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与法治和德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和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治体制。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批判地吸收了西方法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在社会治理上表现为法治和德治的结合。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治理上也必须实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学对“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这个命题的分析研究与理论创新,从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提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政治明的内涵与具体内容、政治明与其他明形式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等角度,对“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德治是人类社会用道德控制和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实现形式有:榜样示范,道德礼仪,教化活动,制定乡规民约和宗教家法,舆论褒贬。德治与人治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民主的基础上的德治才是真正的德治。人民是“治国”的主体,要以德治国,就必须以德“育”民,提高人民的“治国”能力,概括为:克明俊德、以民为本、立身惟正、明道善策、举贤任能、教而后刑。官员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主体之一,以德治国,必须重视以德育官,以增强理论功力、实践能力、人格魅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以法治国,以德固基。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富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德治”思想既有对古代“德治”思想的承继,同时又根据时势的变迁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尤其是他在选拔和启用人才时,动态考察人之德操,重视“自律”、“慎独”作用的发挥及“以德治军”的思想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与法治和德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和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治体制。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批判地吸收了西方法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在社会治理上表现为法治和德治的结合。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治理上也必须实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明。但何谓“德”,对“德”的认识,我们不能陷入“泛道德主义”局限中去,本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对如何认识“德”进行了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孤岛”时期的《文汇报》,是当时著名的“洋旗报”,“洋旗”是影响甚至决定其产生、发展和最后停刊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文汇报》的“洋旗”是克明、小克明、劳合.乔治、洛特和萨埃门等五名英藉董事,其中,克明与《文汇报》的关系是主要的,他对《文汇报》的作用和影响也最重要。克明与《文汇报》的关系历经蜜月期、冲突斗争期和勉强维持期后,以克明出卖《文汇报》告终。  相似文献   

9.
本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内涵及作用,分析了精神明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含义,提出了推进精神明建设法制化的具体措施,并批驳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对立起来的片面观点,揭示出“德法合治”思想与精神明法制化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宏观上传统德治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理论层面上的研究较多,实践层面上的研究较欠缺。而从实践的层面上进行研究,是对德冶问题研究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对传统德治问题的研究比较全面,从而更好地利用传统德治资源,以作为我们今天国家冶理的借鉴。而“孝”是其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