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经济》2005,(10):59-59
某饮料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取得不俗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公司,陪你妻子多少天?”该业务员回答到:“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总经理惊叹之余,拿出了1万元递到业务员手中,对他说:“这是奖给你妻子的,感谢她对你工作无怨无悔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彩电业巨头、TCL总裁李东生对价格战深恶痛绝。看到老百姓兴高彩烈买降了价的彩电,他说:“这一次次。我真的很痛心。”可谓“立场鲜明”! 彩电价格战已经打了5年多。李东生不反省.为什么总是决策失误造成积压,反而教训老百姓糊涂,抱怨媒体不尽义务。请听他的“大道理”: “现在,整个行业受损,是肯定的了。老百姓得到了一点小实惠。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你今天买的那个品牌。明年不存在了,你的售后服务怎么办?讲得严重点,中国的彩电企业,在这新一轮的恶性竞争中都死掉了,索尼、松下、日立……还会卖今天这个价格吗?手机表现…  相似文献   

3.
魔鬼理论     
某权力人物由于贪污受贿东窗事发,有人问是什么思想导致他迈出这一步的,他回答得十分干脆:有权的人谁不贪啊!某干部参与嫖娼被公安人员捉获,有人说他太下流了,他反唇相讥:男人有几个不这样“潇洒”的?某头面人物由于“一时疏忽”引进报废设备而使国家几千万元资金打了水漂,有人指责他这是犯罪行为,他却漫不经心地说:谁还没点错,交点学费嘛。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一些腐败分子确实不同以往,不少的犯罪分子不但不思悔改,反而“理直气壮”,认为被抓是自己倒霉,好像是大家都贪了,别人没抓到,就抓了他,他冤屈,这世界不…  相似文献   

4.
“对不起,我碰到‘围炉’来晚了”、“您别见怪,他是‘超级恐龙’”、“这小子真是CBA”、“你不要 PMP”、“我要一份13+2”……别误会,这可不是江湖黑话,而是现今最时髦的流行语。在搜集了些“新人类”、“新新人类”、“另类”、“酷一代”、“新生代”的口头语后,发觉这些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今的社会时尚,体现了一种大众情绪,特别是敏感阶层或曰新潮群体的心态。 现代流失语大致可分为几大类: 一、隐喻类 比如,“围炉”──即打群架;“超级恐龙”──反应迟钝;“洗耳朵”──听音乐:“洗胃”──…  相似文献   

5.
我经常被领导叫去“开导”,“你不要忘恩负义,搞小功作嘛!”有时还来个“群众对你很有意见!”所谓的“伯乐”竟恨不能“阉割”了我这匹“千里马”我叫张明,80年代初西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的第二大城市宝鸡工作。我所供职的是一家文化企业,领导也是刚刚接任。刚开始,由于一些老员工不大服气他,因而他对我这个初出茅庐者还算信任,很快提拔我当了科长。并由此获得了“伯乐”的名声。士为知己者死嘛,我拼命地工作以报答“伯乐”的知遇之恩。然而随着“伯乐”地位的巩固,权威的确立,渐渐对我有了看法。究其原因,说来有点可笑。先…  相似文献   

6.
提起王选,你先掂掂这些头衔的分量:中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土,第三世界科学院学士,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你再掂掂这些荣誉的分量: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中国十大专利发明创造金奖,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表彰项目特等奖,首届毕升奖,森泽信夫奖,陈嘉庚技术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正是鉴于他的历史性贡献,人们称他为“当代毕升”,称他为“汉字激光照排之父”!…  相似文献   

7.
英雄与懦夫     
前些天,电视上播出这样的事儿:湖 南省道县检察院检察长付玲玲。在歹徒 即将引爆炸药时。只身上前,替下了被劫持的民警,并凭着耐心的劝说,最终说服了对方中止犯罪,投案自首(见央视12月 12日午后之《今日说法》)。 看了这则新闻.笔者觉得,这位检察长好像不太“成熟”:你是副县级领导干部呀!那歹徒,是你面对面斗的吗?下岗职工干什么?柔弱女子干什么?最多警察上去不就结了嘛……你升到这一步,是容易的吗?那歹徒要是不听劝,那你不是全完了嘛! 列位看官,你们是不是笑俺有点儿“落后”?按理说.这干部级别越高,应该是…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点评处于改革开放的当今中国时,曾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开头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 如果狄更斯见证了当今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他或许还会加上一句更令人兴奋的话:“这是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文艺副刊     
独破庐联话秋风从积水潭地铁站出来,来到积水潭桥,凭栏俯瞰着那条毫无生气的水道,陷入沉思。“秋风,发什么感慨呢?!”秋风回头,是夏云,7位很靓的女孩。秋风又转过头去,依旧看着那条水道,没有说话。“是不是在回忆大学时的……”“你知道还问什么?”秋风的冷淡并没有减却夏云的热情,夏云凑到秋风的身旁,并且很快地贴在一起,很投入地说:“要不是你,两年后的今天我怎么会和你在这里……”秋风把夏云依在肩上的那部长发闪开,毫无表情地说:“我想的是那年我为什么没从桥上跳下去!”“你跳了!”“不!那只是我的身子,可我的…  相似文献   

