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咨询     
政策咨询国家出台粮食新政策国家最近出台了粮食新政策:一、坚持国家1000亿斤定购粮不变,定购价格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价格补贴。今后,地区之间的粮食余缺调剂和品种调剂,由各地自行组织粮食企业到产区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购买。二、从今年起,国家不再给各...  相似文献   

2.
国家最近出台了粮食新政策:①坚持国家500亿公斤定购粮不变,定购价格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价格补贴。今后,地区之间的粮食余缺调剂和品种调剂,由各地自行组织粮食批发市场解决。②从今年起,国家不再给各地下达粮食议购任务,并由各  相似文献   

3.
第七章 粮食购销 5.城乡集市粮食贸易 除了国家定购价粮食、市场价粮食和保护价粮食之外,还有普遍存在于各地城乡集市上的粮食交易.集市粮食交易的性质属于农民的直销行为,就是农民在确保完成国家定购粮和留足各种自留粮的前提下将多余的粮食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主要销售对象是当地和附近的城镇居民,同时农民之间通过集市交易进行品种调剂、季节调剂.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部署各地锚定彻底惩治系统性腐败目标任务,确保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继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结合对粮食购销领域管理和执法监管现状,从制度层面遏制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出发点,建议出台粮食购销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出举报奖励办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财务会计》2001,(5):48-50
除了国家定购价粮食、市场价粮食和保护价粮食之外,还有普遍存在于各地城乡集市上的粮食交易。集市粮食交易的性质属于农民的直销行为,就是农民在确保完成国家定购粮和留足各种自留粮的前提下将多余的粮食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主要销售对象是当地和附近的城镇居民,同时农民之间通过集市交易进行品种调剂、季节调剂。  相似文献   

6.
政策咨询     
政策咨询违反国家粮食价格政策例举一、违反国家定购粮价格政策。包括:压级压价收购,提级提价调出;省、地、县、乡层层加码征收定购粮,所征过头粮转议价销售;收购粮食的价外加价款财政补贴不落实,加价部分挤入购销价格。将定购粮征收实物改为征收平议差价款,有的已...  相似文献   

7.
定购粮价格调整后粮食流通中出现的新情况本刊通讯员卿尚毅今年国家调整了定购粮购销价格。剑阁县通过几个月的实施,出现如下一些新情况:一、购价提高,收量增加今年国家对定购粮收购价作了适当提高,同时恢复过去的奖售平价化肥政策,农民售粮积极性明显好于往年,从新...  相似文献   

8.
从粮食大县看粮食购销农业部蹲点办对百县的调查统计表明:百县以约占全国7.51%的耕地,担负着全国12%以上的粮食定购任务;人均社会商品粮为312公斤,全年社会商品粮比率为36%;乡村人口人均承担国家定购粮任务130公斤,全年定购粮总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9.
衡阳市国家粮食购销矛盾的调查与思考彭定秋,伍先春一、矛盾的主要表现1、生产者有意见,定购粮任务难完成。1994年由于遭受百年不遇的水灾,造成粮食减产,定购粮任务只完成省核减后任务的86.55%。除去因灾应减未减足1000万公斤外,其余部分主要是稻田改...  相似文献   

10.
做好粮食收购和粮食供应,维护市场和粮价的稳定,这是粮食部门的天职。今年,要继续以国发(1994)32号《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为指针,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工作的指示精神。具体政策措施是: 一、关于粮食收购 (一)继续稳定国家定购政策 国家定购粮食既是国家任务,又是农民应尽的义务,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必须保证完成。今年省下达的定购任务继续稳定在1994年的33.1亿公斤不变,地市到县市落实时可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合理负担”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国家定购粮食(含农业  相似文献   

11.
对定购粮提价的思考周维纲定购粮价格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困扰我国粮食工作的难题之最。国家决定从今年新粮上市起,小麦、玉米、稻谷、大豆4种粮食定购价每50公斤,全国平均提高15元,允许各省上浮10%的范围内确定具体价格,并相应调整销价,购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粮食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首先,最突出的成就是全面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为全国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有粮食部门内部,实行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的“两条线”运行新机制,为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使企业最终完全走向市场,作了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准备。粮油购销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明确了国家定购粮的事权、收购规模、使用办法,在大范围内取消了城镇居民凭证凭票的定量供应制度,除国家定购粮外,粮油购销渠道和价格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基本放开。建立了国家和地方专项…  相似文献   

