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实行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即外资企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内资企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两者在法律级次、纳税人确定、税前扣除项目标准和范围、税率水平和税收优惠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据统计,目前企业所得税的平均税负,内资企业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税率、税前扣除和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了整体优化,对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大意义。甘肃企业应利用新税法税收优惠政策,正确定位税收筹划目标,合理实施税收筹划机制,降低企业税负和减少涉税风险,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中国将告别企业所得税“双轨”时代,真正实现“两税合一”。新企业所得税的颁布,有利于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待遇,也将对企业会计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了确保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施行,并对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做进一步细化,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步施行。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资和考虑到内外资企业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核算水平的差异,我国对外资企业给予了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我国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弊端(一)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作用不明显,对基础设施、能源、高科技企业、治理环境等社会目标的兼顾略显不足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在产业导向方面虽有强调,但导向的产业类别、序列、规模、科技含量、技术水准等不够明确,还不能完整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精神。例如,凡属经营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就可获“免二减三”的税收优惠,生产性涵盖范围甚广,其中包括高能耗、高污…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境内企业实行25%的统一税率,这将加大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本文主要阐述了新旧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以及对不同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化及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标准统一.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对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标准规定是不一致的.原内资企业的工资薪金扣除实行的是计税工资或与经济效益挂钩的税前扣除制度,而外资企业实行的是经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据实扣除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合并.两法合并前后的差异,必将对我国内外资企业(尤其是内资企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实行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即外资企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内资企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两者在法律级次、纳税人确定、税前扣除项目标准和范围、税率水平和税收优惠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据统计,目前企业所得税的平均税负,内资企业为25%左右,外资企业为12%左右.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分而治之",导致了内资企业被"歧视",而外资企业则受到"超国民待遇"的不公平竞争环境,加剧了我国内外经济严重失衡,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两税合一"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博弈论中的经典模型"囚徒困境"谈起,分析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企业所得税改革.  相似文献   

10.
税收优惠政策是有效实施宏观和微观调控的重要税收杠杆。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总体上应调整为坚持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目标,区分税种实行多种形式优惠,并根据我国目前税收优惠的具体情况.完善立法,尽快使税收优惠走向法治化轨道。同时要加大对“地方土政策”清理力度,保证税收优惠政策公正、公平、公开。从而使国家一定时期的税收优惠政策能真正起到促进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积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给内外资企业带来同等税收待遇的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新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利  相似文献   

12.
两税合并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无论内、外资企业均统一按照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这意味着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开始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过去税负不公、竞争不足的局面将有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浅谈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优惠政策是有效实施宏观和微观调控的重要税收杠杆。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总体上应调整为坚持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目标,区分税种实行多种形式优惠,并根据我国目前税收优惠的具体情况,完善立法,尽快使税收优惠走向法治化轨道。同时要加大对“地方土政策”清理力度,保证税收优惠政策公正、公平、公开。从而使国家一定时期的税收优惠政策能真正起到促进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积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归纳总结以及效果分析,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加快了资本的积累,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调整税收优惠结构、完善税收优惠方式以及扩大税收优惠面。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的颁布实施无疑将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实现了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已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企业所享受的各种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企业所得税法,胡锦涛主席签暑第6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企业所得税法的发布意味着目前内资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资企业适用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要合二为一。合并后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由于内资企业法定税率由33%降低了8个百分点,且扩大了税前扣除标准,缩小了税基,企业的实际税负明显低于25%的名义税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外国税收抵免制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国际经济往来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步得到完善的。我国现行的抵免制度在过去基本上满足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消除了国际双重课税,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往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世界,对外投资也迅速增长。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并且使得对外投资企业能得到正常的税收待遇,这就需要我国在税收抵免制度方面作一定的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19年和2020年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新冠疫情冲击下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新冠疫情冲击下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激发农业企业的生产信心,促进农业企业增加投资规模,使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约6.4%;第二,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特征农业企业投资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能够刺激民营农业企业以及养殖业、加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业企业增加投资规模,对于受新冠疫情冲击程度低、采用电子商务交易、入驻农业产业园、储藏能力和运输能力强、带动农户数量多的农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刺激作用更强;第三,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通过减少上缴税金和改善企业经营绩效两个渠道来促进农业企业增加投资规模。本文认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为农业企业纾困、促进农业企业恢复生产信心,有助于保证重要农产品稳定充足供给、稳固农业“基本盘”。  相似文献   

20.
王琦 《绿色财会》2020,(2):42-52
本文选取2014—2018年共593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均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税收优惠通过技术创新投入所产生的中介效应整体上优于政府补贴,且对成熟期中介作用最大,成长期次之,衰退期最弱;政府补贴通过技术创新投入所产生的中介效应较小,且各生命周期阶段的中介作用没有明显差距。可见,税收优惠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财政政策的制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