10.
电工大王“充电”对于北大未名湖畔那条水泥路而言,邓振强的黑色奔驰显得很“霸道”——它几乎塞满了整个路面。邓振强左避右让,居然在几分钟之内驶出校门,他松了一口气,说:“我很少在校园里开车,人们以那种目光看你。我很怕。”三年前,在从珠海到广州的公路上,记者搭的也是这辆黑色的奔驰。邓振强在他喜爱的张明敏的歌声中,突然猛拍了一下方向盘:“奔驰我就有两部,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他的痛苦持续了两秒钟之后,他开始抱怨当地政府对他的企业不够重视……邓振强的企业叫“松本电工”。在一篇名为《电工大王》的文章里,记者…  相似文献   

11.
叶继革笑了,他笑得那么灿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三明市委书记,他得知由他和其他代表联名提交的《老区发展促进法》议案,已被列入全国人大依法审议时,一向平和儒雅的他,难掩激动之情:“对老区来说,这是个喜讯!我要马上传达给中国老促会,传达给王作义会长,他们可一直牵挂着这个议案呢!”  相似文献   

12.
季强的文章引爆了一场世界科学家的大论战。全球500名科学家三次为季强起立鼓掌,克林顿突然来到会场,说:“OK!我现在知道了鸟是恐龙变的。”美国科学界为他专门举办了两次大型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全球500多名科学家频频为他起立鼓掌,人们将他和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赫胥黎的名字并列在一起,称他的科研成果的出现是继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以来演化科研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克林顿总统突然来到会场,手举他的论文高声说:“OK!我知道了,鸟是恐龙变的。”1999年,一位名叫季强的中国科学家震惊了世界。在中国地质博物馆,记者采访了这位曾使全…  相似文献   

13.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是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信念的真实写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一百年来革命斗争的历史就是人民不断选择中国前途的历史。一些志士仁人曾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相似文献   

14.
“喂,你好!我是张姐!”“小杨,我知道了。你还有什么事吗?”“你生活有困难吗?”“小杨,欢迎你到西安来!你来了,给我打电话.我请你吃饭!”“那好那好!小杨,再见!哦,再见!”这是两个人在通电话。准确地说这是“张姐”和“小杨”在通电话。电话线宛如一条涓涓的细流传达着彼此的感情。当然,因为我在这一边,只听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了“迷信”最终导致的只是“玩火自焚”的下场!作为民营科技企业工作者,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员工,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你不去努力工作,不懈地探索实践,光凭着所谓的什么“功”、什么“法”,念几下咒语,那钱就会滚滚而来了?!真是无稽之谈!然而,最近社会上又冒出了一个披着“科学外衣”的骗子李洪志,他到处宣传他的那套歪理邪说,蒙蔽了不少人。连日来,随着中央对“法轮功”问题的处理决定的发布,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大法”,愚弄群众、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实面目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谁砍了竹笋     
钟福公提着一只竹篮,篮子里装着一根大竹笋,来向调解主任告状:“龙老大偷砍了公家的竹笋,他见我正上山来了,丢下篮子和竹笋就跑。你看,这篮子还刻着龙老大的名字哩!”  相似文献   

17.
给局长办事     
给局长办事田丽萍今儿早晨一上班,第二税务所的小杨迎面碰上正要外出的辛局长。局长喊住小杨说道:“小杨我有个老乡要买些钢材,你去跟金属材料公司联系一下,我还有个会,这事就交给你了。”说完,他就匆匆上车走了。“联系!联系!”这位刚刚上任没几个月的辛局长也来...  相似文献   

18.
抵制诱惑     
《中国集体经济》2010,(9):33-33
有一位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有一次,银行老板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很老实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一段时间,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如实说:“这是钱。”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体经济》2009,(5):64-64
一位年轻人去一家公司应征,并幸运地成为十名复试者中的一员。下一轮是单独面试,由董事长贝克先生亲自主持。 年轻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办公室。“是你?”贝克先生一看见年轻人,眼睛一亮,又惊又喜地站起来,握住他的手说:“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20.
《启颜录》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汉地有一个人到吴地去,吴人给他准备了竹笋做的菜。他问这是什么东西,吴人回答说:“这是竹子。” 汉人回到家里,便拿了他床上的竹席子去煮,煮不熟。于是对他的妻子说:“吴人诡诈,竟这样欺骗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