13.
本刊最新消息7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粮食购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7月9日至11日又在北京召开粮食购销工作会议,作出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议价粮的重大决策。这项重要决策,不亚于1993年平抑粮价、1994年和1996年提高定购粮购销价格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是在粮食购销的关键时刻作出的关键决定、出台的关键政策。199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出现了相对宽松的好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粮价持续下跌,牌市价格倒挂、国有粮食部门库存积压、经营困难,一些地方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要正确处理好国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供求大体平衡,必须进一步强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对此,可采取定购粮食稳定市场,议购粮食活跃市场,储备粮食调控市场的方式,通过“一主多辅”渠道完成流通全过程,实现稳定市场、稳定粮价、稳定社会的目标。这一改革的框架结构主要由粮食购销体系、储备体系、价格体系、市场体系、保障体系等组成。(-)粮食购销体系粮食购销体系是粮食流通体系的基础。它包括主渠道的功能作用,国家定购粮的收购、调拨和供应。1.坚持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地位。多年的粮…  相似文献   

15.
温洪镭撰文认为,当前的国家粮食购销政策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紧密相连的,不能称是宏观调控所采取的手段。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我国粮食购销政策就一直是为国家计划调节服务的。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经营出现了多渠道竞争的局面。但就国家控制粮食供需的主要手段和这部分粮食的使用情况来说,并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定购粮是国家当前控制粮食的主要手段。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合农业税征实)是指令性的,粮权属国家,供应范围有严格规定,实行统一调拨制度,购销价格是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尽管考…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方案出台后,各地总的贯彻情况是好的。但是,在粮食主产区,有相当一部分党政部门和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新出台的粮改方案,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和误解。这些部门和这些同志认为,新的粮改方案中关于“保护产区”的政策,“不符合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变相保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保护落后,助长了粮食购销企业对国家的等、靠、要思想”;有的党政部门甚至不顾政府决策,固执地要求粮食购销企业放弃按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按收购市场放开的要求进行购销企业改革,等等。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一是粮食定购粮遗留问题多。前些年,粮食紧缺时,强调国家必须掌握足够的粮源,定购粮的购、销、调权,掌握在省政府。定购粮收购价由上面制定,且比周边省高,致使粮食购销企业收购了很大部分价高、质次的粮食,严重压库。从1999起,粮食购销盈亏包干到县,就形成了上面出政策,下面背包袱的局面。二是粮食收购市场缺乏有效管理,影响垄断收购和顺价销售的顺利进行。三是粮食库存积压,陈化严重。到去年10月底全县库存粮食中,陈化粮达50%以上。陈化稻谷库存均价0.5公斤在0.70元以上,而现在市场价低于成本价0.3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发布八项农业新政策国家最近发布8项农业新政策,即:(一)实行粮食分级管理,建立中央和省(市、区)两级调控体系。(二)签订购销合同,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做好粮食的产销衔接。(三)建立粮食风险调节基金.实施粮食保护制度。对国家收购的订购粮、专储...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广安地区五县市粮食入库出现了仓容严重紧缺的状况。目前全地区库存粮食已大大超过了仓库的实际穿长,不少粮食仓库装粮已超过安全线一米以上。粮食部门通过对库存粮食集腾并转卖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现有粮食仓库的利用率,基本解决了小春粮食入库问题、但大卷入库粮食无藏身之地则已成定局。其原因:一是自去年国家调高定购粮食购销价格以来,市场粮价不涨反跌,粮食企业定购粮、议价粮,均因购销价格倒挂而难以销出;二是1996年度计划调拨粮食。调入方一直拒收,长期占压全劳;三是接收了东北、华北两批移库玉米;四是粮食连续丰…  相似文献   

20.
粮食行业实行两个转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刘献捷一、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的关系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定购粮购销价格逐步与市场价格趋同,储备业务逐渐减少,政策补贴大幅降低,国家已不承认新挂帐的情况下,粮食行业要增强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状大,单靠经营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