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颖 《中国广告》2015,(1):108-111
近日,很多微信小伙伴们都晒出了自己的淘宝账单,随时知道自己的网购花费,对于会理财的朋友来说,是很好的一个习惯。小i通过账单一看,自己的网购花费还真不少,仔细想想,花在化妆品上的钱占了很大一部分。那么,喜欢网络购物的女性朋友们,她们2014年在个人护理和彩妆上的购物习惯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爱点击发布的《2014中国网购市场新动向白皮书》中的"个人护理及彩妆"篇来解  相似文献   

2.
《现代商业》2013,(36):8-11
在电子信息时代,尽管纯电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全渠道零售商仍然拥有巨大的增长机会在电子信息时代,尽管纯电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全渠道零售商仍然拥有巨大的增长机会。即将过去的2013年应当被铭记,因为这一年中国或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零售市场。去年,中国的网购消费者在线消费了1.3万亿元。自2009年以来,网购的消费总额每年都以超过70%的速度实现增长,且有望继续其惊人的轨迹,并于2015年达到3.3万亿元。更为重要的是,网络零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习惯,一个巨大  相似文献   

3.
网购一直是中国消费领域的热点。根据艾瑞咨询最新统计显示,2010四季度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08.4亿元,同比增长75.8%。而B2C领域成为了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北京市网络购物市场繁荣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北京市的经济增长,网购在社会消费零售额中增长速度最快,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根据北京市网购专项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当前北京市网购市场现状,以及网购用户特征和行为,并分析了当前网购市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京市网络购物市场繁荣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北京市的经济增长,网购在社会消费零售额中增长速度最快,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根据北京市网购专项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当前北京市网购市场现状,以及网购用户特征和行为,并分析了当前网购市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阳琴 《上海商业》2012,(11):11-13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正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呈现爆发式增长,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7735亿元,同比增长67.8%。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的《2012年(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中国网购的用户规模达2.14亿人,同比增长23.7%。上半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5119亿元,同比增长46.6%。  相似文献   

7.
1月2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Hurun Chinese Luxury Consumer Survey 2022)显示,胡润研究院定义的中国高端消费市场规模增长至1.73万亿元,包括:50万元以上的豪华汽车市场规模7,500亿元,传统奢侈品(服装鞋帽、化妆品、珠宝、箱包和腕表等)市场规模5,200亿元(含本土品牌),高端烟酒茶市场规模3,000亿元,高端消费电子市场规模1,100亿元,高端保健品市场规模400亿元,公务机和游艇市场规模90亿元。  相似文献   

8.
鲁曼 《中国品牌》2021,(4):66-67
千亿化妆品市场,居然捧不出一个国际一线大牌?今年两会上一份"呼唤国货化妆品顶级大牌"的委员建议,引起了不小的讨论。202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400亿元规模,相比2019年的2992亿元增长了9.5%,且长期以来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如此潜力巨大的消费需求,更兼长达千年的护肤品使用历史,本土品牌中却找不出像雅诗兰黛、娇兰这样的大牌来满足大众的需求,背后原因确实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9.
旅游购物消费市场热点——服饰市场商机处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媛 《商业研究》2003,(2):138-141
旅游购物市场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旅游服饰市场不仅在满足国内游客出游需要的休闲或特种服饰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在民族特色服饰市场方面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旅游服饰市场必将成为旅游购物消费的亮点,并为扩大内需、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我国以"双十一"为代表的网络购物节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购节日。面对庞大而竞争激烈的市场,合理的市场细分对商家精准营销、增加销量、扩大市场份额十分关键。研究不同消费群体的网购特征差异为市场细分提供了依据,有鉴于此,本文以"双十一"购物节为例,以来自全国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从性别差异性的角度出发,探讨研究对象在网络购物节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差异。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对细分男女市场的商家和网购平台提出一系列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长期实行"重投资、轻消费"的政策,消费率一直偏低。以限制消费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仅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居民效用最大化,而且也是不可持续的。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然而消费过度会导致投资不足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因此经济中存在最优的消费规模。在检验消费规模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消费的内生增长模型,利用1978—2006年间29年的经验数据,求得中国消费率的最优值为66.46%,据以提出扩大消费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数字     
24亿,7.8% 艾瑞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服装B2C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交易规模预计将达308.7亿元。其中,服装B2C交易额24亿元,占服装网购交易规模比重为7.8%,增速高于服装网购市场整体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3.
商情纵览     
《中国电子商务》2005,(4):79-79
我国消费电子市场前景可观 据“2005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年会”公布的数据表明,未来5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仍将继续保持旺盛增长态势,2009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 亿元。 近年来,消费电子领域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包括家用电器、手机、数码产品在内的中国消费电子市场正成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逐渐兴起,顾客对网上购物褒贬不一。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电商平台服务、物流服务和商品质量三个方面去分析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21%的消费者对网购消费是很满意的,34%的消费者是满意的。总体上来说,网购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消费者对网购服务的体验较好,满意度较高,基本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女性是网络购物的活跃群体,女性网购市场潜力巨大,这一颇具诱惑力的市场成为众多网上商家的必争之地,欲在女性网购市场抢占更大的地盘,必须"投女所好"来博取女性网购者的欢心与选票、本文在分析女性网购者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上商家"网"住女性网购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慕艳平 《现代商业》2011,(29):56+55
目前网购如火如荼,团购方兴未艾,随着大众对于团购商品的热衷,越来越多的团购性网站应运而生,许多团购网站抓紧机会进行推广,单一的盈利模式导致竞争激烈,网络团购所出现的网络欺诈事件屡见不鲜,消费者维权困难。网民遭遇网购陷井,网络售假让诚信话题再度升温。本文在分析"消费欺诈"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棋  杨婷  何梦狄  黄嘉欣 《商》2014,(26):288-288
2013年7月17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与2012年相比,提升了2.0个百分点。根据上述数据来看,我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两项指标的增速趋缓,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之势。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急剧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基本达到高位,互联网络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我国网民增长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分析报告》指出,至2012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已超过12,000亿元,占据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6%,并自2003年起至2011年期间保持了100%的年复合增长,这一扩张速度已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女性是网络购物当中最活跃的群体,因此,也成为网络商家争夺的消费对象,都力争在女性网购当中占据更大的市场,所以就需要商家充分了解女性网购群体的消费心理,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基于女性网购群体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正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呈现爆发式增长,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7735亿元,同比增长67.8%.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的《2012年(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中国网购的用户规模达2.14亿人,同比增长23.7%.上半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5119亿元,同比增长46.6%.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对300份印尼与中国大学生网购行为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中印两国的大学生群体都是非常活跃的网购消费者,两国大学生在网购产品种类、消费支出、浏览网页习惯等方面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但受到不同的消费文化、市场诚信等因素影响,两国大学生又有着差异化的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