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淼 《魅力中国》2014,(15):289-289
全媒体是当前世界媒体行业发展的趋势。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标志,其传播和发展离不开媒体。在当今社会,数字媒体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传统媒体怎样向新媒体转型,新媒体未来发展等,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璐 《魅力中国》2011,(3):37-37
网络作为新媒体,“拥有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数据库等诸多传统媒体未曾具有的信息传播上的性能优势”。将这种优势运用于深度报道,符合当下媒介融合趋势,本文从具体的运用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深度报道领域更好地利用网络渠道。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新的亮点,由于博客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其在传播过程中也显示出自己的利弊该文通过区分网络传播和其他传播方式的区别,来调查研究关注日益成熟的博客传播方式,以博客的特性为切入点,从博客的无时空限制的言论自由、无门槛准入、表现形式多,传播面广等方面重点分析博客这一新生的传播形式给传播学带来的影响,提出趋利避害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去利用网络这个新兴的媒体为传播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媒体微信公众号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传统媒体,媒体微信公众号具有的传播特色有:以标题为入口,标题具有很强的吸引为、内容推送频率灵活,时间不固定、传播形式更加多样,用户获得更多选择权、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弥补传统媒体之不足等.同时,目前媒体微信公众号也存在内容同质化、订而不阅、侵犯著作权等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5.
如今,新兴媒体迅速成为时代的宠儿,承载着人们相互之间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传播界正在掀起的这场革命,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将报纸、广播、电视等"点对面"单向传播的幕布撕开了口子,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场域不复存在. 站在传统媒体事业发展内在需求的角度上,这样一个问题亟待思考:我们今天怎样做媒体?  相似文献   

6.
黄洁芹 《老区建设》2007,(11):31-33
期刊一直以来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涉农期刊面对的读者群体大部分是农民,在信息传播上有其独特性.认识到涉农期刊在信息传播方面的重要性,解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编者、读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地发挥其信息传播的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农村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数字报纸、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新媒体的出现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了竞争与压力,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如何迎合新媒体的发展,寻求更为广阔更为持久的发展空间,成为传统媒体正在探索的问题。文章通过考察新技术与传播手段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压力,分析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现状,探索其出路。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公认的软实力,文化传播是展示形象、寻求发展的重要方式。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传统力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传播环境已经形成。传统媒体要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就需要通过传播角色的微调、微型传播产品的开发、传播方式的附着化及传播渠道的微扩来建构新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时代传播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面临转型的问题,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应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掌握融媒体传播特点和传播技能。文章认为,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仍然需要,需在此基础上适应融媒体的传播特点,学会从海量繁杂、内容多样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新闻信息,掌握融合新闻H5、动画和短视频等多媒体报道方式,要善于从网络信息中发现议题、设置议题,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媒体如平面媒体、电视等的传播作用和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改变了其终极媒体主导一切的体系。现如今,各个品牌商家如果只是一味地在平媒或者是电视上投放大量的广告,无异于一种浪费。实现品牌的传播和影响就要寻找到一种立体的传播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整合化、立体化和多角度。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应该时刻保持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增强客户体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最好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应该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袁贵彬 《改革与开放》2016,(23):114-115
近年来,网络、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一系列以数字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体系的新型媒体形态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极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不仅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意味着整个受众群体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的革新,尤其是高校学生群体,对于网络的认识与体验更加深刻,新型媒体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年轻一代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目前教育领域也不断地引进媒体教学方式,就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各类新型传播载体如交流工具微信、综合性交流平台易班等的引进,使课程的传播更加广泛与深入.  相似文献   

12.
从“人肉搜索”谈网络传播的“把关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肉搜索"时而魔鬼时而天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博客、论坛等言论集散地"把关人"作用弱化甚至缺失导致了人肉搜索善恶难辨。文章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把关意识"这一概念,只有网络编辑、传统媒体、广大网民都建立"把关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暴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纯净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支持着个性化自媒体时期冲击传统媒体。新型媒体占据越来越多的传播渠道,在人们更多地看到传统媒体发展的窘境时,作为广播媒体人应该积极地借助新兴媒体方式拓展广播的受众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林颖 《魅力中国》2011,(14):2-2
微博惊人的传播力,受众的广泛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上比起传统媒体有更大的优势。在微博这种快速传播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选择通过开通微博账号,职图片、文字等形式,把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广播应该充分利用自己“求新求快”这种与微博接近的传播理念,利用广播稿件短小精悍、评论简洁诙谐、易于与听众交流等特点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5.
大众健康传播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与大众健康相关信息传播的观念与行为的总和.大众健康的传统认知和新见解主要有亚健康、 治未病、 心理调适.健康传播的服务对象,是为个体、 组织和公众提供健康信息;传播内容主要是疾病预防、 健康促进、 健康政策、 商业以及提升社区中个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等信息.大众健康传播主要采用大众传播方式进行,媒体选择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央明确要求在新形势下,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改革,昭示着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延续1.中央重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际上是要解决文化体制改革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诸多公共危机事件中,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为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之间的博弈提供了可能.而借助于新媒体,公众正成为传播格局中正在崛起的新生力量.公众在危机传播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弱化了政府对社会信息的控制力.政府爱积极与公众进行互动对话和权力分享,使民间力量充分、全面地参与到危机传播中,在双重话语空间的冲突与调和中尽可能地掌控话语权的"制高点",从而在危机舆情收集、危机舆论引导和危机决策中与公众进行沟通与协商,最后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8.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建设,这有助于我国树立大国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多元的传播主体、先进的传播理念、独特的传播策略等要素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势在必行.要发挥多元传播主体优势、选取符合大众文化需求的内容、大力推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人才队伍建设,让世界各国人民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探索和传播传统金融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金融文化以国家文化自信为出发点,体现在诚、信、义、利的金融伦理以及先进的票号防伪和密押制度等.提高中国传统金融文化对外传播要建设金融主题博物馆和提高金融文物翻译水平.从金融文物及其翻译的视角,能更好地推动其传播,实现传统金融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行业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变革,传统媒体陆续挺身进入新媒体领域。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新闻编辑工作也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勇气和智慧。笔者结合《黑河日报》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把握发展转型实际状况,希望看清报社新闻编辑工作发展方向,找好落脚点,使新闻编辑工作更好地服务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