》,全球媒体引用最多的消息,也源自这两家。  相似文献   

14.
虽然西方主流媒体对鲁伯特·默多克“媚俗”式的商业利益追求不断祭起讨伐的武器,但却无法撼动他统帅的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显赫位置。利用传媒这个与时俱进的平台。默多克开拓了资本营运的闪亮路线,同时也将自己历炼成了一名杰出的资本运作高手和超级媒体战略家。因此.当新闻集团如今以全球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面目出现并控制着电影、电视、报刊、书籍出版甚至网络等越来越多的发言席时。人们已经无法忽视默多克的存在和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杨艳辉 《中国报业》2023,(10):202-203
科技的进步,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中的典型代表,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突围”,已经是当前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策略,以期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效果,助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薛瑶瑶 《中国报业》2023,(15):210-211
在媒体融合时代,以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在新闻传播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自媒体平台在新闻传播中有着独特优势。本文辩证分析了自媒体平台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需提高新闻内容可靠性,完善监管制度增强新闻传播规范性等建议,为新时期自媒体平台更好履行社会职责,在完成新闻传播使命中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业》2012,(8):88-88
北京时间7月21日,新闻集团英国部门发言人证实,默多克已退出旗下多家英国报纸部门的董事会。现年81岁的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于上周辞去新闻集团在英分支新闻国际集团的董事职务,包括《太阳报》、《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此举可能是为新闻集团重组做准备。  相似文献   

18.
王晶 《中国报业》2023,(3):34-3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要想一直处于行业前端,就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新闻传播机制,加快创新与改革力度,主动迎击面临的挑战。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列举了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创新举措,以期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杨晓强 《商场现代化》2007,(11Z):380-380
企业新闻发言人是传播和维护企业形象的信息管理者、企业危机公关的核心人物,担负着洞悉“媒体是怎样看我们”和规划“我们要让媒体知道些什么”的双重责任。企业新闻发言人正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20.
海外     
新闻集团计划在美国推出面向年青读者的数字报纸 8月16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新闻集团掌门鲁珀特·默多克计划在美国推出一份面向年青读者的数字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